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读汉字音义释例》(五十九)(1213字)

《易错读汉字音义释例》(五十九)(1213字)

鹄(gǔ;hú)

gǔ,〈书〉射箭的目标;靶子。

(他)三发连中鹄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469页

hú,〈书〉天鹅。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鹘(gǔ;hú)

gǔ,鹘鸼(gǔzhóu),古书上的一种鸟

鹘嘲,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有青毛冠,多声。也称鹘鸼,鹘鸠。

《本草纲目》

hú,名:隼(sǔn)的旧称。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栝(guā;kuò)

guā,①古书上指桧(kuài)树;②〈书〉箭末扣弦处。

1、栝柏椿松,扶疎檐溜,藂(cóng)竹香草,布护阶墀(chí)。

(南北朝)杨衡之《永宁寺》

2、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则是焚梓毀璞也,诟熟甚焉?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栝羽之道,圣人以为重。

(唐)柳宗元《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kuò,櫽栝(yǐnkuò),①名:矫正木材弯曲的器具;②动:(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剪裁改写,也作隐栝。

1、做木工的离不开櫽栝。

2、櫽栝别人的文章要尊重原作者的创作意图。

观(guān;guàn)

guān,①看;②景象或样子;③对事物的认识或见解。

1、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超级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心胸坦荡的人处世乐观。

guàn,①名:道教的庙宇;②名:姓。

1、鲁智深听得道:“好了!不是寺院,便是宫观,风吹得檐前铃铎之声,洒家且寻去那里投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

2、观老汉都身体好着呢!

纶(guān;lún),

guān,名: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lún,①〈书〉青丝带子;②〈书〉钓鱼用的丝线;③指某些合成纤维。

1、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

(南北朝)仲长统《昌言•损益》

2、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南北朝)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3、这件衣服是涤纶的。

冠(guān;guàn)

guān,①帽子,古代指礼帽或较庄重场合戴的帽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③名:姓。

1、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2、这棵树的树冠很大。

3、冠老师的书法水平很高。

guàn,①〈书〉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明已成年);②动: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③居第一位;④指冠军;⑤名:姓。

1、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战国)屈原《九章•涉江》

2、邮寄信件时,县、乡名称之前必定要冠上省名。

3、伏以阁下德足以仪世,才足以辅圣,文足以当宗师之位,学足以冠儒术之道,诚为贤达之表也。

4、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战绩令世人叹服。

5、叫冠军的人未必都是冠军。

(注:第一个“冠军”中的“冠”是这个意思)

《易错读汉字音义释例》(五十九)(1213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共2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