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男人不删你,也不和你联系,那么他可能有这几种情况

“他头像还躺在我微信第11格,三年零四个月,没说过一句话。

如果一个男人不删你,也不和你联系,那么他可能有这几种情况

如果一个男人不删你,也不和你联系,那么他可能有这几种情况

刷到这条留言,3万人点赞——原来大家都把前任当“电子骨灰盒”,不埋也不拜。

剑桥刚出的报告说,67%成年人留着前任号码,男的更夸张,72%当“数字纪念品”。

不是念旧,纯粹删人太费劲,要翻聊天记录、合照、红包、共同群,光想就累,干脆摆烂。

斯坦福补刀:Z世代把这叫“僵尸关系”,点赞=上香,浏览=扫墓,算法替我们维持“最低限度人情”。

手指一滑,大脑奖赏区亮一下,前额叶马上踩刹车——“别犯贱”。

如果一个男人不删你,也不和你联系,那么他可能有这几种情况

牛津扫脑发现,这套“想联系又克制”的拉扯,平均持续18个月,比感冒还难好。

疫情之后更离谱。

远程办公把人逼成“幽灵关系”收藏家,通讯录平均3.2个“不删不联”。

微信“仅聊天”分组使用率暴涨40%,大家默契地把前任关进“电子冷宫”:不拉黑,也不给票圈入口,留条活路,万一哪天地震他第一个来问“你还活着吗”?

别笑女的更绝情。

如果一个男人不删你,也不和你联系,那么他可能有这几种情况

数据打脸:男的留前任时长比女的多4.2个月,表面洒脱,背地里把人家微博设成“悄悄关注”。85后最拧巴,61%承认“就想留个退路”,结果退路变死胡同,年年点进去看她晒娃,心里咯噔一下,像被门夹了还舍不得喊疼。

真想断,别搞仪式感。

心理学支的招是“情感归档”:

1 把备注改回原名,撤销星标,聊天背景换默认,先让视觉脱敏。

2合照别删,打包扔云盘最底层,给大脑一个“后来还能找”的幻觉,反而更容易放下。

如果一个男人不删你,也不和你联系,那么他可能有这几种情况

3设个“季度清理日”,90天无互动就移出常用列表,让手指先习惯,心才跟得上。

留不留,实则不犯法。

真正恐怖的是“数字囤积”带来的决策疲劳:每次滑到那个头像,大脑都要重新评估“删不删”,能量就这么被啃光。

承认吧,大多数人不是忘不了那个人,是懒得删那串数字。

真想说句狠话——把前任当“电子牌位”供着,不如给通讯录减减肥,空出位置,新人才能加得进来。

如果一个男人不删你,也不和你联系,那么他可能有这几种情况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