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我儿子们的每个玩伴的父母或祖父母中,至少有一个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出生的;我儿子的4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中,就有3位不是出生在美国。”《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在书中这样形容美洲大陆的种族多样性。

近代民族大熔炉这一现象在美洲大陆如此明显,而在我们中国却看不到,最主要的缘由是美洲大陆实现政治统一的时间要比我们国家晚的多。

我们国家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实现了中国的政治统一。而美洲大陆的政治统一,则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才发生,即公元1492年之后,才只有几百年历史。

过去的中国也像目前的美洲大陆一样,存在着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语言和民族,只是在早得多的时候便已统一,“中国化”在一个古代的民族大熔炉里使一个广大的地区迅速单一化,重新向热带东南亚移民,并对日本、朝鲜以及可能还有印度发挥重大的影响。

一、中国在粮食生产、技术、文字和国家形成方面的优势
1、粮食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动植物驯化中心之一
2、技术:中国非凡的青铜冶炼传统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间,最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发展出世界上最早的铸铁生产。其后的1500年则是中国技术发明的大量涌现时期,这些发明包括纸、罗盘、独轮车和火药。
3、文字:目前保存下来的文字是公元前第二个千年间出现的,但也可能出现的更早。
4、国家:最早的国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的夏朝。

二、黄河和长江,影响着中国和欧洲的区别化发展
身处东亚的中国和欧洲大陆一样,主轴线都是东西走向,相对于非洲、美洲的南北走向的主轴线而言,东西走向更有力于植物、技术等的传播和发展。

但是相对欧洲,中国又有了一个更加有优势的条件:由西向东的大河—北方的黄河和南方的长江,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而欧洲虽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地势高低不平,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江河,所以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的统一。

三、中国的统一:由北向南扩展
中国的3个最早的王朝——夏、商、周都是在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间在华北兴起的。由此可见,北方的发展速度快于南方。

而华北的这个周王朝建立的或以周王朝为榜样的一些国家,在公园前第一个千年中向华南拓展,最后于公元前221年实现了秦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的政治统一。

四、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在东亚,中国在粮食生产、技术、文字和国家形成方面的领先优势所产生的结果是,中国的创新改革对邻近地区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源自中国的作物、新石器时代的技术、村民生活以及与华南陶器类似的陶器传入了热带东南亚。

朝鲜和日本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中采纳了中国的水稻,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采用了中国的青铜冶炼术,在公元第一个千年中采用了中国的文字。中国还把西亚的小麦和大麦传入了朝鲜和日本。

从历史来看,由于占据地理环境优势,也由于东亚最早的农民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成了中国人的中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