我发自内心的喜爱地铁,尤其是在坐过广州地铁后来。
地铁是一座城市的地下城,宽容接纳所有人,又守时有序的把人从城市一边送到另一边。
地铁并不由于人人都坐的起,所以人人都坐,月薪五六千和月薪两三万的人可能都会选择坐地铁,由于比起自驾、打车,地铁更容易控制路途上的时间。只不过也许月薪两三万的人,还有更多的选择。
我想到前阵子一个大学生由于偷饭菜上了新闻,看了心里不痛快,一个让学生挨饿的社会,是存在毛病的。厦大食堂,米饭是免费的,至少能保证学生可以吃饱。
吃饱,是一种社会包涨的底线。
城市公共交通也很类似的底线,让投身于这个城市的人可以方便自由的出行,到每一个他所要到的角落。
某种意义上,地铁意味着城市的秩序和文明。
当然,享有某种秩序带来的便利,必须先清楚秩序。
我这样粗心大意的外地人,常常会乘错路线、下错站,会当心没有得到一个座位,在拥挤人群里的缝隙里站着。
除非你对路线烂熟于心了,你习惯拥挤车厢和人群的气味,好像才真的融入到一个城市的生活里去,这里有严酷尖锐的生存规则、五光十色的景象、永不熄灭的欲望和斗志。
你走进地铁里,融入来去匆匆的人群,融于城市生活,像水溶于水。
路过两个朋友在城市里的合租房,和电视剧《欢乐颂》里演得完全两样。
空置的客厅,电视从来不曾打开过,餐桌呗推到角落,茶几上、地上堆满了618购物的快递箱子,敞开的泡面、开箱的零食……更像是一个储物间。
置于同住的人,没有电视剧里那么热络,各自呆在房间,好像只要外面有响动,上厕所也可以忍一会再出去。一个人在厨房准备次日的饭食,下一个人会等他收拾完毕再出来。
同住的人,能约着一起去爬山逛街,算十分友善的,更多是同住了一两年,还是陌生人,至少偶尔听见他在浴室的歌声,看见他穿着睡衣一闪而过的样子。
合租的空间里,大家巧妙的保持独居的生活。这是年轻人的生活智慧。
(并未真的与陌生人合租过,以上来自观察……和想象)
闺蜜在北京生机勃勃奋斗过几年。我常常觉得她是自备淡定光环的人,高中时一起去徒步,马路上有呗车辆压死如同破布的蛇的尸体,走在高山密林中不知道方向。阿叉一边走一边着急说,如果再找不到,必须原路返回。
阳光猛烈,爬到山顶后来,她还是能欣赏所见的景色,山峦起伏,河流蜿蜒,远远看到河流下游的水电站。
或许出于对盆友的偏爱,我认为,于困顿中依然能欣赏美,是一种人生的大气象。
当然,由于人的胸襟眼界阅历不同,或许我认为的跨不过去的深渊,对于他人只是一条小水沟。
我在交友上也偏爱这样的人,让我觉得安全且充满希望。
凌晨四点,在闺蜜处醒来,笔记本的屏幕亮着,她坐在屏幕前敲字,知道她在写什么公司体系建设之类的材料。
我问,你是睡不着才起来写东西吗?
她说,不是,昨天睡觉之前就想好了。
她身上具有那种素质,我没有。
那些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用自己的努力安生立命,同时塑造城市的面貌,而城市的生活又不断锤炼他们的心性与才干。
我这样松散的人,远远站在外围,羡慕那种钢铁之心和蓬勃生气,又惧怕拥挤和孤独。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