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 PLC 基础知识之 HIM 面板设计:从原理到实践

目录

一、HIM 面板概述与核心价值

二、HIM 面板设计的关键注意事项

(一)硬件选型与环境适配

(二)界面设计原则

(三)系统可靠性设计

三、HIM 面板配置与编程实战

(一)西门子 TIA Portal 配置流程(以 S7-1200 与精智面板为例)

(二)三菱 GT Designer3 配置流程(以 FX 系列 PLC 与 GOT2000 为例)

(三)变量输入与监控进阶技巧

四、行业最佳实践与前沿趋势

(一)认知工程优化

(二)可视化设计创新

(三)可持续性设计

五、实际操作

一.选择设备

二、创建新界面

三、画面跳转

六、总结与展望


一、HIM 面板概述与核心价值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HIM(Human Interface Module,人机界面模块)面板是连接操作人员与 PLC 系统的核心桥梁。它不仅承担着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显示工艺参数的功能,还允许用户通过触控、按钮等交互方式直接干预生产流程。例如,HIMA F35 系列 HIM 面板通过内建 PLC 控制器功能与高速 DMCNET 总线,可同时实现三轴运动控制与信息显示,广泛应用于点胶机、涂胶机等精密设备。这种集成化设计显著简化了系统接线,降低了硬件成本,成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组件。

HIM 面板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

信息可视化:通过图形化界面(如趋势图、仪表盘)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视觉信号,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判断设备状态。
交互控制:提供按钮、输入框等控件,实现对 PLC 逻辑的实时干预,例如启停设备、调整参数等。
系统集成:支持与多种 PLC 品牌(如西门子、三菱、罗克韦尔)的通信协议,兼容不同工业场景需求。

二、HIM 面板设计的关键注意事项

(一)硬件选型与环境适配

通信接口匹配:根据 PLC 型号选择对应通信协议的 HIM 面板。例如,西门子 S7-1200 需搭配支持 Profinet 的精智面板,而三菱 FX 系列可通过 RS-232 接口连接 GOT 系列 HIM。需特别注意面板是否具备所需物理接口(如以太网、MPI/DP),避免通信失败。
环境防护等级:在粉尘、潮湿或振动环境中,需选择 IP65 及以上防护等级的面板。例如,罗克韦尔 22-HIM-B1 操作面板通过宽温设计与抗振结构,适用于食品加工、化工生产等恶劣环境。
尺寸与安装方式:根据操作空间选择显示区尺寸(如 7 英寸、12 英寸),并确保开孔尺寸与控制柜兼容。西门子精智面板提供多种安装支架选项,可灵活适配不同柜体结构。

(二)界面设计原则

信息分层与渐进披露:遵循 MIT AgeLab 的研究成果,将同时呈现的信息量控制在 7±2 个组块以内。例如,将报警信息分为 “紧急 – 警告 – 提示” 三级,通过颜色编码(红 – 黄 – 蓝)和闪烁频率区分优先级。
色彩与字体规范

背景色采用低饱和度灰色,避免视觉疲劳;
按钮标签使用 “启动 / 停止” 等动词,而非名词,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采用 18pt 以上无衬线字体,确保可读性。

交互逻辑一致性:所有画面的按钮位置、操作手势保持统一。例如,确认按钮固定在屏幕右侧,取消按钮在左侧,符合 Fitts 定律的目标获取效率优化原则。

(三)系统可靠性设计

抗干扰措施

电源端加装屏蔽变压器或滤波器,抑制电源线杂波干扰;
模拟信号采用双层屏蔽电缆,外层接地,内层浮空,减少电磁耦合。

冗余与容错机制:对关键控制信号(如急停)采用双回路设计,并在 HIM 界面显示信号状态。例如,通过两个独立变量监控同一设备状态,当两者不一致时触发报警。
数据安全防护:设置用户权限分级(如操作员、工程师、管理员),敏感操作需输入密码确认。西门子 WinCC flexible 支持用户组管理与操作日志记录,可追溯历史操作。

三、HIM 面板配置与编程实战

(一)西门子 TIA Portal 配置流程(以 S7-1200 与精智面板为例)

项目创建与设备添加

打开 TIA Portal V17,新建项目并命名为 “PLC_HIM_Demo”;
在项目视图中依次添加 S7-1200 PLC(如 CPU 1214C)和精智面板(如 KTP700 Basic),通过 Profinet 网络连接两者。

变量定义与通信设置

在 PLC 变量表中创建布尔变量 “Motor_Start”(地址 Q0.0)和 “Motor_Status”(地址 I0.0);
在 HIM 设备配置中,将变量映射到 PLC 的 IP 地址(如 192.168.0.1),设置更新周期为 100ms。

画面设计与交互逻辑

双击根画面进入设计界面,添加 “启动”“停止” 按钮和圆形指示灯;
为 “启动” 按钮关联 “置位位” 函数,连接变量 “Motor_Start”;
为指示灯设置动画:当 “Motor_Status” 为 1 时显示绿色,否则为红色;
通过 “画面切换按钮” 实现多级菜单导航,例如从主界面进入参数设置子画面。

仿真与调试

点击 “仿真” 按钮,将程序下载到虚拟 PLC 和 HIM;
模拟电机启动过程,观察指示灯状态变化及变量监控表数据更新。

(二)三菱 GT Designer3 配置流程(以 FX 系列 PLC 与 GOT2000 为例)

项目初始化

启动 GT Designer3,创建新项目,选择 GOT2000 系列和 FX 系列 PLC;
设置通信接口为 RS-232,波特率 9600bps,数据位 8 位。

控件添加与地址映射

在基础画面放置 “位开关” 和 “位指示灯”;
双击开关,设置地址为 X0,功能为 “脉冲输出”;
指示灯地址设为 Y0,颜色随 Y0 状态变化。

PLC 程序联动

在 GX Developer 中编写梯形图,实现 X0 触发 Y0 输出;
通过 GT Simulator3 与 GX Simulator 联合仿真,验证 HIM 操作与 PLC 逻辑的一致性。

(三)变量输入与监控进阶技巧

直接修改变量值

在 HIM 界面添加 “数值输入框”,关联 PLC 的 D 寄存器(如 D100);
设置输入范围(0-100)和单位(℃),允许操作员实时调整温度设定值。

历史数据记录

在西门子 WinCC 中启用 “变量记录” 功能,选择需要记录的变量(如温度、压力);
设置存储周期(如 1 分钟)和存储路径,生成 CSV 格式报表供后期分析。

四、行业最佳实践与前沿趋势

(一)认知工程优化

动态信息过滤:采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用户已关注重点,自动隐藏冗余数据。例如,某核电站监控界面通过该技术将操作员情境意识提升 30%。
多模态交互融合:结合语音控制与眼动追踪技术,实现预测性交互。Tobii 眼动仪界面通过注视点预加载控件数据,使响应速度提升 60%。

(二)可视化设计创新

三维沉浸式界面:利用 AR 技术将 HIM 界面与物理设备叠加,如波音 787 的合成视觉导航系统,使飞行员信息解读效率提高 40%。
动态色彩编码:采用蓝 – 黄渐变表示参数正常 – 异常状态,利用人类视觉对冷暖色调的敏感度差异,使异常检测效率提升 55%。

(三)可持续性设计

用户行为分析:通过眼动仪记录用户浏览轨迹,优化界面布局。某电商平台搜索功能入口调整后,平均任务时间缩短 22 秒。
界面迭代策略:建立长期满意度监测机制,定期根据用户反馈更新界面。某工业监控软件通过持续优化,将 6 个月后的满意度衰减率从 40% 降至 15%。

五、实际操作

一.选择设备

关于版本注意事项:

两种方法:1.通过看所选用的设备自己的版本,然后在西门子官网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版本插件,                       之后加载进去及可使用

                  2.跟新HIM面板的版本,较为麻烦(试验过,有坑,不好解决,不太推荐)

确定之后,一直点击下一步,会直接跳到根界面

二、创建新界面

双击添加画面,及会自动添加一个画面,右击新画面,重命名(这里命名为呼叫,及呼叫界面)

右侧边栏为工具箱,拖动后按照需求建立自己所需要方式设计

示例

三、画面跳转

以案例为例,右击返回按钮,点击属性,选择事件

双击添加函数,即可出现该画面,我们需要的是返回上以画面,所以这里就是选择的是画面-激活屏幕

跳出这个界面之后就可以按照需求添加需要转到的界面,这里选用的是根界面,之后的按需设计

同理跳转界面也是该方法

实例:

六、总结与展望

HIM 面板设计是工业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优劣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与操作安全性。通过合理的硬件选型、遵循认知工程原则的界面设计,以及严谨的编程调试流程,可打造高效、可靠的人机交互系统。随着 AI、AR 等技术的发展,HIM 面板正从单一控制终端向智能决策支持平台演进,未来将更深度融合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等功能,为工业 4.0 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建议读者通过官方仿真工具(如西门子 PLCSIM、三菱 GT Simulator)进行实践,并参考《SIMATIC HMI 面板选型指南》《工业人机界面设计规范》等资料深化理解。在实际项目中,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调整设计方案,始终以用户体验与系统可靠性为核心目标。

本文系统解析工业自动化中 HIM(人机界面模块)面板的设计原理、实践要点及行业前沿,聚焦其作为 PLC 系统核心交互桥梁的关键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