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发现手机上的来电显示变成新样子了。刷朋友圈的时候突然有视频通话弹出来,抬头一看竟然变成系统电话样式了。赶紧翻说明书似的检查自己手机里的微信版本,的确 升级到8.0.60了,这波改动挺大的。
我试了下苹果手机用的是CallKit模式,打电话过来直接显示系统电话界面。对方名字旁边会标着”微信视频”或者”微信语音”,这个设计的确 不会搞错通话类型了。有个朋友凌晨三点打视频过来,我本来迷糊着点接听差点裸聊,目前能提前看到视频标识应该不至于闹笑话。
安卓同学说他们用的是LiveKit方案,来电直接弹出对话框。在锁屏页面直接显示对方名字和通话类型,音频视频的区别写在昵称下面。有哥们儿测试过,不管手机横着竖着都能看清提示,这样半夜摸黑接电话也不用慌。不过苹果视频通话必须先解锁才能接听,这点的确 麻烦。
微信工程师肯定讨论过好久这两个方案。CallKit是苹果官方接口,深度整合系统电话功能。好处是省电而且反应快,坏处是视频必须验证身份。LiveKit是跨平台方案,能在不同手机上保持统一界面。我刷B站看到有人说鸿蒙系统用的也是这架构,这样开发维护起来方便。

昨天晚上跟表弟吃饭聊这个更新,他玩华为手机显示的就是弹窗模式。我们俩同时打视频过去界面完全不一样,苹果的像本地座机来电,安卓的就是微信内置弹窗。不过两者都能显示通话类型,比起以前那个模糊的气泡图标,这个版本的确 进步了。
开发者社区有人测过延迟数据,CallKit接听速度比普通微信通话快两秒左右。但跨平台设备组队开黑时,LiveKit的兼容性更好。论坛有个程序员抱怨说苹果的封闭生态太严格,必须走指定接口才能实现,不然就要被下架。
目前微信群里时不时有人问哪种模式好用。年纪大的亲戚觉得苹果系统显示直观,年轻人反而喜爱弹窗的科技感。我室友特意装回旧版微信,他说突然变系统样式吓死人,还以为家里座机响了。

实则微信这次改动挺实在的,把技术差异变成用户体验优化。不像某些App更新全是广告位,至少功能用起来顺手了。下次打语音会议不用害怕突然变视频了,这个小改善挺实用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