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思维-华丽的模板真的没有用

模板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许多人不会做某个东西时候,脑子第一反应就是“有模板吗?”

一个求职者想提高自己的简历竞争力时,问:“你有没有比较好的简历模板?”

大学生想写一个很棒的论文时,问:“你有没有论文模板啊?”

一位员工要做个PPT汇报时,问:“你有没好看又实用的PPT模板?”

当每个人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候,不管是人还是企业,都会想着先去模仿那些成功的人到底是怎么做的。

因此我们把“成功”的过程简化为了模仿成功者的过程:认为我只要把信息套在好的简历模板上,我就可以变得优秀;我的论文参照别人的论文格式,我的内容就会变得丰富;PPT只要好看,别人就会认为我很会做PPT。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我见过一些求职者参照了最优秀的简历,依旧把简历写得晦涩难懂、优势不突出;许多学生,参照了最好的论文格式,写的内容毫无深度;员工做了一个外表很华丽的PPT,但是PPT内容根本没讲到重点上。

为什么模板帮不到你?引用齐白石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就拿人类“飞行梦”的历史来说。古人们看到鸟有翅膀,它能飞行,因此想当然地认为翅膀是导致飞行的缘由,因此觉得人拥有了翅膀也能飞行。不过,那些以为自己插上鸟的翅膀就能飞的人也全部摔死了。直到牛顿、伯努利等人揭示了重力法则、流体力学原理之后,人类的飞行梦才变得具备可行性。

模板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和优秀者的差异,但是模板不能告知我们哪些差异导致他们比我们做的优秀。

为了填补这种无知,我们往往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找出那个最显而易见的差异然后假定这就是导致优秀和平庸的关键差异。

基于这样的思维—我们看到鸟和人最显而易见的差异是鸟有翅膀,因此觉得我有了翅膀也能飞。

写简历如果只想多写自己的实习经历,缺忘记写自己的优势,别人又怎么知道你最擅长什么?

论文只想着格式,忘记了论文本身的意义,那别人怎么能从你的论文知道你学会了什么?

PPT只想着华丽的背景装饰,忘记了PPT是展现重大信息的工具,别人又怎么知道你这PPT到底在讲什么?

为什么成功的模板难以复制?由于你只是在“似”模板而不是在“学”模板。要真正让模板产生价值,你需要去学习别人成功的缘由,而不是模仿成功后的结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