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和道德?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搞清楚,一直都处于混沌状态!由于最近需要写《易学大师风云录》的第二卷,也就是需要写周文王“演绎八卦”。写周文王必然会写到周文王制定“礼法”的故事,我在这个方面还是很欠缺的,于是就必须要恶补“礼法”方面的知识,所以就疯狂的补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可以考一个法律资格证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于是去年就报名参与了法考,没有想到第一次考居然只过了c证,这个对我的自信心打击还是很大的。还有我李多善学不好的知识?我一向很是自负的。一次性通过法考A证,这个应该不是问题的,即使我已经44岁了,记忆力远远的不如年轻时候了,但是我有学习的恒心毅力呀。每天六个小时的视频和一百道题是雷打不动的坚持了四百多天,最后居然还是没有过A证。“天下第一考”,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于是乎我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了,我决定第二次再考下,主观题差九分,我觉得两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学习法律知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争强好胜,的确 也让我具备了“法治思维”,列如能够区分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以前总是喜爱用道德替代法律来评价社会上的现象,目前慢慢的开始有了法治思维!列如以前看到公交车上有老人指责不让座的年轻人,我就会自不过然的认为年轻人应该让座位给老年人,觉得老年人的指责是有道理的!目前我不这么认为了,由于之前我是在用道德绑架他人。道德是自律的,是人的“良知”。可以把“道德”看成是仁义礼智信中的“仁”的阶段。这是自然的、主观的、独立的、自主的自我价值观!绝不能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层面混为一谈。

让不让座,这是年轻人自己内心的“良知”判断,是他自己意识的独立思考,任何人都不能拿着他不让座来指责他,否则你就剥夺了他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就是在捆绑他人,用现代话说就是在PUA他人,这个就是“假道学”,就是封建固化愚昧的流毒!为什么这么说呢?指责年轻人不让座的老人,如果自己有“道德”,也就是自己品格高尚的话,他必定会包容年轻人的不让座,如果这个都不能包容还谈什么“道德高尚”?自己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却要求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做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老人不就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吗?“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都做不到“君子贤人”,却要求他人做到,这不就是虚伪的“假道学”吗?如果这个都可以被社会生活认可点赞,那么我们的社会岂不就依旧还是封建社会?道德是讲“心”的,“将心比心”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我让座”,是我心中有善良的仁爱,我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显现,我的行为和我的内心一致,这时候才有道德意义。如果是靠绑架人心,只能得到虚伪。同时,我让座有真实的善良仁爱,你接受让座也需要有真实的仁爱之心。有人说,那接受者怎么显现这个仁爱之心呀?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谢谢!这个就是对于主动让座者的回报,这才是拥有高尚道德情操者。拿着道德绑架他人,一味索取他人,这个是剥削甚至可以说是巧取豪夺,所以说这样的人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

这是从道德层面上讨论这个事情。那么从法律上怎么评价这样的事情呢?

第一我们乘坐公交车,投票上车,车上的座位只要没有人坐,我们就可以坐,坐下后来我们就会基于“先占”取得“占有权”或者称之为“使用权”,这就形成了民法中的物权权利了。在我达到目的地前,我都对这个座位享有法律保护的权益,法言法语称之为“法益”(通俗的说就是用法律圈子的黑话)说。那么如果上车的老人要让我让座,就是在向我要“我的座位占有权”,这个时候是需要要对等交换才可以的,由于法律上没有没有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没有义务的权利,权利义务必须是相等的!列如我拿钱去超市买东西,我就有了给钱的义务和要东西的权利。而超市就有了要钱的权利给东西的义务,这个就形成了一个“双务合同”!你不能说我只要东西不给钱,而超市只要钱不给东西。所以在让座事件中,“我的座位占有权”,是“我的”,我有处分的权利,我想让给你就可以让给你,想不让给你也可以,法律并不能强制我让座,法律都不能更何况其他人。如果其他人强制让座就是侵犯我的合法权益,也就是会构成侵权,就是违法行为了。有人要说了,那公交车上不是一直都有提醒给需要协助的人让座吗?记住了,这个提醒只是提醒,不具有强制性,是在“唤起”人们的内心之良善,而不是在使用国家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所以说在公交车上无论是从道德层面还是从法律层面,老人都没有资格要求年轻人座。如果从道德层面要求,就说明这个老人必定是一个没有任何高尚道德情操的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人,本身不值得尊重,就想着倚老卖老剥削他人,要求他人做圣人君子,自己却安心做小人!如果从法律层面上说就更没有资格了,由于“我的东西”只有我有处分权利,无论什么时代的法律都必须保护“私人物权”,即使是奴隶制的夏商周时期的礼法也必须保护。如果法律不保护私人物权,那么抢劫、偷盗等等都会“合法”。所以法律绝不会对于不让座的人进行强制处罚!“法律只是最低的道德”,而“道德只是内心的良知”!所以道德是自律,我们只能用道德约束要求自己,拿道德对照自己那些地方做的不好,而不是用道德去照别人,那是“抢劫剥削”!可以这么理解,道德就是仁义礼智信的“仁”,是内心自然情感,而法律是仁义礼智信的“礼”,是外在客观的他律。说了这么多,总结一句话:学习能够使人活得清楚!(随手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