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系统优化、软件更新甚至硬件超频的方式的确能改善电脑速度,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始终是硬件的更换。针对不同的需求,抓准硬件当中的短板,准确地更换硬件获得更高的性能提升是一门学问。
游戏不流畅更换GPU
GPU就是显卡,显卡性能等同于平台的游戏性能这是长久以来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个观念是能够站得住脚的。尽管近几年GPU的性能提升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但依旧抵挡不住大型3D游戏画面的进化以及不断提升的显示器物理分辨率。面对大型单机游戏卡顿与不流畅,更换显卡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显卡几乎是整个PC平台更换起来最为容易的一种设备,只需要从主板PCI-E插槽上取下显卡更换新卡即可,没有DIY经验的用户同样可以操作。但在实际更换时依旧有许多注意事项,最聚焦的两点就是电源是否支持以及显卡长度与机箱是否匹配。

图1 3D游戏大作对显卡的要求水涨船高

图2 应对《GTA V》这样的大作更换显卡是最直接方法
需要更换CPU的场景
CPU是整个PC的大脑,基本上所有关于PC的软硬件处理都要经过CPU。判断一台电脑的CPU是否成为瓶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准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分别判断。
传统意义上游戏不流畅用户需要更换显卡,但是目前微软主流的API DX11对于处理器的利用效能十分不佳,如果处理器性能不能达到某一个标准,显卡就算再强也无法发挥功效。我们杂志中“装机报价”栏目长期提供各类主流游戏的配置推荐,其中将处理器需求放在显卡需求之前就是这个缘由。

图3 引擎出色的游戏能够充分发挥CPU的全部性能
一些引擎较老的游戏只需要双核3.0GHz频率即可达标,而引擎效率较高的全新大型3D游戏则甚至可以支持最多4个物理核心,4GHz频率也能比3GHz频率有明显提高。针对不同的游戏,找出其性能需求的阈值十分重大。
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网络游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游戏的画面比不上大型3D单机大作,但对电脑的要求一点也不低。究其缘由是由于网络游戏同屏幕当有大量其他玩家和NPC单位存在,在激烈的战斗当中对CPU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具体判断的方法十分简单,置身游戏角色于一个人多并且复杂的战斗场景,如果将游戏的特效降到最低依旧卡顿则是处理器瓶颈;如果降低特效前后有明显的流畅性改善则瓶颈基本不在处理器。

图4 大型团队网络游戏对于处理器的要求十分夸张
近期观看高清大片(1080P及以上片源)、全屏幕视频录制、游戏直播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这些应用几乎全都和CPU性能挂钩。虽然在这些应用上使用GPU硬解码效果更为出众,但受限于平台、软件和官方指定加速器等限制,依旧有大批用户在使用CPU软解方式。针对这一部分的用户,CPU升级是没有“够用就好”一说的,软解码对于处理器的要求没有止境,而且传统应用中很难利用的HT超线程这类虚拟核心技术也能够被支持得很好。

图5 只要使用软解码方式对CPU要求就超级高

图6 斗鱼使用的OBS直播软件会让CPU承受很重的负荷
更换SSD须知
从HDD升级到SSD会让操作系统读写小文件性能有天翻地覆般的变化,随机读写性能的提升大幅度提高了系统流畅程度。但目前一些商家和游戏厂商官方配置似乎将SSD作为游戏标配来宣传,这样的说法并无根据。影响游戏帧数的关键在于GPU以及CPU,与硬盘挂钩的唯一情况是当内存不足时系统开始调用硬盘上的页面文件作为虚拟硬盘,这个调用的瞬间会造成卡顿。但是请注意目前大多数PC内存都不存在容量不足的情况,调用虚拟硬盘过后游戏帧数也会逐渐恢复正常,所以硬盘对于游戏性能来讲依旧是几大件当中最弱的一环。
聚焦多通道/多卡系统
厂家作为噱头但实际上根本不实用的设计和产品近些年越来越少了,但一些“忽悠”依然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多通道内存和多卡系统。第一看双/多通道内存,实则在过去的文章中我们曾经多次提及,双/多通道内存的确 对于内存的读、写和潜伏性能有必定的提升,但是这个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列如用户选择双通道2×4GB内存或单通道1×8GB内存,对于系统的读写速度差异在5%以内。唯一特殊的是X99平台这类四通道平台,但性能差异也不会超过10%,而且使用旗舰平台的用户一般也不会在内存上省钱。

图7 X99的四通道平台也只是带来了微量的提升
但在双卡系统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用户的主板和具体游戏都支持SLI或者交火系统,理论上使用双卡几乎可以达到单卡的两倍性能。但实际使用当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中关于显存方面的问题大大影响了双卡系统的实用性。
并不叠加的显存与位宽
第一就是显存问题,使用双卡时两块显卡的显存并不叠加,游戏对系统性能的压力虽然均分至每一块显卡,但不同显卡均在各自为战,如果在某个游戏配置下需求3GB以上显存,使用两块2GB显存的双卡系统依旧会被“爆显存”。另外虽然严格说来显存位宽是彼此叠加的,就是说多显卡内的显存数据是同时传输,而不是先等待卡1的显存数据载入完毕后再载入卡2所需的显存数据,所以两张256bit的卡SLI时位宽实际上是512bit。但由于两张卡的显存内的数据完全一样,所以这样的叠加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实际的执行效率还是256bit。使用双卡系统就是为了最好的游戏性能,但并不叠加的显存以及位宽明显与初衷不符,这是中端多卡系统最尴尬所在。

图8 多卡系统彼此不叠加的显存/位宽是致命伤
一般认为在购买中端显卡时思考后来组成多卡系统均是不划算的消费理念,只有在顶级平台上使用顶级显卡依旧不能满足游戏所需性能时,使用顶级显卡进行多卡系统才有实则用性。除了需要极致游戏性能的发烧友外,选显卡时使用能够接受预算内的最佳显卡一步到位最佳。

图9 多卡系统只适合追求极致性能的顶级平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