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当开源AI开始「内卷」:实测DeepSeek V3如何用代码能力炸翻全场

昨夜的Hugging Face仓库里,一个名为DeepSeek-V3-0324的模型悄然上线。没有发布会,没有通稿,甚至国内外的社交平台都静悄悄——这种「偷袭式开源」,却让全球开发者连夜蹲守测试。

↓↓↓↓↓↓

据海外用户实测反馈,V3-0324的突出优势在于其卓越的代码生成能力——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实现全栈开发,仅需简洁的文本指令即可快速构建网站及移动应用程序,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其性能表现已达到当前业界标杆Claude 3.7 Sonnet思维链版本的水平,展现出与顶尖闭源模型相媲美的工程实现能力。

截取一部分国外用户测试体验后的一些评论:

V3在不到60秒的时间内解决了一个密码问题,Sonnet 3.7 却花了将近 5 分钟却未能解开

这就是我不介意中国带头的原因 ,中国有资源,巨人觉醒了,我们将从中获得更好的科学

也有网友推测,此次更新或为DeepSeek V3的持续迭代优化(类似OpenAI的连续增强模式),而非版本号升级的架构革新。

对比分析显示,V3在创意写作场景较R1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低延迟特性支持实时交互式创作,允许用户快速完成多轮内容迭代。虽然存在生成质量的技术局限(如事实性偏差与逻辑连贯性问题),但在人机协同框架下,可通过编辑审核环节有效控制内容风险。

预测一周后,国外论坛炸了:「中国团队开源了一个能吊打Claude 3.7的代码模型,还完全免费?」

(点击跳转):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DeepSeek-V3-0324/tree/main

话不多说 -> 直接上手!

根据已知的硬件条件算力条件,最终确定技术实现路径如下:

1.本地部署可行性排除(公司电脑配置可以不用考虑本地部署了…( ̄_ ̄|||))

硬件限制:RTX 5080显卡的显存容量(12GB)与计算单元(CUDA Core 6144)无法承载V3-0324的百亿级参数模型推理需求 能耗成本:单卡300W的功率消耗远超常规开发环境承载阈值

2.备选方案评估

硅基流动平台:截至部署时点(2024/03/24),该平台尚未完成V3-0324的模型适配 商业化API对比:OpenRouter在模型更新时效性维度表现突出

3.最终技术架构

采用OpenRouter+ChatWise混合云方案:

OpenRouter技术优势:全球首家完成DeepSeek-V3-0324的API标准化接入(响应延迟<800ms)

系统集成方案:通过ChatWise实现多模型负载均衡与安全网关配置

成本优化:相较自建GPU集群方案降低78%的边际计算成本

直接点击链接即可跳转:

OpenRuter:https://openrouter.ai/
Chatwise:https://chatwise.app/

目前为止,加粗样式OpenRouter上的DeeSeek-V3-0324是免费的,可以直接用。
图片[1]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图片[1]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点击 Chat 即可开启聊天

补充:Create API key(用于下面的 ChatWise)

1.点击个人信息

2.选择Keys

3.点击Create Key

ChatWise页面:

为什么选择用 ChatWise 作为一个更快捷的AI聊天助手,要知道ChatWise可是被网友号称第二快的AI聊天机器人,非常轻量,响应速度快,配置也十分便捷。

在左下角找到设置,在提供商中选择 OpenRouter,填写在 OpenRouter加粗样式 中 create 的 API key
图片[2]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图片[3]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它有一个功能,建议白嫖玩家还是不要点击下面的 Artifacts,因为它想让你Pay to upgrade

氪金玩家可以拥有生成即预览的高级体验 对我这种资深白嫖玩家来说 我指定是手动运行的kkkk>>>

这里我在 ChatWise 中使用,最新的V3-0324生成了一个iphone的主界面,虽然真的不是很像 ,但是还说的过去,是我会喜欢的简洁界面

ChatWise-Prompt:【帮我实现一个iphone的主界面样式 】

生成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ChatWise.html,(6KB)

图片[4]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88

仅凭首个生成界面,便足以窥见新V3相较于原版V3的显著进步。模型服务市场的技术迭代速度已步入“小时级”的激烈竞争阶段,头部平台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军备竞赛”,正显著推动行业服务标准的快速提升。

一、代码界的「六边形战士」:从网页到模拟弹跳球**

一个春天的无聊早上,我对着OpenRouter的界面输入第一个Prompt

「使用HTML/CSS/JS写一个春天温暖风格的登录页,所有代码放在单个文件」

按下回车时,我甚至做好长时间调试的准备——毕竟此前体验某头部闭源模型时,光是让登录按钮居中就迭代了8次。

(๑•̀ㅂ•́)و✧但DeepSeek V3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0.5秒后,一个精美的前端页面跃然眼前。淡雅的米色背景上,粉色、蓝色、黄色的花朵和气泡元素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清新、梦幻的氛围。登录框采用简约的白色背景,柔和的粉色和蓝色渐变色块巧妙搭配,让界面既简洁又不失活泼。输入框在鼠标悬停时会触发细腻的交互效果,按钮则采用了时尚的渐变设计,视觉上十分吸睛。代码中对CSS变量的命名也十分讲究,如「spring-element」这样的语义化命名,让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大大提升。

更令人惊喜的是,代码还自动生成了响应式布局的媒体查询,充分考虑到了不同设备的适配性,甚至连移动端的触控体验都优化得恰到好处。

生成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v3%2D0324%2Dtest,(13KB)

V3-0324 生成效果:
图片[5]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89

Claude3.7生成的效果:

生成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claue3.7%2Dtest.html,(11KB)

Claude 3.7 Thinking生成的效果:

生成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claude3.7%2DThinking%2Dtest,(8KB)

对比两个模型以同Prompt生成的页面,可以发现以下设计差距:

对比维度 V3 Claude3.7
背景风格 淡黄色,有粉色、蓝色、黄色的花朵和气泡元素。 淡蓝色,有粉色、蓝色的气泡元素。
登录框设计 白色背景,有粉色和蓝色渐变色块。 白色背景,但有淡红色到白色渐变的按钮。
交互元素 输入框尾标是停时交互效果,按钮渐变设计。 输入框红色边框,按钮淡红色到白色渐变。
功能元素 没有显示额外的功能按钮。 没有显示额外的功能按钮。
整体协调性 整体风格清新、梦幻,元素分布均匀。 整体风格简洁、清新,元素分布较为集中。

至于哪个模型生成的页面更好,这取决于个人具体需求和偏好。

但是不得不说,在审美上如果喜欢清新、梦幻的风格,V3有很大的进步!这一点必须要👍;

生成的前端代码质量和审美,效果甚至可以与Claude3.7 – Thinking媲美。

模型效果处于在Claude 3.5 Sonnet到Claude 3.7 Sonnet之间

然而,这仅仅是开胃菜。

前段时间,AI 社区开始沉迷用 DeepSeek R1 和其他(推理)模型比拼这个任务:

「编写一个 Python 脚本,让一个球在某个形状内弹跳。让该形状缓慢旋转,并确保球停留在形状内。」

为了更好的检验 V3-0324Claude3.7 这两个大模型谁的能力更强,我对 Prompt 做了更改:

碰撞球Prompt:

编写一个 Python 程序,显示一个球在旋转的六边形内弹跳。球应该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并且必须逼真地从旋转的墙壁上弹起:

1. 使用 Pygame 或 Matplotlib 实现可视化:
   - 创建一个窗口,显示旋转的六边形和弹跳的球
   - 背景为黑色,六边形为白色,球为红色

2. 六边形的旋转:
   - 六边形以固定速度绕中心旋转
   - 六边形的大小和位置应适当设置,使球能够在其中弹跳

3. 球的物理特性:
   - 球具有初始位置和速度
   - 球受到重力影响,向下加速
   - 球与六边形墙壁碰撞时,根据碰撞角度和速度进行反弹
   - 碰撞时考虑摩擦力,使球的速度逐渐减小

4. 碰撞检测与响应:
   - 准确检测球与六边形各边的碰撞
   - 根据碰撞点的法线方向计算反弹角度
   - 实现物理上合理的反弹效果

5. 动画与渲染:
   - 实现平滑的动画效果,显示球的运动和六边形的旋转
   - 适当设置帧率,确保动画流畅

6. 代码质量:
   - 代码结构清晰,变量命名合理
   - 对关键算法和物理公式添加注释
   - 确保程序运行稳定,无明显错误

请完成上述 Python 程序的编写,并在代码中体现上述要求。

弹跳球游戏Prompt:

创建一个简洁风格的"弹球大师"游戏,包含自动演示AI功能,使用纯HTML/CSS/JavaScript实现为单文件:
游戏视觉与核心玩法:
- 采用简洁的黑白配色,红色小球
- 游戏区域使用固定比例(类似400×400像素),无多余装饰
- 所有元素通过Canvas绘制
- 基础玩法:玩家控制挡板反弹球体,击碎屏幕上方的砖块
物理系统实现:
- 精确的球体物理:
  • 基于角度和速度的真实反弹模型
  • 挡板碰撞位置影响反弹角度(边缘产生更大角度)
  • 碰撞时有适当的速度变化和加速效果
- 多样化的砖块与碰撞:
  • 精确判断球体撞击砖块的哪一面并给予相应反弹
  • 不同类型砖块:普通砖块、坚固砖块(需多次撞击)
  • 球与环境边界的碰撞检测和反应
AI自动演示系统:
- 设计一个智能AI玩家,能够自动控制挡板:
  • 实现预测算法,计算球的落点并移动挡板接球
  • AI决策系统:根据当前球速和方向做出最佳挡板位置选择
  • 添加适度的"人类化"反应:偶尔犯错、有反应延迟、预判不完美
- AI模式交互:
  • 游戏启动时先进入AI自动演示模式,展示游戏玩法
  • 提供明显的按钮切换AI和人类玩家模式
  • AI模式下显示实时决策过程,如预测轨迹线或目标位置标记
游戏内容与机制:
- 砖块系统:
  • 多种类型砖块,颜色区分不同属性和分值
  • 关卡设计:至少3个不同布局的关卡,难度递增
- 道具系统:
  • 实现4-5种不同效果的道具(多球、扩展挡板、减速、穿透等)
  • 道具从被击碎的特殊砖块掉落,需要挡板接触触发
- 游戏状态:
  • 玩家有3条生命,球落下底部损失生命
  • 分数系统:不同砖块给予不同分数,连击有额外奖励
  • 关卡进度:清空当前关卡可破坏砖块后进入下一关
UI与控制:
- 游戏界面:
  • 显示当前分数、剩余生命和关卡信息
  • 设计开始画面、关卡过渡和游戏结束界面
- 控制方式:
  • 键盘控制:方向键移动挡板,空格发球
  • 鼠标/触摸支持:拖动或点击控制挡板
  • 明确的AI/人类模式切换按钮
音效和视觉反馈协同:
- 确保音效与视觉事件精确同步
- 重要事件(如获得道具、失去生命)同时提供视觉和听觉反馈
- 游戏状态变化(如关卡切换)有相应的音效过渡
代码质量与文档:
- 代码组织良好,使用模块化结构
- 物理系统和AI决策算法需有清晰说明
- 优化性能,确保游戏和音效播放流畅

这种模拟弹跳球的测试是一个经典的编程挑战。它相当于一个碰撞检测算法,需要模型去识别两个物体(例如一个球和一个形状的侧面)何时发生碰撞。编写不当的算法会出现明显的物理错误。

DeepSeek R1 席卷国内外热搜,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美国云计算平台争先恐后引进 R1 的同时,R1 也在这个任务中完成了对 OpenAI o1 pro 的碾压。

当我复刻网友对大模型的「地狱级」测试—要求生成包含物理引擎、AI自动演示、8位元音效的碰撞球游戏时,V3交出了一份700多行的单文件HTML,真的让我非常的震惊。

弹跳球游戏:

生成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E5%BC%B9%E8%B7%B3%E7%90%83%2Dv3,(24KB)
图片[6]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emmm 其实这里第一次 V3-0324理解错了(😅结果是我Prompt没写对),它生成了一个弹跳球的游戏…但是!但但但是!效果真的很炸裂,直接看下面的视频👇
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92

游戏启动时首先显示开始画面,可以选择观看AI演示或自己玩。AI模式下会显示预测线,帮助理解AI的决策过程。

在进行碰撞球对比实验前,让我们打开 Python 在终端输入该指令:【pip install pygame】

Successfully 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两大模型的实验比对了,让我们开始叭!

【声明:所有代码附件均为一次对话,未再进行二次对话】

V3-碰撞球模拟:

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E7%A2%B0%E6%92%9E%E7%90%83%2Dv3,(4KB)

图片[7]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94

Claude3.7-碰撞球模拟:

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94

注意看,Claude3.7生成的弹跳球在32秒的时候从角里突然的掉了下去,这无疑是代码里的bug!
太令人惊叹了!在曾经让众多模型都望而却步的问题上,V3-0324居然能够战胜强大的Claude 3.7,这无疑是国产模型的一次重大胜利!
💥让我们一起为它喝彩!!!

对比测试结论:

现在,来对比一下两者生成的代码,看看究竟 Claude3.7 生成的代码中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直接将代码丢给 DeepSeek-R1,让它帮我们做出判断:

Prompt:

下面我会分别给你两份代码 请你对两份代码进行详细检查并找到第二份代码出现的问题:
第一份代码:
第二份代码:

DeepSeek-R1给出的回答:

于是我进行更正,代码终于正确,果然 Claude 3.7 还得霸总 Dp 来治kkkk。

Claude 3.7生成的版本确实更精致,但需要1.2分钟且消耗**$3.2 /(ㄒoㄒ)/~~;**

而V3仅用47秒完成任务,关键是——Free!

注:上述测试中的 Claude 3.7 测试代码均使用公司的 CDDEMAKER 生成>>>

二、技术「冷兵器」与「热战」:MoE模型的黑科技

为什么这个 6710亿 参数的庞然大物能如此敏捷?

答案藏在它的「混合专家」(MoE)架构里(官方图↓)。

传统 MoE 模型常因专家负载不均引发「路由崩溃」,就像早高峰所有车辆突然涌向同一座桥。

DeepSeek的工程师们祭出一招「动态偏差调节」:

加粗样式智能分流: 每个专家配备「交通信号灯」,实时监测负载情况自动调整优先级

通信优化:限制跨节点数据传输,比传统方案减少37%的通信开销

零辅助损失:摆脱了常规模型「为平衡而平衡」的枷锁,直接让模型在训练中自进化

这种设计让 V3在保持 Claude 3.7 级别代码质量的同时,推理速度提升4倍。

值得注意的是,V3 模型进行了大胆创新,提出了一种“辅助损失免费”的负载均衡策略,并引入了“偏差项”。

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每个专家都被赋予了一个偏差项,它会被添加到相应的亲和力分数上,以此来决定 top-K 路由。模型会持续监测每一批训练数据中专家的负载情况。

如果某个专家负载过重,就像一座桥梁承受了过多的车辆,此时就减小其偏差项;反之,如果负载过轻,就增加偏差项。

通过这种动态调整,V3 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有效平衡专家负载,而且相比那些仅依靠纯辅助损失来平衡负载的模型,它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V3 还采用了节点受限的路由机制,以限制通信成本。

在大规模分布式训练中,跨节点的通信开销是一个重要的性能瓶颈。

通过确保每个输入最多只能被发送到预设数量的节点上,V3 能够显著减少跨节点通信的流量,从而提高训练效率。这种路由机制不仅减少了通信开销,还使得模型能够在保持高效的计算 – 通信重叠的同时,扩展到更多的节点和专家。

用网友的话说:「它像开了写轮眼的程序员,看一遍需求就能双手离开键盘。

喜报:

💥目前,国外开源评测平台 kcores-llm-arenahttps://github.com/KCORES/kcores-llmarena/blob/main/scripts/llm_benchmark_results_normalized.png 对 V3-0324 最新测试数据显示,其代码能力达到了328.3分,超过了普通版的Claude 3.7 Sonnet(322.3),可以比肩334.8分的思维链版本。**

三、整活章节:审美觉醒与「打工人狂奔时钟」AI的抽象艺术

说实话,在游戏效果上,肯定是跟 Claude 3.7So-Th 有一些差距的,这个需要承认。

包括在游戏UI的美观上,AI模式还有BUG处理上等等。

但是它完成了,是一个游戏,是一个能玩的,而且还不错的游戏。

在这一点上,就已经很酷了。

而且游戏,毕竟是非常难设计的实践了,再看看其他的实测。

比如我要做一个整活网页,以打工人狂奔上班为灵感的打工人狂奔时钟。如果说代码能力是理性巅峰,那么V3的「审美觉醒」则让人忍俊不禁。

Prompt 「设计一个体现打工人狂奔精神的时钟」

它给出了这样的杰作:

生成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V3%2D%E6%8A%BD%E8%B1%A1%E5%AE%A1%E7%BE%8E,(11KB)
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95

画面中,西装革履的卡通打工人随着秒针交替狂奔,秒钟每增加一秒还会弹出「福报+1」的弹窗。

🤧打工人经典语录:

“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加班使我快乐!”, “工作使我充实!”, “996是福报!”, “我爱工作,工作爱我!”, “下班?不存在的!”, “KPI就是我的生命线!”, “摸鱼五分钟,加班两小时!”, “工资到账,继续搬砖!”, “打工人的一天从咖啡开始!”, “福报满满,感恩公司!”, “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也是被V3刺中了呜呜呜呜呜…

尽管美术风格堪比小学生手绘,但那种荒诞的幽默感,竟意外契合命题——果然,AI抽象起来,人类都得靠边站。

如果你最近在备考雅思,我想,不妨直接让V3帮你生成一个有趣好玩的雅思备考HTML页面:

Prompt:【帮我设计一个有趣好玩的雅思备考打卡HTML界面】

图片[8]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图片[9] - DeepSeek 低调开源新版V3-实测上手体验 - 宋马

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E9%9B%85%E6%80%9D%E5%A4%87%E8%80%83%E6%89%93%E5%8D%A1.html,(18KB)

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96

不仅做到了有趣简洁的打卡界面,按天更新的学习语录,甚至还有进度实时效果。

长篇大论写了一堆,同学们一定很好奇,V3-0324 的审美到底和 V3 的审美差别在哪里,现在我们分别用原 V3 跟进化版的V3来做一个简单的审美测试:

Prompt:【写一个精美的网页落地页,内容是 iphone 17手机发布】

未进化版V3:

109行代码
进化版V3:

595行代码

代码附件:https://km.netease.com/v4/editor/blog/edit?id=241222#:~:text=V3%2D0324%2Diphone,(18KB)

https://km.netease.com/api/km/material/doc/download?fileId=110397

这差距,肉眼可见,毫不夸张地说,论及直观的对比手段,视觉效果无疑是最具冲击力的。

不过当任务切换到正经的商业场景时,V3-0324立刻「切换人格」。用Tailwind CSS+Preline UI搭建的可视化报表页,竟然做出了Linear App级别的极简美学。

对比半年前它生成的「五彩斑斓黑」企业官网,堪称从杀马特到乔布斯的蜕变。

前段时间,一份热门的文件转可视化网页教程在圈内广为流传,许多人跃跃欲试,却因受限于 Claude3.7 的使用门槛,难以顺利操作,只能望而却步。

如今,DeepSeek 新版 v3 的问世,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与原教程效果的无缝对接。

操作过程变得极为简便:

-> 动手去实践一下叭课后作业 ~ ->

只需将 PDF 文件上传至 ChatWise 平台,选择 DeepSeek-V3-0324 模型,并结合附赠的专属 Prompt,即可轻松达成所愿。

你就能得到一个,超酷超级好看的吃瓜时间线的可视化网页

注:附赠一个整理吃瓜文件的 Prompt 给大家

我会给你一个文件,分析内容,并将其转化为美观漂亮的中文可视化网页:
## 内容要求
- 所有页面内容必须为简体中文
- 保持原文件的核心信息,但以更易读、可视化的方式呈现
- 在页面底部添加作者信息区域,包含:    
- 作者姓名: []    
- 社交媒体链接: 至少包含Twitter/X:    
- 版权信息和年份

## 设计风格
- 整体风格参考Linear App的简约现代设计
- 使用清晰的视觉层次结构,突出重要内容- 配色方案应专业、和谐,适合长时间阅读

## 技术规范
- 使用HTML5、TailwindCSS 3.0+(通过CDN引入)和必要的JavaScript
- **使用CDN引入Preline UI组件库,按需使用其组件增强界面效果**
- **根据提供的JSON文件内容(颜色、字体等)配置TailwindCSS的样式Token,确保设计一致性**
- 实现完整的深色/浅色模式切换功能,默认跟随系统设置- 代码结构清晰,包含适当注释,便于理解和维护

## 响应式设计
- 页面必须在所有设备上(手机、平板、桌面)完美展示
- 针对不同屏幕尺寸优化布局和字体大小
- 确保移动端有良好的触控体验

## 媒体资源
- 使用文档中的Markdown图片链接(如果有的话)
- 使用文档中的视频嵌入代码(如果有的话)

## 图标与视觉元素
- 使用专业图标库如Font Awesome或Material Icons(通过CDN引入)
- 根据内容主题选择合适的插图或图表展示数据- 避免使用emoji作为主要图标

## 交互体验
- 添加适当的微交互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 按钮悬停时有轻微放大和颜色变化    
- 卡片元素悬停时有精致的阴影和边框效果    
- 页面滚动时有平滑过渡效果    
- 内容区块加载时有优雅的淡入动画

## 性能优化
- 确保页面加载速度快,避免不必要的大型资源
- 图片使用现代格式(WebP)并进行适当压缩
- 实现懒加载技术用于长页面内容

## 输出要求
- 提供完整可运行的单一HTML文件,包含所有必要的CSS和JavaScript
- 确保代码符合W3C标准,无错误警告
- 页面在不同浏览器中保持一致的外观和功能请根据上传文件的内容类型(文档、数据、图片等),创建最适合展示该内容的可视化网页。在配置TailwindCSS时,请使用提供的JSON文件中的颜色、字体等配置项来自定义样式Token。

四、开源「掀桌」与 全民普惠革命

对比一下 Claude3.7 和 DeepSeek v3 的价格(deepseek-chat 就是 DeepSeek v3)

相较于 Claude 3.7,DeepSeek v3 的输入速度提升了 10 倍以上,输出速度更是达到惊人的 13.5 倍(标准时段)和 27 倍(优惠时段)。

而且,这仅仅是官方 API 的表现。要知道,DeepSeek v3 是开源的,企业如果有足够的算力,完全可以自行部署,无需受制于人。

还有许多三方平台已经部署好了这个模型,并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我们为何还要冒着被封号的风险,花费高昂的费用去使用 Claude 3.7 呢?

当所有三方模型再次批量接入 DeepSeek 新 v3 时,AI 编程的普惠性将得到极大提升,人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过,真正让开发者沸腾的,是DeepSeek掀开的「普惠战争」。

当闭源模型还在以每千token 0.15美元的价格收割用户时,V3直接放出「王炸组合」:

Here’s the table in Markdown format:

指标 Claude 3.7 Sonnet DeepSeek V3-0324
单次生成成本 $3.2 免费(开源)
推理速度 5分钟 47秒
上下文窗口 200K 128K
隐藏技能 需VPN 国产模型无门槛访问

更狠的是,官方API定价仅为Claude的1/10,深夜时段甚至提供「修仙优惠」。

难怪有国内网友调侃:「OpenAI用GPT-4收苹果税,DeepSeek直接搞起拼多多模式。

五、未来已来:当每个人都能召唤「代码之神」

如今,一个开源模型就能把编程门槛轰成齑粉。

虽然 新V3 仍有局限(比如复杂业务逻辑需要人工修正),但当它把 Claude 3.7 拉下神坛的那一刻,AI普惠的钟声已然敲响。

最后,或许这就是开源时代最浪漫的寓言:技术终将褪去神性,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火种。

附录:

DeepSeek V3体验地址:Hugging Face-Hugging Face仓库

免费API入口:OpenRouter-OpenRouter

可视化调试工具:ChatWis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