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核心协议详解

计算机网络由众多协议构成,它们协同工作确保数据能在全球范围内正确、高效地传输。本章将系统梳理各层核心协议及其作用与机制。

🧱 一、分层模型回顾

层级 名称 常见协议
应用层 HTTP、FTP、DNS 应用程序交互
传输层 TCP、UDP 提供可靠或快速传输
网络层 IP、ICMP、ARP 路由选择与寻址
数据链路层 Ethernet、PPP 帧封装与物理传输

🌐 二、IP 协议(Internet Protocol)

📌 功能:

IP 是无连接、无状态的协议,提供不可靠传输

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不能保证顺序或到达。

📦 关键字段:

源 IP目标 IP

TTL(生存时间):避免数据包无限循环

协议:标识上层协议(如 6 表示 TCP,17 表示 UDP)

📡 三、ICMP 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功能:

网络诊断与错误报告(ping、traceroute 就依赖它)

📋 常见类型:

类型 名称 说明
0 Echo Reply ping 的响应
3 Destination Unreachable 目标不可达
8 Echo Request ping 请求
11 Time Exceeded TTL 超限(用于 traceroute)

🔄 四、ARP 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 功能:

将 IP 地址解析为对应的 MAC 地址(局域网内通信)

🧪 原理:

广播发送 ARP 请求:谁有 IP 为 X.X.X.X?

目标主机响应其 MAC 地址

🧩 命令示例:

arp -a # 查看 ARP 缓存表 

🧰 五、TCP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 特点:

连接导向(需要三次握手)

可靠传输(重传、排序、校验)

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

🧪 三次握手过程:

客户端:发送 SYN(请求连接)

服务端:发送 SYN-ACK(确认并响应)

客户端:发送 ACK(连接建立)

🧯 四次挥手过程:

客户端发送 FIN,请求关闭连接

服务端 ACK 确认

服务端再发送 FIN

客户端最终 ACK


⚡ 六、UDP 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

📌 特点:

无连接、不可靠传输

没有确认、排序、重传机制

适用于音视频、DNS 等场景


🌐 七、HTTP 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 特性:

应用层协议

基于请求-响应模式(Client -> Server)

🧪 请求示例: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example.com

🔄 状态码简表:

状态码 含义
200 OK
301 Moved Permanently
404 Not Found
500 Internal Error

📦 八、DNS 协议(域名系统)

📌 作用:

将域名(如 www.baidu.com)解析为 IP 地址

⏳ 查询类型:

A 记录(IPv4)、AAAA(IPv6)

MX(邮件服务器)、CNAME(别名)

📌 九、FTP、SMTP、POP3 等其他协议概览

协议 功能
FTP 文件上传/下载
SMTP 邮件发送协议
POP3 邮件接收协议
Telnet 远程终端通信

✅ 十、本章小结

网络协议分层设计使得网络更灵活、模块化;

理解 TCP/IP 协议簇是进行网络排障与开发的基础;

多数协议可通过抓包工具(如 Wireshark、tcpdump)深入理解其行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