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手把手教你学Simulink
——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场景实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MPPT与LVRT控制仿真
一、背景介绍
二、系统结构设计
三、建模与仿真流程详解
第一步:创建 Simulink 模型
第二步:搭建主电路
第三步:MPPT控制器设计(扰动观察法 P&O)
第四步:并网电流控制器设计(d-q解耦PI控制)
第五步:LVRT检测与控制切换
第六步:系统集成与闭环连接
第七步:设置仿真参数
四、仿真运行与结果分析
关键波形观察(Scope)
性能评估
五、进阶建议
六、总结
手把手教你学Simulink–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场景实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MPPT与LVRT控制仿真
手把手教你学Simulink
——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场景实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MPPT与LVRT控制仿真
一、背景介绍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已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并网运行中,光伏逆变器承担着两大核心功能: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实时调整工作点,使光伏阵列在各种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输出最大功率。低电压穿越(LVRT):当电网发生短路等故障导致电压骤降时,逆变器需保持并网,并向电网注入无功功率以支撑电压恢复,避免大规模脱网引发系统崩溃。
MATLAB/Simulink 提供了强大的电力电子与控制系统建模能力,是设计和验证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理想平台。
本教程将带你从零开始,构建一个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实现:
光伏阵列建模与MPPT控制(P&O算法)单相全桥逆变器建模并网电流控制(PI控制器)电网电压故障模拟(LVRT场景)LVRT期间的无功支撑控制系统级仿真与性能评估
二、系统结构设计
我们构建一个完整的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包含以下模块:
| 模块 | 功能说明 |
|---|---|
| 光伏阵列(PV Array) | 模拟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 |
| DC-Link 电容 | 稳定直流母线电压 |
| 单相全桥逆变器 | DC/AC变换,连接电网 |
| L型滤波器 | 滤除开关谐波,平滑电流 |
| 电网(Grid) | 220V/50Hz交流电源,可模拟故障 |
| MPPT控制器 | 扰动观察法(P&O)实现最大功率跟踪 |
| 电流控制器 | d-q解耦PI控制,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 |
| LVRT检测与切换逻辑 | 检测电压跌落,切换控制模式 |
| 测量与显示 | 电压、电流、功率、MPPT轨迹等 |
三、建模与仿真流程详解
第一步:创建 Simulink 模型
matlab
深色版本
modelName = 'SinglePhase_PV_Grid_Inverter';
new_system(modelName);
open_system(modelName);
所需模块库:
Simscape > Electrical > Specialized Power Systems > Fundamental BlocksSimscape > Electrical > Semiconductors & ConvertersSimscape > Electrical > SensorsSimulink > Continuous:Integrator, Transfer FcnSimulink > Math Operations:Sum, Gain, ProductSimulink > Logic and Bit Operations:Relational Operator, SwitchSimulink > Sources:Constant, StepSimulink > Sinks:Scope, To Workspace
第二步:搭建主电路
光伏阵列 (PV Array)
使用 Solar Cell 模块或 PV Array 模块。参数设置(以250W组件为例):
Number of series cells: 60Number of parallel cells: 1Irradiance (光照): 1000 W/m² (标准测试条件)Temperature: 25°C 或使用 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 Function 模拟I-V曲线。
DC-Link 电容
使用 Series RLC Branch 设置为 Capacitor。典型值:,
C = 4700 µF。
V_rated = 800 V
单相全桥逆变器
使用 Universal Bridge 模块。设置:
Type: Number of legs:
IGBT/Diodes (单相)Snubber:
2 (可选,用于数值稳定) 连接:直流侧接PV和电容,交流侧接滤波器。
RC
L型滤波器
电感 :使用 Series RLC Branch (Inductor),典型值
L_filter。电阻
3 mH:串联小电阻(如
R_filter)模拟铜损。
0.1 Ω
电网 (Grid)
使用 AC Voltage Source。参数:
Amplitude: Frequency:
220*sqrt(2) ≈ 311 VPhase:
50 Hz 故障模拟:使用 Three-Phase Fault 模块(配置为单相接地故障)或 Breaker 模块串联一个低阻抗支路。
0 deg
第三步:MPPT控制器设计(扰动观察法 P&O)
MPPT目标:通过调整逆变器的功率输出,使PV工作在最大功率点(MPP)。
P&O算法流程:
深色版本
测量 Vpv, Ipv
计算 P = Vpv * Ipv
与上一次功率 P_prev 比较
if P > P_prev: 继续同方向扰动 (duty++)
if P < P_prev: 反向扰动 (duty--)
更新 Vref (或直接生成调制信号)
在Simulink中实现:
测量模块:
使用 Voltage Measurement 和 Current Measurement 获取 ,
Vpv。使用 Product 计算
Ipv。
Ppv = Vpv * Ipv
P&O核心逻辑(使用 MATLAB Function 或 Simulink 模块):
matlab
深色版本
function [Vref] = P_and_O(Vpv, Ipv, Pprev, Vprev, dV, Ts)
% dV: 扰动步长 (e.g., 1V)
% Ts: 采样时间
persistent Vref_prev;
if isempty(Vref_prev)
Vref_prev = 300; % 初始参考电压
end
Ppv = Vpv * Ipv;
if Ppv > Pprev
% 功率增加,继续同向扰动
if Vpv > Vprev
Vref = Vref_prev + dV;
else
Vref = Vref_prev - dV;
end
else
% 功率减小,反向扰动
if Vpv > Vprev
Vref = Vref_prev - dV;
else
Vref = Vref_prev + dV;
end
end
% 限幅
Vref = max(min(Vref, 600), 200); % 假设MPPT范围200-600V
% 更新历史值
Vref_prev = Vref;
end
将此函数放入 MATLAB Function 模块。输入:,
Vpv,
Ipv,
Pprev(需用 Unit Delay 模块存储上一时刻值)输出:
Vprev(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
Vref
✅
是MPPT的输出,作为电流控制器的功率/电压外环参考。
Vref
第四步:并网电流控制器设计(d-q解耦PI控制)
目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 跟踪参考电流
Ig,实现单位功率因数(
Iref 与
Ig 同相)。
Vg
控制策略:
锁相环 (PLL):跟踪电网电压相位 。
θ
使用 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LL (3ph) 模块(即使单相,也可用)或自建单相PLL。输出: (电网相位)。
θ
坐标变换:
将测量的并网电流 从静止αβ坐标系转换到旋转dq坐标系。使用 abc to dq0 Transformation 模块(输入
Ig,
Ig_alpha=Ig)。
Ig_beta=0
PI控制器:
d轴控制有功功率/电流:
参考值 由MPPT的
Id_ref 与实际
Vref 的PI控制器生成(外环)。
Vdc实际
Id_ref = Kp_v*(Vref - Vdc) + Ki_v*integral(Vref - Vdc) 通过PI控制器生成调制电压
Id。 q轴控制无功功率/电流:
Vd_ref
正常时 (单位功率因数)。LVRT时
Iq_ref = 0 由LVRT策略设定(提供无功支撑)。实际
Iq_ref 通过PI控制器生成调制电压
Iq。
Vq_ref
反变换与PWM:
将 ,
Vd_ref 通过 dq0 to abc Transformation 转回αβ坐标系,得到
Vq_ref,
V_alpha_ref。使用 PWM Generator (2-Level) 模块生成IGBT驱动信号。调制方式:SPWM 或 SVPWM。
V_beta_ref
第五步:LVRT检测与控制切换
LVRT要求(以中国标准为例):
电压跌落至20%额定电压时,应能保持并网0.625秒。在故障期间,应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支撑电压恢复。
在Simulink中实现:
电压跌落检测:
测量电网电压 。使用 Relational Operator 判断
Vg(触发阈值)。使用 Delay 或 Timer 模块判断跌落持续时间。
Vg < 0.9 * Vn
控制模式切换(使用 Switch 模块):
深色版本
[正常模式] Iq_ref = 0
|
v
[Vg < 0.9Vn] --> [LVRT模式] Iq_ref = (Vn - Vg)/X * I_max (提供无功)
|
v
[Vg恢复 > 0.9Vn] --> [恢复模式] 缓慢退出无功支撑
无功电流参考:
,
Iq_ref = (Vn - Vg) * k 为增益系数,确保不超过逆变器电流限幅
k。例如:
I_max (A, 峰值)
Iq_ref = min((220 - Vg_rms) * 0.1, 1.2)
第六步:系统集成与闭环连接
将所有模块连接成完整闭环:
深色版本
[光伏阵列] ----> [DC-Link 电容] ----> [全桥逆变器]
↑ |
| v
[Vdc测量] [滤波器] ----> [电网]
| |
v v
[MPPT控制器] [Vg, Ig测量]
| |
+----> [d轴外环] <-----+
|
v
[PI_d] ----> Vd_ref
|
[Vg] ----> [PLL] ----> [θ] |
|
[Iq_ref] <---- [LVRT Logic]
|
[PI_q] ----> Vq_ref
|
+----> [dq0 to abc] ----> [PWM Gen] ----> [逆变器门极]
第七步:设置仿真参数
Solver: (stiff/NDF) 或
ode23tb(适合电力电子开关)Max step size:
ode15s (1 µs) 或更小(需捕捉开关过程)Relative tolerance:
1e-6 或
1e-3Stop time:
1e-4 秒(足够观察启动、稳态、故障、恢复)Start simulation time:
1.0 秒(让系统先稳定)Fault start time:
0.4 秒,持续
0.5 秒(模拟0.3秒电压跌落)
0.3
四、仿真运行与结果分析
关键波形观察(Scope)
| 信号 | 期望行为 |
|---|---|
(直流母线电压) |
MPPT后稳定在MPP电压附近(如350V),LVRT时可能有波动 |
(并网电流) |
与 同相(正弦),LVRT时电流增大(提供无功) |
, |
MPPT后 最大,(忽略损耗),LVRT时 可能下降 |
(电网电压) |
正常时220V,0.5s时跌落(如至100V),0.8s时恢复 |
(q轴电流) |
正常时≈0,LVRT时为负值(注入无功) |
性能评估
MPPT效率:
计算 ,理想接近99%。 LVRT支撑能力:
η_mpp = P_actual / P_max
观察无功电流注入量是否符合标准。电压恢复速度是否加快。 电流THD:
使用 FFT 分析 的总谐波畸变率,应<5%。
Ig
五、进阶建议
改进MPPT算法:
尝试 电导增量法 (IncCond),抗干扰性更好。实现 变步长P&O,兼顾速度与精度。
高级LVRT策略:
实现 动态无功支撑,根据电压跌落深度线性增加无功。加入 有功功率临时削减(Crowbar或Chopper),防止直流母线过压。
模型预测控制 (MPC):
替代PI控制,实现更快的动态响应。
三相系统扩展:
将单相扩展为三相T型或NPC逆变器。
硬件在环 (HIL):
使用 Simulink Real-Time 或 Speedgoat 进行HIL测试。验证控制代码在真实DSP上的运行。
与电网交互仿真:
将光伏系统接入 IEEE 13节点配电网 模型。研究高渗透率光伏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六、总结
本文带你手把手构建了一个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完整仿真模型,成功实现了 MPPT 和 LVRT 两大核心功能。
通过本仿真:
你掌握了光伏阵列、逆变器、滤波器的建模方法。你理解了P&O MPPT和d-q解耦PI控制的原理与实现。你学会了如何模拟电网故障并实现LVRT无功支撑。你具备了设计和验证新能源并网控制策略的能力。
Simulink 是连接理论与工程的桥梁,让你在虚拟世界中“点亮”绿色能源。
动手建议:
先运行无故障仿真,验证MPPT和稳态并网。加入电压跌落,观察LVRT行为。调整P&O步长,观察跟踪速度与稳态振荡。修改LVRT无功增益,评估支撑效果。
让我们一起用 Simulink 推动能源转型!欢迎留言交流你的光伏控制设计与仿真挑战!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