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检测
Q1 什么是降钙素原?
答: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Calcitonin,CT)前肽物质,它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多肽),有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13kD,正常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C细胞生成,其分子结构见下图1。
图1 降钙素原(PCT)结构图
Q2 降钙素原有何作用?
答:降钙素原(PCT)是近年来发现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在细菌所致的炎症呢个和感染性疾病中特异性升高,与其他传统指标如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相比,显示出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在败血症、脓毒血症、全身性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指导及疾病预后监测等方面更具重大作用。
Q3 降钙素原主要特性是什么?
1.高敏感性与特异性:PCT诊断细菌感染,特别是脓毒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5%以上,尤其是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性休克的诊断特异性高达100%。在全身性细菌感染患者血浆中PCT浓度升高最早,细菌感染后2小时即可检测出,6小时急剧上升,8-24小时维持高水平。而CRP在8-12小时后才缓慢升高(见图2)。
图2 一次内毒素刺激的人体试验中不同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
2.观察疗效及预后判断:PCT在体内的半衰期短,为22-29h,能更快反应病情变化。PCT的检测不受临床用药影响(除OKT3),其在体内的含量与机体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动态观察血浆中PCT浓度的变化能更好地评估预后和疗效。相比之下,CRP半衰期更长,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更长。
3.不受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影响:当机体处于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时,即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尚无明显临床表现,血浆中PCT浓度亦可见明显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当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血浆中CRP浓度不升高。
4.继发全身感染的诊断:PCT在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时呈显著增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外科手术后,当机体出现细菌引起的局部感染后,PCT、CRP和细胞因子等都会增高,但当继发全身感染时,PCT呈明显增高,而CRP、细胞因子等呈下降趋势,表明CRP、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感染严重程度并非正相关。因此,对于继发全身性感染,PCT是一个更具特异性的指标。
5.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识别:当肿瘤患者发生并发感染,尤其是全身性感染时PCT明显升高。当出现炎性包块时,PCT的阳性率高达100%,且升高幅度明显,达正常水平的10倍以上,可有效鉴别诊断肿瘤患者感染及其严重程度。
6、新生儿败血症高度特异性的指标
败血症患儿血浆PCT指标的升高早于体温、WBC计数及CRP等指标的变化,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
Q4 PCT检测方法有哪些?
答:PCT(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免疫荧光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PCT结合,然后检测荧光信号来确定PCT的浓度。例如,在一些即时检测设备中常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获得检测结果。
(2)化学发光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科全自动检测。
(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来定量检测PCT。但该方法操作相对繁琐,检测时间较长。
(4)胶体金法:操作简便、快捷,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相对较低,一般适用于初步筛查。
(5)微流控芯片法:一种微流控芯片免疫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可同步检测几种感染性疾病标记物。整个过程可在约15分钟内完成。如,2023年8月11日,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检测试剂盒(微流控免疫荧光法)”正式获批上市。
不同的检测方法在检测性能、所需设备、操作复杂度和检测成本等方面各有特点,医疗机构会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Q5 PCT检测临床应用如何?
(1)细菌感染的诊断:在细菌感染时,PCT水平常会显著升高,尤其是在严重的全身性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时升高更为明显。
(2)感染严重程度的评估:PCT 水平的高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PCT 水平越高,提示感染可能越严重。
(3)指导抗生素的使用:PCT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何时停用抗生素。如:PCT水平很低时,可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PCT持续下降,提示抗生素治疗有效,可以确定停用时间。
(4)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非细菌感染时,PCT一般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
(5)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动态监测 PCT 水平,可以了解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评估病情的变化和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PCT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待续)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