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并非数字
1.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无关技术,而是与公司的整个运营有关。技术只是许多新商业模式的助推器。
2. 2013年,牛仔风险投资基金(Cowboy Venture Fund)的联合创始人艾琳·李(Aileen Lee)首次提出了“独角兽”公司的想法。她估计,0.07%(也就是1500个中有1个)由风投资助的初创企业能发展成为独角兽。
3. 独角兽企业具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明显的特点:
- 开辟了一条创造客户价值的新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它们深入地重新思考整个商业模式,而不仅仅是思考产品,还把用户体验作为工作重点。
- 依靠轻资产运营模式,只要有可能,它们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基础设施。
- 市场渗透率增长得超级快。
4.决定独角兽能否成功的不是想法,而是其执行想法的质量。一般来说,创办企业时,其资产越多,生存的概率也就越大。
5. 独角兽企业 VS. 犀牛企业
6.
库伯勒-罗斯 哀伤周期:1969年,美籍瑞士裔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她的《论临终与死亡(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首次将人类在面对重大灾难时的哀伤划分为了5个阶段,即近年来渐渐为人所熟知的DABDA:
- Denial(否认)
- Anger(愤怒)
- Bargaining(妥协/讨价还价)
- Depression(抑郁)
- Acceptance(接受)
第二章 犀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有何不同
在犀牛企业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想掌舵;在独角兽企业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想划船。
第三章 数字化转型的错误方式
犀牛企业反应流程时间进度
七个陷阱
- 照搬其他企业尝试过且“行不通”的路子
- 拒绝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追求协同效应的陷阱
- 尝试充当未来世界终极规划者的陷阱
- 外聘职业顾问能够协助我们成功转型
- 收购独角兽企业来实现转型
- 成功的陷阱
第四章 数字化转型的正确姿势
在踏上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之前,犀牛企业应该做出的三个基本的心态改变是
- 不要再执着于规模;
- 知道不存在直通成功的平坦大道,且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坚守初心或因时而动的模式,在必要时,或坚守最初的策略,或积极转型;
- 丢掉视为珍宝的历史经验,寻求新手的领导力。
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策略
- 全面数字化
- 数字化包装
- 数字化增色
路线图
在当今经济中,每个经理都应该是一个产品技术专家,同时也是一个数据科学家。将技术和分析工作委托给专家,以及随之而来的无休止的设计和商业计划的迭代,在快节奏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已经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奢侈。
数据驱动的决策,是推动产品的不断改善、追求最终客户价值的主要驱动力,这就要求所有关键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现代的分析方法,并理解所选择的发展路径具备的执行意义。
用自己的双手,研发必要的技术。只要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系统,就去自主研发,而不是外部采购。无论是来自哪个行业的犀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都要成为一家软件公司。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内容涉嫌侵权,请在本页底部进入<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投诉!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