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仅自己可见”

每每有一些感悟,却时常惶恐,不敢发出自己的观点。

朋友圈删掉刚刚发的一条,qq设为仅自己可见。

作为一个对外界敏感的人,似乎只有把“仅自己可见”当作唯一的解决他人注视的方式。

由一条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构成自己的世界。

这里没有老一辈父母阿姨叔叔朋友的不解,没有同龄人的质疑嘲笑,没有把下一代人带歪的担忧。

仅仅自己,“仅自己可见”是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你阿姨给你评论了,你怎么不回?”

“她就发了一个表情,我怎么回?”

……

“不是吧,不是吧。”

“笑死我了。”

……

“学到了学到了。”

“谢谢分享。”

不知何时,分享竟也变得如此困难。

自己的微信动态要被别人指手划脚。被“指导”用表情、用“谢谢”等礼貌词回以长辈的“表情评论”。

我看着低下的同龄人评论,或许有嘲笑,或许有称赞,我看不出来了。使用网络用语的我也同样被网络用语困扰着。

我时常害怕自己带歪小一辈们,由于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仅自己可见”大致是目前青年想要分享却又害怕的一种解决方式吧。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前辈。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抱怨下雨的动态,过了十几分钟后竟然就此不见了。

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

他说不想打扰别人,不想被别人看到。

不想被别人看到却要发“朋友”圈。这大致是特别古怪的一件事了。

我想,“仅自己可见”的功能也是因此而设置的吧。

哪里是自己的私人空间呢。

写日志算吧。

但突然想到一点,如果在网上平台写日志,一些违禁词大致也是不能写的吧?

就算可以写,但网络的痕迹是难以清除的,保不定哪天自己的秘密就泄露了却不自知,时常惶恐啊。

由此看来,或许纸质的比较好。

但纸质的也有被看的可能性啊。

果然还是像古代秘密文书看完就烧比较好啊。

话又说回来,烧了的话,你又何必要写呢。

抒发心里的感情,然后毁尸灭迹吧。

希望“仅自己可见”是真实的,永远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