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络信息居然有人唱衰五笔输入法,说是使用者只有百分之一至三,由于繁琐难学终将会被拼音输入法所淘汰消亡。对此误导不与苟同,拙见有三:
王永民教授首创五笔输入法字根图(86版)
其一五笔输入法是网络科技结晶要引以为傲
计算机发明于美国,当初设计并没有汉字应用。五笔输入法是王永民教授依据汉字是由横、竖、撇、捺、折基本笔画,按首笔笔画分别设五区,在25个键位上分别设置130多个字根。在研发过程中,呕心沥血克难攻坚最终首创。当年曾震惊世界,人人学用成风,以熟练五笔打字为荣。
其二五笔输入法目视文本打字快无障碍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倡导百家争鸣,各种汉字输入法共存并不矛盾。人有喜乐爱好、理解程度不同,有选择的使用很正常。要说五笔、拼音输入法哪个最好,本人认为各有优势。拼音是小学识字必修课,学习打字有必定基础难度较小,因此九十年代后来出生的大多数人热衷于拼音。反观学五笔需要记忆口诀、字根和规则,相比拼音有难度因而望而却步。如果你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攻坚精神,一旦掌握了五笔打字技能,发挥五笔重码少速度快之特点,就会在键盘上如鱼得水盲打成章。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以本人多年体验,以五笔为主拼音次之,两者兼用优缺互补必定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距今3600多年甲骨文
其三五笔输入法有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几字成句、连句成章寓意深奥。汉文化虽难学费解却被全球四分之一人口书写、口语交流,也是联合国通用语系之一。据史考证,汉字起源象形,从甲骨文记事、活版印刷术至现代己有五千多年。五笔输入法与小篆、楷书、草书等书写风格一样自成体系,是网络时代汉字不断发展进步的最佳展现。以此证明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还是历史改朝换代,汉字始终扎根于中华大地泥土之中经久不衰魅力无穷。
毕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
当前网络科技蓬勃发展前景广阔,正是五笔大显身手之际却被边缘化,令人汗颜。因此我呼吁:从自身做起,用五笔输入法敲打小小的键盘,以维护传统文化的尊严;提议教育部门通过调研在中小学增设五笔课程,早期启蒙教育若干年后,使用五笔打字者必定会越来越多,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续写中华传统文化新篇章。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