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内网 IP、出口 IP、白名单,系统部署再也不迷糊!

网络安全基础:内网 IP、出口 IP、外网 IP、白名单详解与使用场景

一、前言

在企业网络架构、服务部署、运维安全等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 内网 IP外网 IP出口 IP白名单 这些名词。它们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涉及网络通信原理、NAT 转换、安全策略控制等多个知识点。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术语的定义、区别、使用场景,并提供常见案例,帮助大家理清概念,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


二、核心概念解析

1. 内网 IP(Private IP)

定义:内网 IP 是在局域网(LAN)中使用的 IP 地址,用于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不可直接被互联网访问。

常见内网 IP 段(由 RFC1918 定义):

10.0.0.010.255.255.255(10.0.0.0/8)
172.16.0.0172.31.255.255(172.16.0.0/12)
192.168.0.0192.168.255.255(192.168.0.0/16)

特点

安全性较高,不暴露在公网。
可以重复使用。
需要通过 NAT 才能访问互联网。

典型应用

局域网内设备通信(如打印机、NAS)。
企业服务器、数据库等部署于内网,防止外部直接访问。


2. 外网 IP(Public IP)

定义:外网 IP 是在互联网中唯一可达的 IP 地址,用于不同网络间的通信。

特点

由 ISP 分配。
全球唯一,可被公网访问。
一般用于部署服务的服务器。

典型应用

网站服务器绑定外网 IP。
云服务器的公网地址。


3. 出口 IP(Egress IP)

定义:出口 IP 是内网设备通过 NAT 网关访问公网时显示的公网 IP,即公网看到的源 IP。

特点

内网多个设备可共享一个出口 IP。
可以是静态或动态 IP。
出现在访问日志中的“客户端 IP”。

区别于外网 IP

项目 出口 IP 外网 IP
定义 内网设备访问公网时的对外 IP 公网上真实存在并可被访问的 IP
是否共享 可被多个设备共享 一般唯一
能否访问内网设备 是(若配置了端口映射)

4. 白名单(IP Whitelist)

定义:白名单是一种安全策略,用于指定哪些 IP 地址可以访问某个资源,其它全部拒绝。

使用场景

限制数据库连接来源。
限制 API 接口访问来源。
云主机入站规则设置。
第三方平台 API 授权访问。

注意事项

若设备在内网,需要加入其出口 IP 到白名单。
若出口 IP 为动态,需定期更新白名单。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内网服务器访问第三方接口

内网服务器 IP:192.168.1.10
出口 IP:203.0.113.5
若第三方服务配置了 IP 白名单,应添加 203.0.113.5,而不是内网 IP。

案例2:公网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