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boot的安全升级机制解析

在现代嵌入式系统中,代码在线升级已经成为标准需求。无论是物联网终端、消费类电子,还是工业控制设备,系统在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固件升级来修复缺陷、添加功能或提高安全性。而如何安全、可靠地进行固件更新,成为系统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MCU boot,是一个专为32位微控制器(MCU)设计的轻量级开源安全引导加载框架,具备灵活的升级机制、可配置的安全验证能力以及强大的错误恢复机制,已经成为多个RTOS平台(如Zephyr、Mynewt、FreeRTOS)和MCU厂商(如Nordic、NXP、ST、Renesas等)推荐的标准引导方案。

一、MCUboot的总体架构

MCUboot在固件升级中引入三个关键分区:

Bootloader区域:常驻的引导加载器,负责启动初始化、镜像校验、切换升级镜像等功能。

Primary Slot:当前运行的主固件区域。

Secondary Slot:新固件的暂存区域。

Scratch Area(可选):用于swap模式中固件镜像交换的缓冲区。

通过这种结构划分,MCUboot支持多种升级路径,并保障在升级中断、电源异常等场景下,系统依然能保持可用性。

二、Overwrite模式:轻量级但不支持回滚

工作原理:
Overwrite模式是MCUboot最基础、占用资源最少的一种升级方式。系统上电后,Bootloader会检查Secondary Slot是否存在新镜像:

若无:直接验证Primary Slot中的固件合法性并跳转执行;

若有:Bootloader将Secondary Slot中的镜像拷贝覆盖Primary Slot,并擦除Secondary Slot,然后跳转执行新固件。

特点分析:
优点:

Bootloader体积小,逻辑简单。

系统资源占用少,Primary Slot地址空间最大化可用于应用程序。

缺点:

不支持回滚:旧固件在升级完成后被彻底覆盖。

风险集中:若升级过程中断电或镜像校验失败,将导致系统无有效固件可启动。

对Flash性能依赖高:涉及两次擦除和一次写入,对擦写速度要求较高。

应用场景建议:
适用于资源极其有限、升级稳定性可控的设备场合,如成本敏感型产品、一次性消费电子。

三、Swap模式:支持回滚但资源开销大

工作原理:
Swap模式相比Overwrite模式,增加了一个Scratch区域用于交换Primary和Secondary Slot的内容。升级流程如下:

新固件烧录至Secondary Slot;

重启后Bootloader执行逐块交换(Primary <-> Secondary),通过Scratch区域作为中转;

升级完成后,Primary Slot保存新固件,Secondary Slot保留旧版本。

特点分析:
优点:

支持回滚:在新固件运行失败时,可通过再次升级回退至旧版本。

提高系统健壮性,适用于远程不可控升级场合。

缺点:

Bootloader逻辑复杂,代码体积大。

需要额外的Scratch区域,Flash占用较大。

升级过程擦写次数多,升级时间长,尤其受限于Flash Block大小和Scratch尺寸。

擦写次数估算:
若Primary Slot为256KB,Scratch为32KB,则需擦写次数 ≈ 256KB / 32KB = 8 次。

应用场景建议:
适用于必须保障可靠性和可恢复性的产品,如工业设备、远程传感器、医疗器械等。

四、Direct XIP模式:就地执行,简化启动流程

Direct XIP(Execute-In-Place)模式,允许固件直接在Secondary Slot运行,无需拷贝或交换。这种模式前提是:

设备具备支持XIP的Flash;

片上或片外Flash可直接挂载为执行地址空间;

Bootloader只需完成镜像校验与跳转。

特点分析:
优点:

启动速度快,无需拷贝;

Flash擦写次数最少;

缺点:

不支持回滚;

受限于硬件结构,不是所有MCU都支持;

Secondary Slot必须设计为可执行区域,部分MCU需支持映射。

应用场景建议:
适用于有高速可执行外部Flash、对启动时间要求高的嵌入式系统。

五、MCUboot在Renesas RA平台的支持

Renesas通过FSP提供对MCUboot完整集成,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配置完成升级方案选择:

在FSP配置界面中添加MCUboot模块;

选择升级模式(Overwrite Only / Overwrite Only Fast / Swap);

配置Flash分区映射、镜像验证参数;

构建工程,FSP自动生成启动流程代码。

相比传统MCU平台需手动移植,Renesas在MCUboot集成上大幅降低了开发门槛。

六、MCUboot的安全机制

MCUboot支持多级别的固件校验:

基础校验(SHA-256摘要);

RSA或ECDSA数字签名;

加密(AES-CTR)传输支持。

开发者可根据安全等级需求选择启用相应模块,有效防止恶意镜像、传输篡改和非法回滚攻击。

在选择MCUboot升级模式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是否需支持版本回退?

Flash容量是否紧张?

启动速度是否关键?

是否具备支持XIP的Flash结构?

MCUboot作为一个模块化、持续维护的开源项目,配合像Renesas FSP这样的集成平台,可大大提升嵌入式系统固件升级的安全性与开发效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