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文明源頭舆上古茶陵》杜钢建等著
秦人是少昊后裔57个嬴姓国中最著名的氏族。《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者卽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出自茶陵少昊后裔的秦人家族。
秦人早在虞朝时期已经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家族。我在前些年讲过,虞舜在大湘西地区的七友中,有一个名人是秦人,叫秦不虚。秦不虚是茶陵少昊后裔的秦人,也是秦姓的祖先之一。茶陵少昊的后裔秦人起源于今湖湘地区。
关于秦不虛,根据史籍《群辅录》记载,舜七友之一为秦不虚,曾幷为雷泽之游。秦不虛在史籍《大姓源流》等史籍中也有记载。舜七友中有秦不虚,后人沿续姓秦。舜帝的七友是秦不虚、东不訾、雄陶、方回、续牙、伯阳、灵甫。他们长期在大湘西地区活动。茶陵少昊的后裔秦人在虞朝时期已经是大姓氏族。由于茶陵少昊后裔的秦人移民西土阿拉伯和古巴比伦地区,所以《说文》等辭书作者关于秦氏的起源强调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
秦人起源于农业文明的发源地湖湘地区。永州道县的玉蟾岩考古证明,18000年前农业文明已经诞生。秦字出于禾字。《说文·禾部》记载:“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春省。一曰秦,禾名匠邻切。籀文秦,从秝。”伯益是少昊后裔皋陶之子,在今湖南益阳地区和益水流域出任古益国的国君。
在我看来,《说文》将秦人追溯到伯益还是不够的。语言学界的各种辭书对秦字的解释基本上局限于以下几点。一是古国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翳之后非子为附庸,与以秦邑。二是朝代名。三是中国的代称。汉时西域诸国称中国为秦。《汉书·西域传》记载:“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注:'谓中国人为秦人,习故言也。'”四是秦姓。秦人的起源应该追溯到茶陵少昊。后来的秦国是茶陵少昊后裔的嬴姓方国之一。
秦人的出现距今至少应该在8000年前黃帝朝末期和少昊朝初期。大湘西地区的考古发现表明,从轩辕黄帝到虞朝非凡子已经有5000年历史。根据青铜器专家王德埙先生的研究,轩辕黄帝距今有大约10000年。黄帝朝和少昊朝时期农业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百工工匠形成行业队伍,各种农具已经发明。秦字和秦人的历史始终伴随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从考古角度来看,湖南郴州千家坪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秦人在6000年前已经在此地出现。2011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物处对千家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郴州千家坪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纹饰复杂精美的白陶。其中一个亚腰白陶罐上的图案是秦字。该图案由苗族文化研究专家吴心源先生传给黄饮冰先生进行解读。
黄饮冰先生在《距今6000年的千家坪遗址出土的白陶图案就是“秦”》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该图案和秦字的结构。黄饮冰先生对千家坪白陶“双禾拥日图”与甲骨文“秦”进行构图因素对比后认定,“双禾拥日图”是秦字的早期图文。如果结合虞朝时期在大湘西地区活动的秦不虚家族的情况看,6000年前千家坪遗址出现秦字,属于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
大湘西地区的秦人早在虞朝时期就已经抵达古巴比伦王国。虞朝时期古巴比伦国王基本上都拥有秦人Sin的称号。根据考古发现的《苏美尔王表》的记载,在乌尔第三王朝之前,拥有秦人Sin称号的国王是Naram-Sin。Naram-Sin的在位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190-前2154年。乌尔那木在位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047-前2030年。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父子相续如下:Ur-Nammu-Shulgi-Sin-Amar-Sin-Shu-Sin-Ibbi-Sin。Ibbi-Sin是乌尔第三王朝的末代秦人国王。
乌尔第三王朝之后的拉尔萨王朝国王中也有人拥有秦人称号。其中有Sin-idinam(前1849-前1843年)、Sin-eribam(前1842-前1841年)、Sin-iqisham(前1840-前1837年)、Warad-sin(前1833-前1823年)、Rim-sin(前1822-前1763年)。这些都是秦人国王。其中Warad-sin是埃兰的库杜尔玛布格之子,库杜尔玛布格夺取了拉尔萨政权。这说明库杜尔玛布格也是源于大湘西地区的秦人卽荆人。林秦Rim-sin与伊秦的达米克伊利舒Damiq-ilishu同时代,他被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打败。
在后来的巴比伦王朝时期,依然有国王拥有秦人的称号。其中有Apil-sin(前1830-前1813年)和Sin-muballit(前1812-前1793年)。之后是汉谟拉比Hammurabi(前1792-前1750年)。汉谟拉比Hammurabi与拉尔萨的林秦Rim-sin是同时代人,击败埃兰和拉尔萨,统一了苏美尔。
在少昊后裔皋陶之子伯益之前,秦人就已经抵达古巴比伦地区。伯益为了逃避夏后启的追杀,率领族群一路西迁到波斯湾地区和古巴比伦地区。夏后启追随伯益西迁的路线也抵达古巴比伦地区。
古巴比伦的秦人中有的是伯益之前的秦人,也有的是伯益之后的秦人。从乌尔第三王朝之前拥有秦人Sin称号的国王看,Naram-Sin的在位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190-前2154年。秦人国王Naram-Sin的时代应该在伯益之后。
在古巴比伦国王谱系中,汉谟拉比的家族谱系占有重大地位。汉谟拉比的家族谱系是父子相连的谱系。汉谟拉比的家族谱系如下:苏姆阿布姆-苏姆拉埃尔-萨比乌姆-阿皮尔-秦-秦-穆巴里特-汉谟拉比-萨姆苏伊鲁纳Samsu-iluna-阿比舒。该汉谟拉比的家族谱系中每个人都曾经是巴比伦国王。可以说汉谟拉比的家族谱系也是部分巴比伦国王谱系。
少昊后裔嬴姓秦人族群阿摩利人的首领苏姆阿布姆是中期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苏姆阿布姆Sumu-abum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894一前1881年。公元前1894年苏姆阿布姆Sumu-abum率领秦人嬴姓族群阿摩利人攻占巴比伦,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81年,苏姆阿布姆去世,子苏姆拉埃尔上台统治。苏姆阿布姆Sumu-abum是苏姆拉埃尔Sumu-la-El的父亲,也是汉谟拉比的天祖。
苏姆拉埃尔Sumu-la-El作为古巴比伦国王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817-前1781年。苏姆拉埃尔Sumu-la-El是苏姆阿布姆Sumu-abum之子,萨比乌姆Sabium之父。苏姆拉埃尔统治36年,期间曾与基什作战。公元前1781年,苏姆拉埃尔去世,子萨比乌姆上台统治。苏姆拉埃尔Sumu-la-El是汉谟拉比的高祖。
萨比乌姆Sabium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781-前1767年。萨比乌姆去世后,子阿皮尔-秦Apil-Sin上台统治。萨比乌姆Sabium是汉谟拉比的曾祖。值得注意的是,萨比乌姆Sabium的名称也是西伯的称号。秦人曾经也是从波斯湾地区的西伯国北上的。
阿皮尔-秦Apil-Sin于公元前1767年成为国王。阿皮尔-秦统治18年,古巴比伦王国和平发展。公元前1749年,阿皮尔-秦去世,子秦-穆巴里特上台统治。阿皮尔-秦Apil-Sin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767-前1749年。阿皮尔-秦Apil-Sin是汉谟拉比的祖父。
秦-穆巴里特Sin-Muballit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749年一前1728年。秦-穆巴里特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被拉尔萨国王瑞姆秦一世击败。公元前1728年,秦-穆巴里特去世,子汉谟拉比上台统治。秦-穆巴里特Sin-Muballit是汉谟拉比的父亲。
少昊后裔的秦人汉谟拉比Hammurabi在位时期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制定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740-前1686年。公元前1700年,古埃兰人攻打两河流域,摧毁埃什努纳等城邦。秦人汉谟拉比联合拉尔萨击败埃兰人的进攻。汉谟拉比于公元前1699年征服拉尔萨。实则乌尔第三王朝之后的拉尔萨王朝也是秦人主导的王朝。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的秦人。公元前1686年,汉谟拉比去世,其子萨姆苏伊鲁纳上台统治。
萨姆苏伊鲁纳Samsu-iluna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686-前1648年。公元前1674年,萨姆苏伊鲁纳Samsu-iluna镇压了苏美尔的起义。公元前1666年,最早从大湘西地区迁徙到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再次起义,争取独立。后来加喜特人又攻占古巴比伦王国的大片领土。萨姆苏伊鲁纳Samsu-iluna统治末期,古巴比伦王国疆域仅限于阿卡德。公元前1648年,萨姆苏伊鲁纳Samsu-iluna去世,子阿比舒上台统治。
少昊后裔在古巴比伦地区的秦人拥有悠久的法律历史传统。考古发现的拉格什城邦乌鲁卡基那时期(约公元前2378-前2371年)的铭文记载:“他建立先前时代的秩序。”阿卡德王萨尔贡被称为“正义之王,讲正义者”。乌尔王乌尔恩古尔铭文记载:“遵照沙马什正义之法律,他使······正义获得胜利。”乌鲁克王秦-伽什德是两河流域最早规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植物油和羊毛的最高限价的统治者。两河流域的虞朝《乌尔纳木法典》和夏朝《汉谟拉比法典》都是茶陵少昊后裔秦人制定的。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上古中国《三坟》和《五典》的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
回顾汉谟拉比之前的家族谱系:天祖苏姆阿布姆-高祖苏姆拉埃尔-曾祖萨比乌姆-祖父阿皮尔-秦-父亲秦-穆巴里特-汉谟拉比。汉谟拉比的天祖苏姆阿布姆是古巴比伦王国后期的创建者。公元前1894年,苏姆阿布姆率领嬴弥秦人阿摩利人攻占巴比伦,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81年,汉谟拉比的高祖苏姆拉埃尔出任国王。苏姆拉埃尔统治36年,由汉谟拉比的曾祖父萨比乌姆出任王位。萨比乌姆去世后,汉谟拉比的祖父阿皮尔-秦上台统治。公元前1749年,阿皮尔-秦去世,秦-穆巴里特开始统治。秦-穆巴里特统治时期,被拉尔萨国王瑞姆秦一世击败。公元前1728年,秦-穆巴里特去世,汉谟拉比继承王位。汉谟拉比(公元前1740-前1686年)时期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闻名后世。
上述汉谟拉比的家族谱系也是夏朝时期巴比伦中期后来的巴比伦国王的谱系。在汉谟拉比的家族谱系中,从苏姆阿布姆到汉谟拉比的孙子阿比舒一共八代,基本上反映出夏朝中期后来巴比伦的历史发展过程。苏姆阿布姆开创的古巴比伦的历史是公元前1894年后来的巴比伦历史,基本上属于夏朝中期后来的巴比伦历史。在苏姆阿布姆之前,巴比伦王国已经存在几百年。
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铭文由阿卡德语或楔形文字写成。当代伟大的古文字专家红河白沙先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图文研究结果表明,石碑浮雕图案等都是古代中国文字文化的表现。根据红河白沙先生的解读,《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图案的一边是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文明的创造者,另一边是标准的追求者,也是文明的跟随者,要想与创造者共享文明,就必须满足创造者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文明发展中的一员。《汉谟拉比法典》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文明加入者提出的自律条款,由于这种加入不是强制性地加入,而是在标准的要求下自觉自愿地加入。由此可知,汉谟拉比家族乃至古巴比伦历代王族都是中国人西迁后来到达西土的族群。《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国文字和法律文化在巴比伦地区传播的成果。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出自茶陵少昊后裔的秦人家族。他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将上古中国的法律文化传播到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是秦人历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6000年前湖南郴州千家坪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秦人的历史源于大湘西地区。秦国最后统一中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