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基础:for 循环、列表操作与控制语句核心用法总结 (下篇)

16. Python 中的 for 循环结构

for 循环的核心作用是实现对数据容器的遍历(依次访问容器中的每个元素)。数据容器是能在一个变量中同时保存多份数据的结构,常见的有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

'''
普及一个概念:数据容器
所谓的容器就是在一个变量中,可以同时保存多份数据。 => 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for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对容器的遍历(把里面的元素一个一个打印出来)
'''
# 遍历字符串(字符串是一种数据容器)
for i in 'itai':
    print(i)  # 依次打印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i、t、a 、i

17. Python 中使用 for 循环加 range 函数实现求 1-100 累加的结果

range 函数可生成一个整数序列,结合 for 循环可实现指定范围的循环操作,常用于累加、计数等场景。

'''
思路分析:
第一步:循环操作,从1循环到100
第二步:定义一个变量,如sum = 0,用于接收1-100累加的结果
第三步:在循环体内部,每循环1次,累加得到的结果
'''
# 计算1-100的累加和
# 1. 定义变量存储累加结果
sum = 0
# 2. 使用for循环配合range(1, 101)生成1到100的整数
for i in range(1, 101):
    # 3. 每次循环将当前数字累加到sum中(sum += i 等价于 sum = sum + i)
    sum += i
print(sum)  # 输出结果:5050


# 扩展:计算1-1000的累加和
num = 0
for i in range(1, 1001):
    num += i
print(num)  # 输出结果:500500

18. Python 循环中 break 关键字的使用

break 关键字用于在循环中强制退出整个循环,执行循环外的后续代码。

# 用循环模拟吃苹果,吃到第4个时停止
for i in range(1, 6):  # 循环范围:1到5(共5个苹果)
    if i == 4:
        print('已经吃饱了,后面的苹果不吃了!')
        break  # 退出整个循环,后续循环不再执行
    print(f'正在吃第{
     
     
              i}个苹果!')

# 输出结果:
# 正在吃第1个苹果!
# 正在吃第2个苹果!
# 正在吃第3个苹果!
# 已经吃饱了,后面的苹果不吃了!

19. Python 循环中 continue 关键字的使用

continue 关键字用于跳过当前循环中的剩余代码,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

# 用循环模拟吃苹果,跳过第3个苹果
for i in range(1, 6):  # 循环范围:1到5(共5个苹果)
    if i == 3:
        print('不好,有大虫,这个苹果不吃了!')
        continue  # 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代码,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
    print(f'正在吃第{
     
     
              i}个苹果!')

# 输出结果:
# 正在吃第1个苹果!
# 正在吃第2个苹果!
# 不好,有大虫,这个苹果不吃了!
# 正在吃第4个苹果!
# 正在吃第5个苹果!

20. Python 实现猜数字游戏开发

结合随机数生成、循环和条件判断,可实现简单的交互游戏。

# 猜数字游戏规则:
# ① 系统随机生成1-10之间的一个数字
# ② 一共3次猜数字机会
# ③ 输入不同的数字,然后与系统生成的数字进行判断
# 有三种情况:猜对了、猜大了、猜小了

# 1. 导入随机模块,生成1-10之间的随机数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num = randint(1, 10)  # 系统生成的随机数

# 2. 循环3次,提供3次猜数字机会
for i in range(3):
    guess = int(input("请输入您要猜的数字:"))  # 获取用户输入
    if guess == num:
        print(f"恭喜你猜中了!随机数是{
     
     
              num}")
    elif guess < num:
        print("猜小了")
    else:
        print("猜大了")

21. Python 中列表的增删改查操作

列表是一种可变数据容器,支持元素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
列表定义:列表名称 = [元素1, 元素2, 元素3, ...]
每个元素对应一个索引下标(从0开始):
列表名称 = [元素1, 元素2, 元素3]
            0      1      2
通过 列表名称[索引下标] 访问元素
'''

# 定义一个列表
list1 = [10, 20, 30]

# 1. 查询元素(通过索引)
print(list1[0])  # 输出:10(访问第1个元素)
print(list1[1])  # 输出:20(访问第2个元素)
print(list1[2])  # 输出:30(访问第3个元素)

# 2. 增加元素(在列表末尾添加)
list1.append(40)  # 列表变为 [10, 20, 30, 40]
print(list1)

# 3. 删除元素(通过索引删除)
del list1[1]  # 删除索引为1的元素(20),列表变为 [10, 30, 40]
print(list1)

# 4. 更新元素(通过索引修改)
list1[0] = 100  # 将索引为0的元素改为100,列表变为 [100, 30, 40]
print(list1)

# 5. 遍历列表(通过for循环)
for i in list1:
    print(i)  # 依次输出:100、30、40


# 扩展示例
list2 = [9, 5, 4, 6, 3]
print(list2[0])  # 输出:9
list2[0] = 88  # 修改第1个元素为88
print(list2[0])  # 输出:88
print(list2)  # 输出:[88, 5, 4, 6, 3]

22. Python 中列表其他操作

除了增删改查,列表还支持长度计算、合并、复制和元素判断等操作。

# 1. 定义两个列表
list1 = [1, 2, 3]
list2 = [4, 5, 6]

# 2. 获取列表的长度(元素个数)
print(len(list1)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摩天的头像 - 宋马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