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民俗文化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从古老的秦腔戏曲到精美的剪纸艺术,从热闹的社火表演到独特的饮食文化,每一项民俗文化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然而,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面临着传承和推广的挑战。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实地展览、口头传承等,存在着局限性,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民俗文化了解和体验的需求。因此,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陕西民俗网,对于传承和弘扬陕西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基于 Spring Boot 框架开发一个功能完善、用户体验良好的中国陕西民俗网,实现对陕西民俗文化的全面展示和有效传播。通过该网站,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了解陕西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承现状等,从而增强对陕西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网站还将提供互动交流功能,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验,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该网站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文化传承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陕西民俗文化进行整理和展示,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在旅游发展方面,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陕西旅游,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同时也能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陕西的文化特色,提升旅游体验。在文化交流方面,网站打破了地域限制,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了解陕西民俗文化的平台,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网站。例如,日本的 “日本民俗文化网”,全面介绍了日本各地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民俗文化,并且提供了在线交流和学习的功能,深受用户喜爱。韩国的 “韩国民俗村官网”,不仅展示了韩国传统的建筑、服饰、手工艺等民俗文化,还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让用户亲身体验韩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国内,也有不少类似的民俗文化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涵盖了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陕西的秦腔、剪纸等,为陕西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平台。“陕西文化网”,对陕西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进行了介绍,但在民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展示上还有待加强。
然而,现有的民俗文化网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陈旧,无法满足用户对最新民俗文化动态的需求;一些网站的界面设计不够友好,用户体验较差,影响了用户的访问和使用;还有些网站缺乏互动性,用户只能被动地浏览信息,无法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交流和讨论中。这些问题为本研究提供了改进和创新的方向。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和趋势,以及 Spring Boot 框架在网站开发中的应用,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需求分析法,通过与民俗文化专家、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陕西民俗网的功能需求和期望,确保网站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民俗文化网站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本网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深入调研,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为网站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基于 Spring Boot 框架进行网站的后端开发,实现用户管理、内容管理、数据存储等功能。然后,利用 Vue 等前端技术进行网站的界面设计和开发,打造一个美观、易用的用户界面。最后,对网站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网站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使其能够高效地展示陕西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论文结构上,后续章节将详细阐述开发环境与技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以及系统测试等内容。
二、相关技术介绍
2.1 Spring Boot 框架
Spring Boot 是一个基于 Java 的开源框架,旨在简化新 Spring 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 。它通过提供自动配置和起步依赖等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减少了开发人员在配置上花费的时间,让开发者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业务逻辑的实现上。
Spring Boot 具有诸多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在自动配置方面,基于约定大于配置的原则,Spring Boot 能够根据项目中的类路径信息自动装配 Beans,通过 @SpringBootApplication 注解,可自动扫描项目路径下的组件,并配置到 Spring 的上下文中,大大简化了配置过程。比如在配置数据源时,添加 spring-boot-starter-jdbc 依赖后,框架会自动配置一个数据源,并根据 classpath 中的数据库驱动自动选择相应的驱动 。若想使用其他数据源,如 HikariCP 连接池,只需添加对应依赖,并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相关属性即可。
起步依赖也是 Spring Boot 的一大亮点,它提供了大量的起步依赖,方便开发者快速引入常用的库和框架。以 Spring MVC Starter 为例,若要在应用中使用 Spring MVC 处理 Web 请求,仅需添加 spring-boot-starter-web 依赖,该依赖会自动配置 Spring MVC,并包含 Jackson、Tomcat 等所有必需的依赖项。同理,JPA Starter 用于基于 JPA 访问数据库,Thymeleaf Starter 用于使用 Thymeleaf 渲染 HTML 模板,开发者无需逐个添加依赖,避免了手动添加依赖的繁琐过程,降低了引入依赖的复杂度。
在网站开发中,Spring Boot 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提供了统一的配置管理,使用 application.properties 或 application.yml 文件进行集中配置管理,支持多种环境,使得配置的管理和切换更加便捷,尤其适合多环境开发。同时,Spring Boot 应用可以内嵌 Tomcat、Jetty 等 Web 服务器,无需单独部署,开发者可将应用直接打包成 JAR 文件,通过执行 java -jar 命令启动应用,省去了繁琐的部署过程。此外,Spring Boot 在数据持久化、安全性、RESTful 接口开发等方面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能够帮助开发者高效地构建出稳定、安全、可扩展的 Web 应用程序,满足中国陕西民俗网在功能实现和性能优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2.2 其他相关技术
在前端开发方面,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构建网页的基础,如同搭建房屋的蓝图,定义了网页的结构和内容,包括标题、段落、链接、图片等各种元素。通过不同的标签和属性,能创建出清晰、易于理解的网页结构,例如使用<header>、<main>、<section>、<footer>等标签来组织页面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还能让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和索引网页。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负责为网页添加样式,控制 HTML 元素的显示方式,决定了网页的外观呈现,包括字体、颜色、间距、布局等,通过设置各种属性,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让网页更加美观、吸引人。比如设置整个页面的背景色、字体和颜色,为不同区域添加特殊样式以突出显示内容 ,这种分层式的样式设计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样式规则。
JavaScript 是一种脚本语言,为网页赋予了动态交互能力,是实现网页各种操作和交互动作的关键。它允许在网页加载后继续修改 DOM(文档对象模型),实现诸如表单验证、菜单切换、图片轮播、用户输入响应、与服务器通信等动态效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使用 JavaScript 动态创建按钮并添加到页面,当用户点击按钮时执行相应操作,还能通过 DOM API 读取、修改、添加或删除页面上的任何元素。
在数据存储方面,选用 MySQL 数据库。MySQL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开源、跨平台、多线程、多用户支持等优势。它使用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数据管理,适合需要复杂查询和事务处理的应用。MySQL 拥有丰富的存储引擎选择,如 InnoDB 和 MyISAM 等,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安全性和备份恢复功能,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库操作,满足中国陕西民俗网对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需求,确保网站数据的稳定存储和高效访问。
三、系统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方面,本系统采用 Spring Boot 框架进行后端开发,Spring Boot 具有强大的自动配置功能和丰富的起步依赖,能够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同时,结合 HTML、CSS、JavaScript 进行前端页面设计,这些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有大量的开源框架和工具可供使用,开发者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快速搭建出功能完善的网站。在数据存储方面,MySQL 作为一款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能够稳定地存储和管理网站的数据,其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性能可以满足网站的数据处理需求。开发团队成员对这些技术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完全有能力运用这些技术完成网站的开发。
经济可行性上,本项目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资源进行开发,无需大量的硬件设备投入。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大多为开源技术,无需支付额外的软件授权费用。人力成本方面,主要是开发团队成员的时间投入,在合理的时间安排下,不会产生过高的人力成本。从长远来看,网站建成后,通过吸引用户访问和商业合作等方式,有望为当地的民俗文化产业带来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操作可行性角度,网站的设计遵循简洁、易用的原则,用户界面友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需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即可轻松浏览网站内容,参与互动交流。管理员在后台进行内容管理和系统维护时,操作流程也经过精心设计,简单易懂,通过系统提供的操作指南和培训,管理员能够快速上手,熟练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3.2 功能需求分析
通过对陕西民俗文化爱好者、旅游从业者、相关研究人员等不同用户群体的调研,明确了中国陕西民俗网的主要功能需求。
在民俗文化展示方面,网站需要全面展示陕西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设置传统节日板块,详细介绍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陕西的独特庆祝方式、习俗活动和历史渊源,让用户深入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民间艺术板块展示剪纸、皮影、面花、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通过高清图片、视频和文字说明,展示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艺术特色和传承情况,让用户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在民俗活动板块,对社火、锣鼓、庙会等民俗活动进行介绍,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流程和参与方式,方便用户参与体验。
用户互动功能对于网站的活力和发展至关重要。设置评论区,用户可以在浏览民俗文化内容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和疑问,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分享功能必不可少,用户能够将感兴趣的民俗文化内容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建立用户社区,用户可以在社区中发布自己与陕西民俗文化的故事、照片、视频等,增进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和文化交流。
后台管理功能是保障网站正常运行和内容更新的关键。管理员管理模块实现对管理员账号的添加、删除、权限设置等操作,确保系统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内容管理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对民俗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信息,包括查看用户注册信息、登录记录,对违规用户进行封禁等操作,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性能方面,网站需要具备良好的响应速度和高并发处理能力。确保在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时,页面加载时间不超过 3 秒,保证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避免长时间等待导致用户流失。系统应能够支持至少 1000 个并发用户访问,通过优化服务器配置、采用缓存技术、数据库索引优化等方式,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流畅的访问体验。
安全性是网站运营的重要保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 SSL/TLS 加密协议,防止数据被窃取和篡改,确保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安全。用户认证和授权方面,使用安全可靠的密码加密算法,如 BCrypt,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防止密码泄露。同时,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根据用户角色分配不同的权限,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功能和数据。防止 SQL 注入、XSS 攻击等常见的网络攻击,通过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过滤和验证,使用参数化查询等方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可扩展性对于网站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陕西民俗文化的不断挖掘和整理,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站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在架构设计上,采用分层架构和微服务架构,将不同的业务功能模块进行分离,便于独立扩展和维护。数据库设计方面,预留足够的字段和表结构扩展空间,以适应未来数据量的增长和业务需求的变化。技术选型上,选择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技术和框架,方便在未来引入新的功能和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升网站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四、系统设计
4.1 总体架构设计
中国陕西民俗网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该架构中,前端主要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展示页面内容,接收用户输入;后端则专注于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存储,通过 API 接口向前端提供数据支持。
前端部分基于 Vue.js 框架进行开发。Vue.js 采用组件化开发模式,将页面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 HTML 模板、CSS 样式和 JavaScript 逻辑,使得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大大提高。例如,在网站的首页中,将轮播图、民俗分类导航、热门民俗推荐等部分分别封装成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同时,Vue.js 利用虚拟 DOM 技术,在数据发生变化时,能够高效地更新实际 DOM,减少不必要的 DOM 操作,从而提高页面的渲染性能。在用户浏览民俗文化展示页面时,当用户切换不同的民俗分类,Vue.js 能够快速响应,通过虚拟 DOM 的 diff 算法,只更新变化的部分,而不是重新渲染整个页面,提升用户体验。此外,Vue.js 还支持使用各种插件和库,如 Element – UI,它提供了丰富的 UI 组件,如按钮、表格、表单等,方便快速构建美观且交互性强的用户界面。
后端基于 Spring Boot 框架构建,采用分层架构,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表现层使用 Spring MVC 来处理 HTTP 请求,接收前端发送的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前端。例如,当用户在前端点击某个民俗文化详情页面的请求时,表现层接收到该请求,将请求参数传递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如用户认证、数据查询、数据处理等。以用户注册为例,业务逻辑层会对接收到的用户注册信息进行验证,检查用户名是否已存在、密码是否符合强度要求等,然后调用数据访问层将用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访问层使用 MyBatis – Plus 来操作数据库,它是基于 MyBatis 框架的增强工具,提供了丰富的 API 和注解,能够大大减少手写 SQL 的工作量。在查询民俗文化数据时,通过 MyBatis – Plus 的注解和方法,能够快速地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返回给业务逻辑层。同时,Spring Boot 还内置了 Tomcat 服务器,使得应用可以直接打包成 JAR 文件并运行,简化了部署过程。
数据库选用 MySQL,用于存储网站的各类数据,包括用户信息、民俗文化资料、评论信息等。前端通过 HTTP 请求与后端的 API 进行通信,将用户的操作请求发送到后端,后端处理请求后,从数据库中读取或存储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前端,从而实现前后端的数据交互。这种总体架构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优势,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中国陕西民俗网的业务需求。
4.2 功能模块设计
民俗文化展示模块是网站的核心模块之一,旨在全面、生动地展示陕西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传统节日子模块中,详细介绍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陕西的独特庆祝方式。春节期间,陕西有贴春联、挂灯笼、舞龙舞狮、逛庙会等习俗,网站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深入介绍这些习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具体的活动流程。对于元宵节的社火表演,不仅展示社火的各种形式,如芯子社火、马社火、背社火等,还介绍社火表演的准备过程、角色设定以及在当地的文化意义。
民间艺术子模块聚焦剪纸、皮影、面花、刺绣等民间艺术。以剪纸为例,展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包括陕北剪纸的粗犷豪放、关中剪纸的细腻圆润等,同时介绍剪纸的制作工具、材料以及详细的制作步骤,如如何设计图案、如何裁剪纸张等,让用户能够深入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对于皮影,展示精美的皮影道具,介绍皮影的制作工艺,如选皮、制皮、画稿、雕刻、上色、装订等环节,以及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剧目。
民俗活动子模块对社火、锣鼓、庙会等民俗活动进行详细介绍。提供社火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队伍等信息,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社火表演的热闹场景,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对于锣鼓表演,介绍不同地区的锣鼓风格,如安塞腰鼓的激昂澎湃、韩城行鼓的气势磅礴等,以及锣鼓表演的乐器种类、演奏技巧和常见的鼓点节奏。庙会部分,介绍陕西各地著名庙会的特色,如西安都城隍庙庙会的传统祭祀活动、华山庙会的朝山祈福习俗等,以及庙会的举办时间、活动内容和周边的民俗文化。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处理用户相关的业务。用户注册登录子模块,支持用户通过手机号码、邮箱等方式进行注册,在注册过程中,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严格验证,确保用户名的唯一性,密码符合强度要求,如长度至少 8 位,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等。登录时,采用安全的加密算法对用户密码进行验证,防止密码泄露。同时,支持第三方账号登录,如微信、QQ 等,方便用户快速登录。
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用户可以修改个人资料,如头像、昵称、性别、出生日期、个人简介等。在修改头像时,支持用户上传本地图片,并对图片进行裁剪和压缩处理,以适应网站的展示需求。还提供密码修改功能,用户可以设置新的密码,系统会对新密码进行强度检测和加密存储。
用户收藏与历史记录子模块,用户可以收藏感兴趣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民俗介绍、民间艺术作品、民俗活动等,方便用户随时查看。系统记录用户的浏览历史,用户可以快速回顾之前浏览过的内容,提高用户体验。同时,提供收藏和历史记录的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对收藏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删除不需要的历史记录。
后台管理模块是保障网站正常运行和内容更新的关键。管理员管理子模块,实现对管理员账号的添加、删除、权限设置等操作。在添加管理员时,需要填写管理员的基本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并为管理员分配相应的角色和权限,如超级管理员拥有所有权限,普通管理员只能进行部分内容的管理。定期对管理员账号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账号被盗用。
内容管理子模块,管理员可以对民俗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在添加民俗文化内容时,需要填写详细的信息,如民俗名称、所属类别、内容介绍、相关图片和视频等。对于修改和删除操作,管理员需要谨慎确认,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用户提交的内容进行审核,如用户上传的民俗故事、照片等,只有审核通过的内容才能在网站上展示。
数据统计分析子模块,对网站的访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访问量、用户活跃度、热门民俗内容等。通过分析访问量,可以了解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为网站的推广和优化提供依据。分析用户活跃度,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如用户的登录频率、浏览时间、参与互动的情况等,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通过分析热门民俗内容,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为网站的内容推荐和更新提供参考。
4.3 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确定了网站涉及的主要实体有用户、民俗文化、评论、收藏、管理员等。用户实体具有用户名、密码、真实姓名、手机号码、邮箱等属性,用于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民俗文化实体包含民俗名称、民俗类别、详细介绍、图片、视频等属性,全面描述陕西的各类民俗文化。评论实体与用户和民俗文化相关联,具有评论内容、评论时间、评论者等属性,记录用户对民俗文化的评论信息。收藏实体关联用户和民俗文化,用于存储用户收藏的民俗文化记录。管理员实体具有用户名、密码、权限等属性,管理网站的后台操作。
这些实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用户与民俗文化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浏览和收藏多个民俗文化内容,一个民俗文化也可以被多个用户浏览和收藏。用户与评论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发表多条评论,而一条评论只能对应一个用户。民俗文化与评论也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民俗文化可以有多个用户发表评论。用户与收藏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收藏记录。管理员与其他实体之间主要是管理关系,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信息、民俗文化内容、评论等进行管理操作。根据这些分析,绘制出 E – R 图,清晰地展示实体和关系,为后续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根据 E – R 图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用户表(user),包含字段:用户 ID(user_id,主键,自增长)、用户名(username,唯一,非空)、密码(password,加密存储,非空)、真实姓名(real_name)、手机号码(phone_number)、邮箱(email)等。民俗文化表(folk_culture),字段有:民俗文化 ID(folk_culture_id,主键,自增长)、民俗名称(folk_name,非空)、民俗类别(folk_type,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详细介绍(description)、图片路径(image_path)、视频路径(video_path)等。评论表(comment),包括评论 ID(comment_id,主键,自增长)、评论内容(comment_content,非空)、评论时间(comment_time,默认当前时间)、用户 ID(user_id,外键,关联 user 表的 user_id)、民俗文化 ID(folk_culture_id,外键,关联 folk_culture 表的 folk_culture_id)。收藏表(collection),字段为:收藏 ID(collection_id,主键,自增长)、用户 ID(user_id,外键,关联 user 表的 user_id)、民俗文化 ID(folk_culture_id,外键,关联 folk_culture 表的 folk_culture_id)。管理员表(admin),包含管理员 ID(admin_id,主键,自增长)、用户名(username,唯一,非空)、密码(password,加密存储,非空)、权限(permission,如超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等)。通过这样的表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网站的数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搭建
搭建基于 Spring Boot 的中国陕西民俗网开发环境,需要依次完成 Java、Maven、开发工具(如 IntelliJ IDEA)的安装与配置。
首先是 Java 的安装。访问 Oracle 官方网站,根据操作系统类型(Windows、macOS 或 Linux)下载对应的 Java JDK 安装包。以 Windows 系统为例,下载完成后,双击安装包,在安装向导中,一般保持默认选项,点击 “下一步” 直至安装结束 。安装完成后,需配置环境变量。在系统属性中找到 “环境变量” 设置,在 “系统变量” 里新建 “JAVA_HOME” 变量,其值为 JDK 的安装路径,如 “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301” 。接着,找到 “Path” 变量并编辑,添加 “% JAVA_HOME%in” 和 “% JAVA_HOME%jrein” 到 “Path” 变量值中,使系统在任何路径下都能找到 Java 命令。完成配置后,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 “java -version”,若显示 Java 版本信息,则说明 Java 安装与配置成功。
Maven 的安装与配置也很关键。从 Maven 官方网站(Download Apache Maven – Maven)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 Maven 安装包,下载后解压到指定目录,如 “D:apache-maven-3.8.6” 。配置环境变量时,在 “系统变量” 中新建 “MAVEN_HOME” 变量,值为 Maven 的解压路径。然后编辑 “Path” 变量,添加 “% MAVEN_HOME%in”。为优化依赖下载速度,可配置阿里云镜像。在 Maven 安装目录的 “conf” 文件夹下找到 “settings.xml” 文件,在 “mirrors” 标签内添加阿里云镜像配置:
<mirror>
<id>aliyunmaven</id>
<mirrorOf>central</mirrorOf>
<name>阿里云公共仓库</name>
<url>https://maven.aliyun.com/repository/central</url>
</mirror>
同时,可在该文件中配置本地仓库路径,在 “settings.xml” 中找到 “localRepository” 标签(若没有则自行添加),修改其值为自定义的本地仓库路径,如 “D:maven
epository” 。配置完成后,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 “mvn -version”,若显示 Maven 版本信息,表明安装与配置成功。
开发工具选用 IntelliJ IDEA。从 JetBrains 官网下载 IDEA 安装包,根据操作系统选择对应版本,如 Windows 系统下载.exe 文件。下载后双击安装包,在安装向导中,可自定义安装路径,建议安装在非系统盘,避免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安装过程中,可根据提示选择是否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关联文件类型等 。安装完成后首次启动 IDEA,可选择导入已有项目或创建新项目。若创建新项目,在新建项目向导中,选择 “Spring Initializr”,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包名,选择 Spring Boot 版本,点击 “下一步”;在依赖选择界面,根据项目需求添加依赖,如 “Spring Web” 用于 Web 开发、“Spring Data JPA” 用于数据库访问、“MySQL Driver” 用于连接 MySQL 数据库等,最后点击 “完成”,IDEA 会自动创建 Spring Boot 项目,并下载相关依赖。
5.2 关键功能模块实现
在用户注册登录功能实现中,前端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注册登录页面。以注册页面为例,HTML 构建表单结构,包含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邮箱等输入框及提交按钮;CSS 负责美化页面样式,使其布局合理、美观;JavaScript 实现前端数据校验,如检查用户名是否为空、密码长度是否符合要求、两次输入密码是否一致等。当用户点击提交按钮时,通过 AJAX 请求将表单数据发送到后端。
后端基于 Spring Boot 开发,使用 Spring MVC 处理 HTTP 请求。在 Controller 层,创建 UserController 类,使用@RestController和@RequestMapping注解定义控制器和请求映射路径。以注册功能为例,添加@PostMapping(“/register”)注解的方法处理注册请求,使用@RequestBody注解接收前端传来的用户注册信息,将其封装为 User 对象。在 Service 层,UserService 接口定义registerUser(User user)方法,在 UserServiceImpl 实现类中实现该方法。首先使用 BCryptPasswordEncoder 对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加密,然后调用 UserMapper 查询数据库中是否已存在该用户名。若用户名不存在,则将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插入数据库,注册成功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Controller 层根据 Service 层返回结果向前端返回相应响应,注册成功返回 “注册成功” 及 HTTP 201 状态码,用户名已存在返回 “用户名已存在” 及 HTTP 400 状态码。登录功能实现类似,在 Service 层根据用户名查询用户信息,使用密码编码器验证输入密码与数据库中存储密码是否匹配,匹配则登录成功。
民俗文化展示功能的实现,前端通过 Vue 组件展示民俗文化内容。在组件模板中,使用 HTML 标签构建页面结构,展示民俗名称、介绍、图片、视频等信息。通过 Vue 的data属性定义数据变量,methods属性定义方法用于获取和更新数据。例如,在展示民间艺术剪纸时,通过created生命周期钩子函数调用后端 API 获取剪纸相关数据,将数据绑定到页面元素进行展示。
后端在 Controller 层创建 FolkCultureController 类,定义@GetMapping(“/folkCulture/{id}”)方法,根据传入的民俗文化 ID 从数据库获取对应民俗文化信息。在 Service 层,FolkCultureService 接口定义getFolkCultureById(Integer id)方法,FolkCultureServiceImpl 实现类通过调用 FolkCultureMapper 从数据库查询数据。FolkCultureMapper 使用 MyBatis – Plus 的注解和方法编写 SQL 语句查询民俗文化表,获取对应记录并返回给 Service 层,Service 层再将数据返回给 Controller 层,Controller 层将数据转换为 JSON 格式返回给前端。
后台管理功能的实现,以内容管理模块为例。前端使用 Element – UI 组件库构建管理界面,如使用表格组件展示民俗文化列表,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点击添加按钮时,弹出表单模态框,输入民俗文化信息,点击保存按钮通过 AJAX 请求将数据发送到后端。
后端 Controller 层的 AdminController 类定义处理内容管理请求的方法,如@PostMapping(“/addFolkCulture”)处理添加民俗文化请求,@PutMapping(“/updateFolkCulture”)处理修改请求,@DeleteMapping(“/deleteFolkCulture/{id}”)处理删除请求。在 Service 层,AdminService 接口定义相应方法,AdminServiceImpl 实现类调用 FolkCultureMapper 执行数据库操作。添加时,将前端传来的民俗文化信息插入数据库;修改时,根据 ID 更新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删除时,根据 ID 删除数据库记录,操作完成后返回相应结果给 Controller 层,Controller 层再返回响应给前端,告知操作是否成功 。
六、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与方法
系统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国陕西民俗网而言,其测试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首先是确保功能的正确性,要严格验证网站的各项功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定义完全一致,像民俗文化展示、用户互动、后台管理等核心功能,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实现,保证用户能够顺利地浏览民俗文化内容、参与互动交流以及管理员能够高效地进行后台管理操作。其次是保障性能的可靠性,通过测试评估网站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指标,确保网站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流畅的使用体验。再者是提升用户体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检查网站的界面设计是否友好、操作流程是否便捷,确保用户能够轻松上手,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提高用户对网站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测试方法的选择上,本系统综合运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方法。黑盒测试主要侧重于对网站功能的测试,将网站视为一个不透明的黑盒子,不考虑其内部实现细节,仅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来检查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验证网站是否能按照预期提供各项服务。例如,在测试民俗文化展示功能时,向系统输入不同的民俗类别请求,检查网站是否能正确展示相应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图片、文字介绍、视频等,而无需了解系统内部是如何查询数据库和组织数据的。白盒测试则主要关注网站内部的代码逻辑和结构,测试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程序的内部实现,通过查看代码、分析程序结构来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的所有逻辑路径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健壮性。比如在测试用户注册登录功能时,不仅要验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能够成功登录,还要检查在用户名已存在、密码错误、密码强度不符合要求等各种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下,系统的处理逻辑是否正确,通过查看代码中的验证逻辑和数据库操作语句来确保功能的完整性。此外,还结合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种测试类型,从多个维度对网站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网站的质量和稳定性。
6.2 测试用例与结果
针对中国陕西民俗网的不同功能模块,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测试用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记录和深入分析。
在民俗文化展示功能测试中,以民间艺术剪纸展示为例设计测试用例。当输入剪纸相关的查询请求时,预期结果是网站能够准确展示剪纸的高清图片、详细的制作步骤文字介绍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全面呈现剪纸艺术的魅力。实际测试结果显示,网站成功展示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图片清晰、文字描述准确、视频播放流畅,满足了用户对剪纸艺术了解的需求。然而,在测试民俗活动信息更新及时性时发现,部分民俗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信息更新存在延迟,导致用户获取到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经过分析,这是由于后台内容管理流程中信息审核环节耗时较长,影响了信息的及时发布。针对此问题,对后台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缩短了信息审核时间,确保民俗活动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更新。
用户互动功能测试方面,以评论功能为例。在评论区输入正常的评论内容并提交,预期结果是评论能够成功显示在对应的民俗文化内容下方,且显示的评论信息完整,包括评论者、评论时间和评论内容。实际测试中,评论提交和显示功能正常。但在测试大量用户同时发表评论的场景时,出现了评论提交失败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是由于数据库并发处理能力不足,在高并发情况下无法及时处理大量的评论插入操作。通过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增加索引、调整事务处理机制,提高了数据库的并发处理能力,解决了评论提交失败的问题。
后台管理功能测试时,对于管理员添加民俗文化内容功能,输入完整准确的民俗文化信息,包括名称、类别、详细介绍、图片和视频等,预期结果是能够成功添加到数据库中,且在前台页面能够正确展示。实际测试结果符合预期。但在测试管理员删除民俗文化内容功能时,发现删除操作后,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文件没有从服务器中彻底删除,占用了服务器存储空间。经过排查,是删除逻辑中文件删除部分的代码存在漏洞。修复代码漏洞后,重新进行测试,删除操作能够彻底删除相关文件,确保了服务器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
通过对这些测试用例的执行和结果分析,全面检验了中国陕西民俗网的各项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网站的质量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七、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本研究成功实现了基于 Spring Boot 的中国陕西民俗网的设计与开发,旨在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承和弘扬陕西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深入调研了陕西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为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来源。
网站在功能设计上,涵盖了民俗文化展示、用户互动和后台管理等多个核心模块。民俗文化展示模块全面展示了陕西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内容,通过生动的图文和视频,让用户能够深入了解陕西民俗文化的魅力。用户互动模块为用户提供了评论、分享和社区交流的平台,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对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后台管理模块则为管理员提供了便捷的内容管理和用户管理功能,确保了网站的正常运行和内容的及时更新。
在技术实现上,采用 Spring Boot 框架搭建后端,利用其强大的自动配置和起步依赖功能,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前端使用 Vue.js 框架,结合 HTML、CSS 和 JavaScript,打造了美观、易用的用户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数据库选用 MySQL,能够高效地存储和管理网站的各类数据。通过严格的系统测试,对网站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全面检验,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确保了网站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民俗文化内容方面,虽然已经涵盖了多个方面,但对于一些小众的民俗文化挖掘还不够深入,内容的丰富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用户互动功能上,目前的互动形式还比较单一,缺乏更具创新性和趣味性的互动方式,难以充分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网站在移动端的适配和优化方面还有待加强,以满足更多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的需求。
展望未来,首先将进一步深入挖掘陕西的民俗文化资源,与更多的民俗文化专家、学者以及民间艺人合作,收集和整理更多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料,丰富网站的内容,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民俗文化解读。在用户互动方面,将引入更多新颖的互动形式,如线上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等,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粘性。加强网站在移动端的优化,确保网站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能够流畅运行,界面显示友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访问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如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的民俗文化推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陕西民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提升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陕西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谢
在完成基于 Spring Boot 的中国陕西民俗网毕业设计及撰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心中满是感激,在此向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从选题初期的迷茫,到资料收集时的毫无头绪,再到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种种难题,每一个关键节点,您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耐心的建议。您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我不断克服困难,追求卓越。在我因遇到技术难题而焦虑时,您总是鼓励我,为我指明方向,让我能够坚持下来。没有您的引导和帮助,我难以顺利完成这一毕业设计和论文,您的教诲我将铭记终生。
我也不会忘记我的同学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共同探讨技术难题,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当我在代码编写中陷入困境时,你们总是热情地提供帮助,为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资料收集阶段,大家也互相分享资源,齐心协力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与你们的交流合作,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温暖。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你们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在我忙碌于毕业设计的日子里,你们给予我理解和关爱,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你们的鼓励和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源泉,让我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
感谢所有在我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这份成果离不开你们的支持与付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