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类、文本匹配、序列标注、生成式任务

文本分类、文本匹配、序列标注、生成式任务 是 NLP 中非常核心的任务类别,但 NLP 的任务范围更为广泛,还可以从不同维度进一步细分和补充。以下是更全面的 NLP 任务分类框架,涵盖经典任务、细分场景及新兴方向:

一、基础核心任务(按输入输出形态划分)

1. 文本分类(Text Classification)

定义:将文本整体划分为预定义的类别。
细分场景

情感分析(如正面 / 负面 / 中性情感);
主题分类(如新闻分类为政治 / 科技 / 娱乐);
垃圾邮件检测、意图识别(如用户 query 意图为 “查询天气”“投诉问题”);
多标签分类(文本可能属于多个类别,如一篇文章同时涉及 “科技” 和 “环保”)。

2. 文本匹配(Text Matching)

定义:判断两个文本之间的语义关系(如相似度、相关性、是否同义等)。
细分场景

语义相似度计算(如 “猫喜欢吃鱼” 和 “鱼类是猫的最爱” 的相似度);
问答匹配(判断问题与候选答案是否匹配);
自然语言推理(NLI,如判断 “前提:小明在吃苹果” 与 “假设:小明在吃东西” 是否为蕴含 / 矛盾 / 中立关系);
重复文本检测(如查重、同义句识别)。

3. 序列标注(Sequence Labeling)

定义:为文本序列中的每个 token(词 / 子词)标注类别,强调上下文依赖关系。
细分场景

命名实体识别(NER,标注人名、地名、机构名等,如 “[北京] 是 [中国] 的首都”);
词性标注(POS,标注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词性);
分词(中文等无天然分隔符语言的词边界标注);
句法标注(如依存句法分析中的角色标注,标记 “主谓”“动宾” 关系);
槽位填充(对话系统中提取关键信息,如 “订一张 [北京] 到 [上海] 的 [明天] 的机票”)。

4. 生成式任务(Text Generation)

定义:根据输入生成符合语法和语义的文本序列,输出长度不固定。
细分场景

文本续写 / 补全(如 GPT 系列的上下文生成);
机器翻译(如中英互译,输入一种语言生成另一种语言);
摘要生成(如将长文档压缩为短摘要);
问答生成(根据文档生成问题,或根据问题生成答案);
对话生成(如聊天机器人、多轮对话交互);
创意写作(如诗歌、故事、代码生成等)。

二、其他重要任务类别

5. 结构化预测任务

定义:输出具有复杂结构的结果,而非单一类别或序列标签。
典型任务

句法分析(如 constituency parsing,生成句子的语法树结构);
依存句法分析(标记词与词之间的依存关系,如 “主语 – 谓语”“定语 – 中心语”);
语义角色标注(SRL,标注句子中谓词的论元角色,如 “施事”“受事”“时间”);
知识图谱构建(如实体关系抽取,从文本中提取 “实体 – 关系 – 实体” 三元组,如 “[李白]-[朝代]-[唐朝]”)。

6. 文本检索与匹配增强任务

定义:从大规模文本库中检索与查询相关的内容,或优化匹配精度。
细分任务

信息检索(IR,如搜索引擎根据 query 返回相关网页);
稠密检索(Dense Retrieval,用向量表示文本,通过向量相似度匹配);
问答系统(QA,结合检索与生成,如从文档中提取答案回答问题);
推荐系统中的文本匹配(如根据用户评论推荐相似商品)。

7. 低资源与跨语言任务

定义:针对数据稀缺场景或多语言场景的任务,强调泛化能力。
典型任务

低资源文本分类 / 命名实体识别(如小语种或专业领域数据不足时的任务);
跨语言迁移学习(如用英语数据训练的模型迁移到法语任务);
机器翻译中的低资源语言翻译(如非洲语言与英语的互译);
零样本 / 少样本学习(如仅用少量示例完成新任务,如 GPT 的零样本分类)。

8. 文本编辑与改写任务

定义:对现有文本进行修改、优化或转换,保留核心语义的同时调整形式。
细分任务

文本改写(如同义句转换、风格转换,将正式文本改为口语化);
语法纠错(检测并修正文本中的语法错误);
文本简化(将复杂文本改写为易懂版本,如儿童读物);
摘要改写(调整摘要的长度或侧重点)。

9. 多模态 NLP 任务

定义:结合文本与其他模态(图像、音频等)的任务,是当前热点方向。
典型任务

图文生成(如根据图片生成描述文本,或根据文本生成图像);
跨模态检索(如用文本检索相似图片,或用图片检索相关文本);
语音转文本(ASR,语音识别)与文本转语音(TTS);
视频字幕生成(结合视频画面与音频生成字幕);
多模态情感分析(结合文本、表情、语音语调判断情感)。

10. 新兴与实用任务

定义:随着技术发展出现的高价值任务,更贴近实际应用。
典型任务

大语言模型的对齐任务(如 RLHF,使模型输出符合人类价值观);
文本安全与审核(检测恶意文本、仇恨言论、虚假信息);
代码生成与理解(如根据需求生成代码,或解释代码功能);
个性化文本生成(如根据用户风格生成邮件、推荐语);
知识问答(结合外部知识库回答事实性或推理问题)。

总结

NLP 任务的划分可以从 输入输出形态(如分类、生成)、技术目标(如检索、改写)、应用场景(如多模态、低资源)等多个维度展开。你提到的四类任务是基础框架,而实际中任务会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细分和交叉(例如 “知识问答” 可视为生成式任务与检索任务的结合)。随着 Transformer 等架构的发展,许多任务正逐渐被统一到 “预训练 + 微调” 或 “提示学习” 的框架下,任务边界也在不断模糊,但核心仍是对文本语义的理解与生成能力的优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