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通信一直是开发中的关键环节。HSF 作为一种常用的服务框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而 MCP Server 作为一种新兴的客户端 – 服务器架构协议,为 LLM 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外部数据和功能的标准化接口。当业务需求要求我们将 HSF 服务快速转变成 MCP Server 形式,以便更好地与 LLM 应用集成时,我们可以借助现有的工具和平台,实现一行代码不用改的高效转换。
转换步骤详解
1):进入对应环境的 HSFOPS 后台,选择 MCP 侧边栏
首先,我们需要登录到对应的 HSF 运维(HSFOPS)后台。这一步类似于进入一个服务管理的控制中心,它为我们提供了对 HSF 服务进行各种操作的入口。在后台界面中,找到并点击 “MCP” 侧边栏选项。这个 MCP 侧边栏就像是一个桥梁,连接着 HSF 服务和 MCP Server 的转换通道。点击进入后,我们就进入了 HSF 服务转 MCP Server 的初始操作界面。
2):选择需要转 MCP Tool 的 HSF 应用及相关信息
在接下来的界面中,会列出我们可操作的 HSF 应用列表。我们需要从中选择需要转为 MCP Tool 的 HSF 应用。这里要注意,选择的应用应该是自己拥有 owner 或 ops 权限的应用,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有足够的权限进行后续的转换操作。选定应用后,还需要进一步选择对应的服务名和方法名。这一步就像是精准定位我们要转换的具体服务功能,只有明确指定了服务名和方法名,才能保证转换后的 MCP Tool 能够准确地实现原来 HSF 服务的特定功能。
3):补充标记为 //TODO 部分的 method 的入参的 fieldName 和 description
仔细查看选定方法的代码,我们会发现其中标记为 “//TODO” 的部分。这部分需要我们补充 method 的入参的 fieldName 和 description。简单来说,fieldName 就是入参的名称,而 description 则是对入参的简单描述。这一步的目的是让转换后的 MCP Tool 更清晰地展示入参信息,方便后续调用时能够准确地传递参数。补充完成后,我们的 HSF 服务转换为 MCP Tool 的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4):利用工具以 MCP SSE 方式访问域名
在完成前面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相应的工具以 MCP SSE(Server – Sent Events)的方式访问域名了。一般情况下,在 MCP Tool 创建完成后的一分钟左右,该工具就可以被 list 出来。此时,我们通过工具访问指定域名,就可以实现 HSF 服务向 MCP Server 的成功转变。这一步就像是最后的桥梁搭建,让我们的服务能够以 MCP Server 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供 LLM 应用程序调用。
转换后的优势及应用场景
优势
快速集成 :通过上述简单步骤,无需修改原有 HSF 服务的代码,就可以快速将其转换为 MCP Server,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和成本。
功能扩展 :转换后的 MCP Server 能够与 LLM 应用程序无缝集成,为 LLM 应用提供了访问外部数据和功能的接口,解决了 LLM 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直接访问实时数据、执行外部操作以及访问本地文件等限制。
提高可维护性 :将 HSF 服务转换为 MCP Server 后,服务的调用方式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工作。
应用场景
智能客服系统 :在智能客服系统中,LLM 应用可以通过调用 MCP Server 访问后端的各种 HSF 服务,如订单查询服务、用户信息管理服务等,从而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客户服务。
数据分析平台 :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利用 MCP Server 访问 HSF 服务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结合 LLM 的数据处理能力,为企业提供更深入的数据洞察和决策支持。
物联网应用 :在物联网场景中,MCP Server 可以作为物联网设备与 LLM 应用之间的桥梁,通过调用 HSF 服务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测等功能。
通过以上详细的技术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HSF 转 MCP Server 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灵活运用这一转换方法,充分发挥 MCP Server 的优势,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已关注和评论!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