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01【读书】减负之后在哪里增量

       1.今天下午读《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5月的会刊,何捷老师的一篇文章《思维破茧,从4个维度真正认识双减》,带给了我关于减少学生课业负担这方面更专业、更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何捷老师所提到的这4个维度来自于查尔斯·菲德尔与玛雅·比亚利克、伯尼·特里林三位学者合著的《四个维度的教育——学习者迈向成功的必备素养》一书,分别是知识、技能、性格、元学习。                          

       关于知识与技能,何老师提到了他用“过关清单”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尝试。我觉得这个超级好,也可以尝试做班级每课每单元学习的过关清单,便于学生和家长对单元知识、技能的学习做到清清楚楚、心中有数。

       何老师说减负之后,所腾出来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应该在原先缺失的性格、元学习两个维度上增量。

       性格维度: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发现,让一人去做一件事有两种驱动方式,一种是兴趣驱动,一种是利益驱动。参与学习,学生是否能克服困难,乐观豁达,是否充满好奇,是否喜爱接受挑战?背后的驱动力量就是性格。 一味的在刷题应试的漩涡中,学生难以具有广阔的视野,难以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也无法具备进行开放和有效的交流。

       元学习维度:文章里没有讲什么是语言学习,我百度了一下:元学习,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元学习赋予人类充分利用各领域的知识来指导新事物建模的能力。 真正在学的学生是从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个发现变成自己财富的人。教师要注重教学,更多地要引导学生学习对自我行为的监控、调教、适应,这些都是元认知学习的显著特征。                                                                                                     

       文中引用了L·M·格林斯坦在《评价21世纪能力:掌握学习和真实性学习评价指南》一书中比对不同学者对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果,发现各个学者都注重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的存在。批判性思维,涉及对学习内容的统整、分解、综合运用等的反思,与学生的元认知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所有对教育目标的研究,最本质内隐的都指向元认知学习。 发展元认知最重大的缘由是,它可以促进知识、技能和性格品质在其领域外的非直接学习情境中的应用。

        元认知学习能不断促进学生将知识与技能实现内化,学到“带得走的本领”,元学习是学生未来最核心的学习力,也是基础教育中的永恒追求。

         ps:《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5月的会刊 p8-11页的三张表格也很值得收藏

    1)查尔斯·菲尔德“性格维度及其特征”表格

    2)阿卡西姆·M沃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21世纪技能清单

    3)何捷 学习效果自查项目清单 例证

       2. 昨天实验小学教的一个学生胡娜突然加了我的微信。这是一个平时话很少,很有主见的女孩,之前搭班的老师说过小姑娘在这次小考中取得了全年级第2名。胡娜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我,好希望我能够继续教她。问了她的打算,她说要去海口读书了。欣慰经历了半学期的分离,孩子竟然还记得跟我分享她的快乐,我表达了祝贺与祝福,为她感到骄傲。

       孩子信息里说特别感谢我,由于没有我,她的语文不可能考那么好,我在心里谢谢小孩的肯定与鼓励,但我更信任这是她一直坚持阅读、坚持说写的力量所带来的美好。孩子还说目前想一想我那时候对他们多么好,最大限度的给他们减少作业量。的确 ,自从开始实施“一起读写”家常课,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几乎变成了阅读和说写。有着老师与父母的双重身份,我更希望孩子们经历了一天的学校学习生活后,回家能够轻松一点,可以去和家人多说说话,做点自己喜爱的事,发展一些自己喜爱的特长。这个机智的小姑娘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理解。

                                                                 21世纪技能清单(下图)

220901【读书】减负之后在哪里增量

220901【读书】减负之后在哪里增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