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多人的朋友圈都是仅三天可见了?”

“为什么越多人的朋友圈都是仅三天可见了?”

hello! hello! 我是微凉

不知道近几年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虽然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圈子越来越大。但发朋友圈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每次发朋友圈都还要纠结半天,这条能不能发,会不会显得有点矫情,会不会不够吸引,发了会不会被吐槽,发了没几个人看怎么办………….

不知不觉中,我们似乎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了

最近一个报道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两亿人的朋友圈设置成了仅三天可见。(全中国的1/7,这个数字也是够惊人的!!)

所以“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这句话也好像一道高高的藩篱,扇门紧锁,提示着来访者:抱歉,里面的世界不对人开放。


发朋友圈似乎成了一种压力,由于,在乎的太多!

“发完朋友圈后,总是喜爱一遍又一遍地打开微信看哪些人点了赞,有没有人评论,如果有许多人关注,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下一条发些什么呢?如果没什么人关注,就只能偷偷地删掉这条动态,生怕会再这么尴尬的放在那里。后面还会各处反思,最后在不开心乃至失落的情绪下持续一整天。”

这种重复性的情况最终化成了一种压力,我们也自不过然地活在了他人的眼里

发朋友圈好像总是会冒犯到一些人,要么就是无情被调侃,真的会影响心情!

“真的搞不清目前在朋友圈讲话,说什么都容易被误解,别人家发朋友圈都是构建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品味、拓宽自己的眼见。可怎么到自己这:发新买的东西,说是炫耀;发个读后感观后感,说你居然喜爱这个;发些自拍游玩照,说P的有点过了……..

反正到头来,就是发啥被吐槽啥,真的很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这么感觉,设置仅三天可见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朋友之圈” 也变成了一块“空地”,只有空白!

可能如今的朋友圈,要么就是微商,要么就是各处营销号,要么就是公司自嗨,也没什么营养。个人信息,朋友圈定位的暴露真的很有可能。所以,仅三天可见,也算是对自我的保护了吧。


朋友圈,不管三天也好,还是半年也罢;喜爱也好,逃离也罢。都只是由于我们对它给予了太多的期待。不过它只是我们抒发情感的一个小小的窗口,不需投入过多的期待和情感。

真正紧密的感情和亲密的关系都要在现实生活中,用行动去建立。


有人说三天可见最后阻挡的

都是真正关心你的人

是那些想见你却又不敢打扰的人

去了解你的最后一种方式

但小编觉得

实则无论朋友圈设置几天可见

都是个人的选择

只是希望空白的朋友圈

没有阻挡爱你的人

当然,真正爱你的人

也不是区区一个朋友圈可以阻挡的


所以

发不发朋友圈,几天可见都不那么重大,由于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毕竟

“真正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真正开始”

“没发朋友圈的时候是在认真生活,发朋友圈的时候是在记录生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