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和公式是Excel(WPS表格)的利器,在办公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提高80%+的效率,今天小编整理的这10个嵌套函数,简单高效,提高工作效率分分钟……
一、If+Sum+Round
目的:判断个人销售额是否>30000,如果大于,则提成个人销售额和的5%,总销售额的1%,并保留2为小数。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ROUND(IF(M4>30000,M4*5%+SUM($M$4:$M$25)*1%,0),2)。
二、Xlookup函数
目的:根据姓名查询工号,然后返回对应的所有记录。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XLOOKUP(P4,C4:C25,B4:B25)、=XLOOKUP(P4&Q4,C4:C25&B4:B25,D4:N25)。
案例说明:
上述案例中,分别用Xlookup函数实现了逆向查询和多条件查询,相比其他查询函数,操作更简单高效。
三、Filter函数
目的:根据性别筛选所有的数据记录。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ILTER(B4:N25,D4:D25=Q2,””)。
案例说明:
巧用Filter函数实现了动态筛选的目的,只需要更改条件即可,而且返回的字段也可以控制,方便快捷。
四、Sumifs/Countifs
目的:按性别统计销售额>30000的人数和总销售额。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S(D4:D25,P4,M4:M25,”>”&Q4)、=SUMIFS(M4:M25,D4:D25,P4,M4:M25,”>”&Q4)。
五、Sort/Sortby
目的:以销售总额为主要关键字、8月份销售额为次要关键字进行降序排序。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的左上角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ORTBY(B4:N25,M4:M25,-1,L4:L25,-1)。
案例说明:
Sortby函数就相当于多条件排序,Sort函数相当于单条件排序。两者用法类似。案例中以总销售额为主要关键字,8月份的销售额为次要关键字进行降序排序。
六、Unique
目的:提取商品编码(含价格)。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UNIQUE(G4:G25)、=UNIQUE(G4:H25)。
案例说明:
公式=UNIQUE(G4:G25)提取的仅仅是商品编码中的唯一值,而=UNIQUE(G4:H25)提取的是商品编码和单价的唯一值,两者的参数不同,结果也不同。当包含多列时,只有在每列的值完全一样的情况下,才视为重复。
七、Textjoin/Textsplit
目的:按照指定的方式合并或拆分数据。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TEXTJOIN(“,”,1,B4:M4)、=TEXTSPLIT(N4,”,”)。
案例说明:
案例中合并和拆分文本都是以“,”为分隔符,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分隔符。
八、Groupby
目的:统计商品的总销售额。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GROUPBY(G4:G25,M4:M25,SUM)。
案例解读:
Groupby函数除了用Sum函数汇总外,还可以用Average等函数汇总。
九、Sheetsname(WPS表格专属)
目的:提取工作簿中的所有工作表名称。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HEETSNAME(,1)。
案例说明:
1.Sheetsname函数是WPS表格专属函数,在Excel中并不适用。
2.可以通过控制函数参数实现获取的工作表中是否包含当前工作表。
十、Vstack
目的:合并工资表的内容。

操作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STACK(Groupby!B4:N25,Sheetsname!B4:N25)。
案例说明:
Vstack函数以拼接形式合并多个工作表的内容。
本章小结:
文中从实际出发,以实际应用为例,详细解读了10个函数公式,如详细阅读理解,至少提高工作效率80%+。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