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换新手机时总觉得拍出来照片没网上的大片好看,后来慢慢摸索发现实则许多隐藏功能根本没人说。前两天看教程才知道手机拍照不光靠手稳,那些不起眼的设置选项才是关键。说说最近半年边拍边学的心得,全是实打实的操作,不吹不黑。
手机相机里有个叫ProRAW的格式,开启之后文件特别大但很值得。上周拍夕阳下的人像,原本背景亮得发白人脸又一片黑,改raw格式后电脑调了下亮度,头发丝都能看清。普通模式拍出来的照片信息少了一半,想修都修不动。苹果在设置里要找到相机项,安卓要看品牌,小米华为的设置位置都不一样。
HDR功能大家都知道,但许多人用法不对。我之前拍美食总拍出黑乎乎的,后来打开智能HDR才清楚区别在哪。上周在商场拍玻璃幕墙,普通HDR把墙纹都洗没了,智能HDR反而显出材质细节。设置里找着点费劲,苹果叫智能HDR,vivo标的是超级HDR,提议都试下。
用广角拍建筑特别容易变形,像故宫角楼本来方方正正,拍出来却上下不一样宽。手机里有镜头校正这个开关,开了之后线条立马规矩不少。前阵子测试过,建筑歪斜角度从十五度降到两度,数据挺夸张的。女生用广角自拍脸会不会变形?的确 会,但关掉校正更可怕,拍完像个大饼脸。
有人说手机拍视频不如相机,实则4K60帧能弥补不少。孩子学走路时用30帧拍的视频,加速后全是卡顿。换成60帧拍同样的场景,后期提速到两倍还流畅。设置里选视频分辨率时会显示帧数,苹果直接改就行,安卓旗舰机才有这个选项,千元机基本没戏。
网格线大家都知道三分构图法,但还有个黄金螺旋更实用。朋友圈发照片有点击率差异挺大的,用这个构图法比普通网格多六七十个赞。苹果设置里专门有选项,安卓好像没看到。具体怎么摆主体呢?螺旋中心放亮点就行,景色照用这个明显更吸睛。
目前存raw文件占内存太快,一个月就快撑爆256G的手机。修片软件也挑格式,lightroom能调raw,有些app可能不支持。不过拍重大场合必须用raw,后来出问题还能补救。要是存不下就分区拍,纪念照用raw,日常用普通模式。
不同手机系统操作真麻烦,华为的小功能藏在更多里,oppo要专门搜索才能找到。安卓阵营各家名称也不统一,超级HDR智能校正叫法都不一样。但摸索几次就能记住,关键功能都在设置最下面几页,别嫌麻烦翻一翻。
前两天用60帧拍了个小孩跑跳的视频,放慢速度后鞋底离地瞬间特别清楚。要是30帧早就糊了,这功能特别适合拍运动场景。存储空间不够的话可以录完立刻转到电脑,别等满了再去弄。
发现raw格式拍出来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显示效果差点,但下载原图后差距大。所以分享时最好自己压缩下,保留高清版自己存着。修图软件选贵的不必定好使,dxiophotolab和lightroom都行,看哪个顺手。
有次用黄金螺旋拍樱花,把花枝放在漩涡中心,发朋友圈点赞量直接翻倍。可能更符合人眼观看习惯,但具体原理不清楚,反正好用就行。网格线开启后不影响拍摄,习惯后来随手就能对齐。
前阵子去天坛拍古建筑,开了镜头校正后柱子不会向中间收拢。广角模式下这点特别重大,不然建筑拍出来看着要塌似的。自拍时如果不想脸变形,干脆别用广角,或者后期手动调整。
手机拍视频开美颜功能实则挺鸡肋,4K画质下脸上的瑕疵看得更清楚。还不如关了美颜,后期用磨皮功能处理,还能控制强度。原片质感更重大,过度美颜反而假。
最近尝试把raw照片导入ps处理,才发现原来手机传感器记录的信息这么多。调整曝光时滑块能拉得很长,电脑都能补回大部分细节。要是用普通格式,这些细节早被自动压缩没了。
写这些是由于身边总有人说手机拍不出好照片,实则缺的不是设备而是方法。那些藏着的设置功能,可能厂家自己都觉得没人用,但真能带来质的提升。试试打开这些选项,说不定你也觉得神奇。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