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我差点放弃写作。
每天加完班,对着屏幕发呆,
写一句删三句,
那种“写不出来”的挫败感,真的能让人怀疑人生。
直到后来,我遇到了 AI 写作。
不是由于想偷懒,
而是我太想写出点「像样的东西」。
刚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但用着用着,我发现——
AI 不是替你写,而是放大你思考的方式。
这两年,我几乎每天都在写:
公众号、头条号、课程、爆文脚本……
我总结出 5个最常用、最实用的提示词。
它们不复杂,
但每一个,都帮我从“写不动”变成“写不完”。
1️⃣ 提示词一:「帮我想清楚我到底想说什么」
许多人用AI写作时,上来就一句:
“帮我写一篇关于AI副业的文章。”
结果——一堆空话、没重点、没情绪。
我以前也是。
直到我学会这样说
“请帮我梳理我想写的主题背后的核心观点,用3句话总结出来。”
AI 会反问我:
- 你是想表达“AI改变写作”,还是“人要学会借力AI”?
- 目标读者是谁?
- 他们读完后要得到什么?
那一刻我发现,
AI实则是在帮我“对话自己”。
写作不是一句命令,
而是一场思考。
⚡ 2️⃣ 提示词二:「假装你是一个挑剔的读者」
以前我写完稿子,总觉得“挺不错”。
结果发出去被评论区怼得体无完肤。
后来,我学会了这个神级提示词
“请你当一位挑剔的公众号读者,说说这篇文章最无趣的3个地方。”
AI会直言不讳:
“第2段没情绪,第4段太长,第7段像总结稿。”
第一次听我还气,
后来我发现——
它说得对。
那些“无趣的地方”,
就是读者滑走的瞬间。
目前,我每次发文前,
都要让AI“毒舌点评”一遍。
许多爆文,
实则都是被AI骂出来的。
✨ 3️⃣ 提示词三:「请帮我改成‘我在聊天’的语气」
我以前的文章,看起来“很高级”,
但读者总说一句话:
“看完像在听讲座,不像在聊天。”
于是我换了个思路
“请用朋友聊天的语气,重写以下内容,保留真诚感。”
AI 改完后,语气柔和了,情绪也真了。
列如原句:
“AI写作能提高效率。”
AI 改成:
“别觉得AI是在替你干活,实则它是在提醒你,别再浪费时间。”
一句话,立刻“活”了。
✨ 文字有温度,读者才有感受。
4️⃣ 提示词四:「帮我从不同角度拆这件事」
有时一篇文章写到一半,
就觉得“没得写了”。
实则不是没话说,
是你老从一个角度看。
我常用这句:
“请从3个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个主题。”
列如我写《AI写作能否取代人类》,
AI就会提示我:
- 写作者视角(焦虑)
- 工具视角(进化)
- 读者视角(体验)
顿时灵感炸裂
有时候灵感不是“多想”,
而是“换个视角”。
5️⃣ 提示词五:「帮我起10个不一样的标题」
你信吗?
我目前写一篇文章,标题都得生成20个以上。
以前凭感觉起名,
不是太生硬就是太平淡。
后来我直接说
“请帮我生成10个风格完全不同的标题,包含悬念型、数字型、共鸣型。”
AI 会给出
- 《这5个AI提示词,救了我无数次写作崩溃》
- 《写不出来?可能是你问AI的方式错了》
- 《别怪AI写得烂,是你不会提问》
有时我能从一个标题,
衍生出一整篇新文章。
好标题不是灵感,是提问的结果。
写在最后:
这两年,我越来越笃定一件事:
AI 不会取代写作者,
它只会放大你的思考深度。
你问它浅,它就浅;
你问它深,它就深。
写作的关键,
不是“AI 写得多好”,
而是——你能不能把自己问透。
AI不是替你写作的机器人,
而是放大你表达力的“放大镜”。
想系统学会如何用AI写爆文?
点个【关注】+【收藏】,
下篇我会分享「AI写作副业变现的三步闭环」,
普通人也能月入3000+。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