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最近,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这几家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三季报和固态电池的研发消息一起刷屏了,大家都在讨论,到底哪家的技术更靠谱,赚钱能力又怎么样呢?
一、三家电池大厂的固态电池技术各有各的招
宁德时代这边,搞固态电池的团队都已经扩大到1200人了,人多力量大,研发投入的确 不含糊。
他们20Ah的样品,能量密度能达到450Wh/kg,就算是零下30度的低温,放电效率还有85%,这数据在行业里的确 能排前头。
而且他们不只是盯着硫化物一条路,还搞了凝聚态聚合物路线,说是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都能兼顾,目前已经通过了蔚来、奔驰这些车企的测试,明年一季度半固态电池就要小批量供货了,全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国轩高科走的是另一条路,他们的金石全固态电池已经进入中试量产阶段了,中试线的产能有0.2GWh,良品率能到90%,30Ah的电芯能量密度350Wh/kg。
目前已经启动了2GWh量产线的设计,目标是年底前完成定型,还要装车路测,速度的确 快。
不过他们主要靠硫化物电解质,这种路线的稳定性还得再观察观察,毕竟量产可不是小事。
亿纬锂能就有点不一样,他们不着急直接上动力电池,先从细分场景入手。
9月份刚下线了10Ah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第四季度还计划推出下一代产品。
目前这些电池主要用在低空经济、机器人这些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小型终端上,先在小市场试试水,验证一下量产的逻辑,等经验攒够了,再往动力电池领域发力,这种慢慢来的思路也挺稳妥。
二、赚钱能力和家底周转情况差别不小
先看赚钱的本事,也就是净利率,宁德时代以18.47%排在第一,意思就是每100块钱的收入,能净赚18块4毛7,这盈利能力在三家里面的确 突出。
国轩高科三季度净利润看着有21.67亿元,听着挺多,但这里面21.54亿元是来自奇瑞上市的超级常性收益,扣掉这部分,主营业务实际赚的只有1251万元,这就有点虚了,还是得看主营业务能不能真正赚钱才行。
亿纬锂能就有点压力了,净利率一直在往下掉,得想办法稳住才行。
再看家底周转的效率,也就是总资产周转率,亿纬锂能以0.41次/年领先,意思就是一年下来,公司的资产能周转0.41次,效率最高。
宁德时代是0.38次,国轩高科0.32次,这说明亿纬锂能在消费电池这些领域,轻资产运营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东西卖得快,资金周转也灵活。
最后看借钱扩张的程度,也就是财务杠杆,国轩高科3.54倍是最高的,明显是在激进扩张阶段,敢借钱办事。
亿纬锂能是2.8倍,宁德时代2.3倍,宁德时代用比较低的杠杆就能实现高盈利,财务结构看着更稳健一些,不像国轩高科那么冒险。
三、各家的发展路子不一样,各有各的算盘
宁德时代走的是“技术稳进+规模壁垒”的路子,手里握着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能,超过400GWh,客户也都是特斯拉、宝马这些大品牌,绑定得很牢。
研发投入高,就是想靠技术把护城河挖深,目标是主导下一代技术标准,让别人跟着自己走,这种大公司的底气的确 足。
国轩高科就比较敢闯,走的是“激进扩产+技术突围”的追赶策略,想通过中试线和量产线快速推进,2GWh的量产线年底就要定型,想用技术进度来弥补规模上的劣势。
不过目前主营业务盈利太薄弱,要是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算技术跑在前面,也很难长久。
亿纬锂能就机智点,玩的是“细分场景验证+全场景布局”的生态策略。
他们在消费电池、储能这些领域本来就有优势,先在机器人、低空经济这些小场景试试水,用小容量电池积累量产经验,降低后来切入动力电池领域的风险。
这种先易后难的思路,的确 能少走不少弯路。
参考资料
搜狐:三季报出炉!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固态电池含金量谁高
新浪财经:国轩高科Q3净利暴增1434.42%,奇瑞IPO推升账面利润
雪球:国轩高科2025三季报:表面繁荣下的内核承压,固态电池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东方财富网:宁德时代三季报出炉: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北向资金大幅增持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