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Cisco Catalyst9800无线控制器的Day 1配置部署阶段需要已关注的内容。其内容主要是各Tag的设计和考虑,我们都知道C9800的配置框架中,涉及Policy Tag、Site Tag以及RF Tag,其中内在包含了很多的Policy,接下来我们话不多说,直接切入正题。
2.C9800配置部署
关于配置部署,虽然涉及多个tag,但是重要的是要记住如下几点:
1.Profiles和tags:包含Policy Profile、AP join profile以及RF profile以及其对应的tag。
2.profiles通过tag来分配,每个AP需要分配三个tag(即Policy tag、Site tag和RF tag)。
3.新的配置架构的优势:
模块化和可重用的配置结构
灵活地将配置分配给一组AP
更容易跨地理分布位置管理特定于站点的配置
通过tag应用配置更改时不需要重启(如果对AireOS有印象的话,可以对比一下AP Group)
2.1.Tags的思考和设计
通过这张图可以明确看到tag和profile的关系。这里就不赘述了。
2.2.Policy tag设计
从框架图中我们可以看到Policy tag主要包含了WLAN profile和Policy profile,我们先来看看WLAN的设置。
2.2.1.WLAN/SSID
在开始之前,不得不提在新的配置环境下,需要已关注的要点内容不同,目前已经有WiFi7的标准,那么在WLAN的配置上也自然有许多不同。
那么WiFi7有哪些不同?
WPA3/Wi-Fi 7的增强开放强制要求
新的AKM支持WPA3-SAE
WPA3-SAE和OWE的增强密码
强制性受保护管理框架(PMF)
关于WiFi7 WLAN设计思考,面对如下几种选项,你的选择将会是如何?
1.“All In”选项:将现有的WLAN重新配置为WPA3,所有无线电策略(2.4/5/6 GHz)都有一个SSID——最不可能。
2.“多SSID”选项:重新设计SSID,添加具有特定安全设置的特定SSID/WLAN——最灵活。
3.“一个SSID”选项:使用过渡模式支持多种安全性——最保守。
注意:对于11be MCS速率和MLO,所有频段的AKM必须相同!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几个选项的优缺点:
All-in
优点:
最干净、最简单的选择;
无需管理新的WLAN和SSID;
随时随地使用WPA3最安全;
缺点:
在 2.4GHz 和 5GHz 频段启用 WPA3 和 PMF(Protected Management Frames)后,会导致那些不支持 WPA3 和 PMF 的现有客户端无法连接;
需要对客户端设备和驱动程序进行完全控制;
多SSID(multiple SSIDs)
优点:
从客户端兼容性的角度来看,这是最干净的选项;
大多数安全选项,因为客户端可以采用WPA3安全性;
WPA3客户端可以跨不同频段漫游;
通过Catalyst Center实现自动化;
缺点:
在WLC上配置和管理其他SSID;
需要管理客户端上的其他SSID配置文件;
单个SSID
优点:
通过WPA3过渡模式(transition mode)提供更安全的Wi-Fi自适应方法;
使用WPA2维护对旧客户端的支持;
客户端上没有要管理的新SSID配置文件;
缺点:
较旧的客户端在连接到WPA3过渡模式(transition mode)的SSID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缺点:
2.2.2.WLAN 设置
这部分配置WLAN相对简单,所以我们只记录比较重要的部分或者说比较含糊的内容。
1.关于Aironet IE
如果我们运行了Cisco的设备(如IP电话)或者WGBs的画,不用开启。
2.关于band select
如果说我们再有语音流量的SSID的话,这个功能可以不用开启,可能会影响快速漫游,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一般的SSID,开启这个功能是比较好的。
3.关于fast transition
首先fast transition这个功能有一个问题,就是支持11r的客户端和传统的客户端共存的情况?
因为如果开启这个功能的话,不支持的客户端可能无法连接我们的SSID,那么在C9800的这个配置中,建议如下:
开启fast transition
同时选择FT和非FT的认证和AKM模式
禁用Over-the-DS以实现最佳互操作性
当然,可能有人也会有疑问,如果开启adaptive呢?
1.WiFi6e和WiFi7不兼容:
自适应启用不能与WPA3一起使用;
如果不开启WPA3,将不能广播6GHz的WiFi,也没有MLO或11be速率;
2.关于传统客户端的问题:
开启FT adaptive功能,非FT的客户端链接将可能会有问题;
11r混合模式允许更大的兼容性;
2.2.3.Webauth配置
关于webauth配置的问题:
无线客户端无法自动弹出专属门户页面。如果客户端访问任何网站,都会收到证书警告消息。
解决方法:
需要在HTTP上启用WebAuth。在9800中,你不需要为整个设备启用HTTP(GUI访问),而只需要为WebAuth客户端连接启用HTTP。
在parameter–map的定义下添加webauth http enable命令:
parameter-map type webauth global
virtual-ip ipv4 192.0.2.1 virtual-host <name>
webauth-http-enable
2.2.4.mDNS配置
场景:AireOS配置已正确转换,因此mDNS服务策略上未启用位置服务。
建议:配置mDNS策略以使用位置特定服务(Location Specific Services,LSS)优化mDNS对客户端的响应。
mdns-sd service-policy aireos-default-mdns-profile
[…]
location lss
2.2.5.Policy Profile设置
1.关于session Timeout
在AireOS中,我们经常设置这个Timeout为0,那么C9800上如何呢?
在C9800中,在17.4.1之前,如果设置为0,则会话超时被禁用>所有漫游都是慢速的。从17.4.1开始,对于802.1x SSID,如果将其设置为零,则会将其重新配置为最大允许值。
此外,从17.12开始,session timeout将设置为8h(28800s),之前是30分钟,很多场景中,客户端不是那么“喜欢”频繁的重认证,认证越多,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越多,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给AAA服务器减轻一些压力。
2.关于AAA override
这个功能通常结合AAA使用,给对应SSID链接的客户端分配特定的“属性”。例如VLAN,SGT等。
3.EAP timeout
默认超时和重试适用于大多数用例,在如下的场景中可能需要调整增加:
在Smart card上实施一次性密码OTP;
用户交互需要;
但是增加这个timeout值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到用户体验,做好权衡。另外关于EAP-Request的两个选项,客户端的情况不同,一些“慢”的客户端(例如电话)可能最大值在30s,一般客户端在2s应该就够了。
如上的配置基于一个相对比较通用的场景。
4.关于radius server timeout
最小值是5s,需要注意最大限度的降低在认证还未完成的时候,认证就超期了。
关于AAA的配置中,比较重要的是需要考虑:
使用多个AAA server来实现负载;
指定何时标记服务器已关闭并移动到下一个服务器;
使用探测器监视服务器的状态;
5.Tacacs+的管理timeout
如果有如下的情况,需要增加重传超时时间:
重复的重新身份验证请求
当主服务器仍在运行且可访问时,控制器会回退到备份服务器
建议的设置是:1s
2.2.6.QoS配置
Catalyst 9800无线QoS——策略目标(Policy targets)
targets是应用策略的实体。9800支持#3目标:SSID、客户端和端口。无线QoS策略在上游和(或)下游方向上应用。
下游:从有线源到无线目的地的流量
上游:从无线源到有线目的地的流量
SSID策略:可以在入口(上游)和出口(下游)方向上为SSID创建QoS策略。该策略适用于每个AP和每个SSID。可以在SSID上配置policing和marking policies.
客户端策略:适用于入口(上游)和出口(下游)方向。您可以在客户端上配置policing和marking policies。还支持AAA override。
1.模块化QoS
Catalyst QoS模型基于模块化QoS CLI(MQC)
在IOS-XE中,MQC用于实现区分服务模型QoS
MQC的主要构造:
class map:流量分类;
Policy map:将流量和行为绑定;
Service Policy:将Policy map和目标/方向关联;
2.C9800 QoS相关要点
控制器侧:
SSID和客户端目标只能通过marking 和policing policies进行配置;
支持每个方向每个目标一个策略;
Policy map中的class map可以有不同类型的filters。但是,每个class只支持一个集合操作;
AP侧:
对于FlexConnect本地转发和fabric,QoS策略在AP上应用,“police”操作仅在每个流(5元组)级别强制执行(例如,速率限制是per flow)。
2.2.7.App可视化和控制器
这部分内容是application visiblity & Control (AVC)。无线控制器中的深度数据包检测——允许应用程序识别、标记、速率限制和丢弃不需要的流量。
集中转发:AVC策略在WLC应用于下游和上游;
AVC可以应用于特定方向(上游或下游或两个方向);
AVC中的“C”可以修改内部DSCP值,从而影响CAPWAP DSCP和无线UP值;它还可以减少或限制流量;
本地转发:在AP上对上下游应用AVC策略;
另外,在新功能中,支持自定义AVC,如:
1.自定义IP,Port和DSCP
9800(config)#ip nbar custom my_app transport udp
9800(config-custom)# ip address 9.9.71.50 9.9.71.11 9.9.71.14
9800(config-custom)# port 1111
9800(config-custom)# dscp 0
9800(config-custom)# direction any
2.自定义HTTP host和URL
URL或主机规范字符串可以采用正则表达式的形式
9800(config)#ip nbar custom my_http http url “latest/whatsnew.html”
9800(config)#ip nbar custom my_http http host “www.anydomain.com”
9800(config)#ip nbar custom my_http http url “latest/whatsnew” host “www.anydomain.com”
2.2.Site tag设计
重要信息:
▪ 9800 采用多进程软件架构
▪ AP 分布在 9800 内的无线网络控制器进程 (WNCd) 中
▪ 将 AP(和客户端)分布在 WNCd 进程中可实现更佳的扩展性和性能
▪ WNCd 的数量因平台而异:
通过如下命令可以查看WNCDs进程:
RPS-C9800#sh processes platform | inc wncd
25350 24965 S 280236 wncd_0
RPS-C9800#
如下这张图展示的是Site tag的概念图;
1.AP 在 WNCd 中的分配工作原理:
▪ AP 分配到 WNCd 的过程基于Site tag:具有相同site tag的 AP 由同一个 WNCd 管理。
▪ site tag根据site tag数量(而非 AP 数量)以负载最低的标准在 WNCd 之间分配。
▪ AP 到 WNCd 的映射在 AP 加入时进行。仅对第一个使用新site tag加入的 AP 进行映射。
▪ 为获得最佳性能:使用自定义site tag,并在漫游域级别对 AP 进行分组 > site tag = roaming domain。
▪ 重要提示:site tag不必与地理物理站点一致。site tag是ap的逻辑组。
AP 在 WNCd 中的分配方式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
RPS-C9800#sh wireless loadbalance ap affinity wncd 0
AP Mac Discovery Timestamp Join Timestamp Tag
---------------------------------------------------------------------------------
881d.xxxx.7c90 06/09/25 13:05:59 06/09/25 13:06:10 Flex-Site-Tag
RPS-C9800#sh wireless loadbalance ap affinity wncd ?
<0-7> Enter wncd instance number
RPS-C9800#
2.关于Site tag的建议
自定义Site tag;
每个site tag最好别超过500个AP;
不同的WLC,每个site tag支持的最大AP也不一样,不要超过了;
在site tag之间均匀分配AP,并使用每个平台推荐的site tag数量;
3.配置site tag load
路径Configuration > Tags & Profiles > Tags -> Site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来验证site tag load:
2.3.RF tag设计
• 使用动态信道分配 (Catalyst) 或自动信道 (Meraki) 通过射频配置文件规划信道
• 如有需要,移除业务关键区域(例如 DFS)的不可用信道
• 保留信道供其他系统使用
1.使用RF配置文件(RF profile)选择通道宽度
5GHz:
• 建议使用 40MHz 信道
• 平衡性能和非重叠信道
• 在高密度环境中使用 20 MHz
• 提供最大信道复用率(容量)
• 在较偏僻的区域(例如较小的教室、大厅、会议室等)可选择性地使用更宽的信道。
6GHz:
• 严重依赖于监管范围
• 注意!更高的信道宽度会导致数据帧的最大发射功率更高(但信标帧除外——勘测时请记住!)
3.AP和Tag的映射
在没有现有配置的情况下,当AP加入9800时,它会被分配默认标签:即default-policy-tag, default-site-tag 和default-rf-tag。
AP<>标签映射可以有多个标签源:
▪ static:管理员配置
▪ location:基本设置流程
▪ filter:正则表达式
▪ AP:标签保存在 AP 上
注意:这些按优先级排序中,只能更改filter和 AP tag source的优先级顺序!
1.静态static
Configuration > Wireless > Access Points
2.filter
需要一个AP命名约定(例如AP_<#>_<site>,其中site可以是建筑物、楼层、面积),并且您的AP已经正确命名。
Configuration>Tags & Profiles>Tags go to AP>Filter:
当名称包含“site1”的AP加入9800或重命名时,它会被分配给过filter中指定的标签。由于这是一次AP tag更改,因此会自动触发CAPWAP重启,AP将退出并重新加入(正常不到30秒)。
3.AP
• AP 加入时会显示标签,9800 上无需映射
• 如果标签已在新 WLC 上定义,且没有更高优先级的映射(例如静态映射),AP 加入新 WLC 时会保留其标签。
• 在 17.6 之前,要将标签信息推送到 AP,需要在执行模式下使用 CLI 命令:
9800#ap name <APname> write tag-config
• 使用 CLI 命令可能比较麻烦,Cisco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 事件管理器EEM脚本(适用于 17.3.x 版本)
• 17.4.1 及更高版本中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 设置
• 从 17.6 开始,新增了“AP 标签持久性”功能
从17.6.1开始,支持全局配置这个ap persistency(AP标签持久)功能:
9800(config)#ap tag persistency enable
在17.6.2和17.7在GUI中也添加了:
Configuration > Tags & Profiles > Tags |
那么如果检查AP tag source呢?可以通过show ap tag summ命令
4.参考文档
C9800 配置最佳实践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