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天要考民法这件事

                  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1、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在各国法律体系中都占据着重大地位。

2、民法有两种理解:一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二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即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

3、民法的构成:(1)财产所有权关系;(2)债权关系;(3)债权行为关系。

二、民法的任务

1、保障民事权益

2、调整民事关系

3、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4、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民法的调整对象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四、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1、民法和宪法

2、民法和行政法

3、民法与经济法

4、民法和社会法

5、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五、民法的渊源

1、宪法

2、民事法律

3、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

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5、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行政规章

6、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7、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习惯

六、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主旨和基本准则,是指定、解释、适用和研究民法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整个民法制度和规范之中,是民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聚焦体现。

1、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的内涵

2、平等原则

3、意思自治原则

4、公平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6、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

7、绿色原则

七、民法的适用

1、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2、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3、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基本内容的关系

4、民事法律关系受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1、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1)适用的法律原则不同

(2)保护方式不同

(3)权利义务的可让与性不同

2、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1)义务主体的范围不同

(2)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的方式不同

3、单一法律关系和复合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人”,自然人和法人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标的,与主体相对应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

1、概念

(1)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建立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法律关系的要素发生变化,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三种情形

(3)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中止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实际

  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具有客观性和法定性

(1)分类:自然实际,人的行为

(2)构成: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若干客观现象的组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