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mín
〈名〉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偏旁组新字:珉 、怋、 岷 、姄 、苠 、罠 、鈱 、鴖、 眠 、抿 、泯。
1、民加上偏旁“扌”组成新字:抿(刷抿)
2、民加上偏旁“王”组成新字:珉(瑜珉)
3、民加上偏旁“氵”组成新字: 泯 (泯没)
4、民加上偏旁“山”组成新字: 岷(岷山)
5、民加上偏旁“目”组成新字: 眠(睡眠)
“民”字旁可以组成的新字有“民、民、斌、信”等,这些字常用来表示与人群、人民相关的意思。
抿、泯、岷、垊、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