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
大模型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的包含关系
不一定对
订阅-发布者模型
发布/订阅模式特点:
①解耦: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它们通过中间的消息代理(如消息队列或事件总线)进行通信。这种解耦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以独立地添加或移除发布者和订阅者,而不会影响其他组件。
②异步通信:发布者发布消息后不需要等待响应,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订阅者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处理接收到的消息,不必立即响应。
③一对多通信:一个发布者可以向多个订阅者发送消息。多个发布者也可以向同一个主题发布消息,所有订阅该主题的订阅者都会收到这些消息。
④动态订阅:订阅者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订阅或取消订阅某个主题。这种灵活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⑤广播机制:消息会被广播到所有订阅了该主题的订阅者。每个订阅者都可以独立处理消息,互不影响。
语句测试、分支测试最少用例问题?
if(yournumber == mynumber){ printf(“Good Guess!
”);}
else if(yournumber > mynumber ){ printf(“Too big!
”);}
else{ printf(“Too small!
”);}
分支测试至少需要3个
语句覆盖测试的最少用例数是指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使得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语句覆盖是白盒测试中的一种基本覆盖方法,其目标是确保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都被执行到至少一次。
分支覆盖?
4. socket 编程框架?
5.汇编
选择题
ARP协议的功能是( )。
A、根据IP地址找到MAC地址
B、根据MAC地址找到IP地址
C、传输ICMP消息
D、传输UDP报文段
答案:
A
根据以下分析:
A选项正确:ARP协议的作用是将IPv4地址(32位)解析为MAC地址(48位),以便在局域网中正确传输数据帧。
B选项错误:根据MAC地址找IP地址是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的功能,而非ARP。
C选项错误:传输ICMP消息由ICMP协议实现,与ARP无关。
D选项错误:UDP报文段的传输是传输层协议UDP的职责,不属于ARP协议功能范围。
题目选项完整且包含正确答案,因此选择A。
对信号量S执行V操作后,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当S等于O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
B.
当S小于0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
C.
当S小于等于0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
D.
当S小于O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
答案:
A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荷兰学者Dijkstra提出的信号量(或信号灯)机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工具。对信号量的操作原语有两种,P操作和V操作。P操作和V操作是执行时不被打断的两个操作系统原语,P操作和V操作必须成对使用。在操作系统中,信号量是表示资源的实体,它由两个成员(S,Q)构成,其中S是一个具有非负初值的整型变量,是一个初始状态为空的队列。整型变量S表示系统中某类资源的使用情况,当其值大于0时,表示系统中当前可用资源的数目;当其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系统中因请求该类资源而阻塞等待的进程数目。除信号量的初值外,信号量的值能由P操作和V操作改变。 P(S)的主要功能是:先执行S=S-1;若S≥0则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阻塞该进程,并将它插入到该信号量的等待队列Q中。 V(S)的主要功能是:先执行S=S+1;若S>0则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从该信号量等待队列中移出第一个进程,使其变为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 综上所述,当前的S小于等于0时,会将信号量队列中第一个进程移出,变为就绪状态。当S等于0时,原进程执行完后,移出的进程就会被唤醒。
如果12位D A转换器的满量程为10V,转换精度为±1 2LSB,则转换器的绝对精度为______。
A.1.22mV
B.2.44mV
C.1.25mV
D.2.5mV
【答案】:A
本题考查D/A转换器的基础知识。D/A转换是按照总量程和转换的精度来进行计算的,12位的D/A转换分辨率中每个bit对应的值是10000(mV)/4096=2.44mv。那么如果转换精度为±1/2LSB,则对应的值为2.44mV/2=1.22mV。
DMA结构示意图
CIDR表示子网掩码
在IP地址192.168.0.1/24中,/24表示什么意思:
A. 子网掩码
B. 路由器IP地址
C. 网络ID
D. 主机ID
A
在CIDR表示法中,/24表示网络部分占用了前24位,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选项分析:
A. 正确,/24是子网掩码的简写形式。
B. 错误,路由器IP地址与/24无直接关联。
C. 错误,网络ID通常为整个网络地址(如192.168.0.0),而非/24。
D. 错误,主机ID对应的是IP地址中网络部分后的主机部分(如192.168.0.1中的最后一个字节)。
因此,正确答案为A。
对信号量S执行V操作后,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
A.
当S小于0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
B.
当S小于等于0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
C.
当S小于0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
D.
当S等于0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
答案解析
D
在信号量S上执行P、V操作时,S的值发生变化,当S>0,S=0,S<0时,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P(S)、V(S)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答案解析
答: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S>0时,S表示可使用的资源数;或表示可使用资源的进程数。
S=0时,表示无资源可供使用;或表示不允许进程再进入临界区。
S<0时,|S|表示等待使用资源的进程个数;或表示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个数。
当S>0时,调用P(S)的进程不会等待;调用V(S)后使可用资源数加1或使可用资源的进程数加1。
当S<= 0时,调用P(S)的进程必须等待;调用V(S)后将释放一个等待使用资源者或释放一个等待进入临界区者。
PV操作是对信号量的操作,而信号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只允许PV操作对其操作的整型变量。它们的定义如下,其中S是信号量。
P(S):将S信号量值减1,若结果小于0,则调用P(S)的进程被置成等待状态;否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V(S):将信号量S值加 1,若结果不大干0,则释放一个等待信号量S的进程,使其变为就绪状态。
P操作和V操作可表示成如下两个过程:
Procedure P(Var S:Semaphore);
begin S:=S-1;
if S<0 then W(S)
end;{P}
Procedure V(Var S:Semaphore);
beam S:=S+1
if S<=0 then R(S)
end ;{V}
其中W(S)表示将调用过程的进程置成等待状态;R(S)表示释放一个等待信号量S的进程。信号量的值应在初始化时确定。
圈复杂度(Cyclomatic Complexity)是一种用于衡量代码结构复杂性的度量指标,重点已关注程序控制流的路径数量。它通过分析代码中的条件分支、循环等结构来判断需要多少测试用例才能覆盖所有可能路径。而代码覆盖力度(如语句覆盖、分支覆盖、路径覆盖)主要衡量测试用例对代码实际执行的覆盖范围。两者虽有关联(高圈复杂度可能暗示需要更高覆盖),但圈复杂度并非直接用于“鉴定代码覆盖力度”,而是用于评估代码本身的结构复杂度,并为测试用例设计提供参考。
C语言规定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是( )。
A.
Hastl算法
B.
RSA算法
C.
IDEA
D.
三重DES
B
正确答案:B
解析:非对称密钥也叫公开密钥加密,它是用两个数学相关的密钥对信息进行编码。在此系统中,其中一个密钥叫公开密钥,可随意发给期望同密钥持有者进行安全通信的人。公开密钥用于对信息加密。第二个密钥是私有密钥,属于密钥持有者,此人要仔细保存私有密钥。密钥持有者用私有密钥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密。对称密码算法有时又叫传统密码算法,就是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在大多数对称算法中,加密、解密密钥是相同的。RSA算法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其他3个都是对称加密算法。故选B。
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及网络互联等功能的层是
A.
应用层
B.
物理层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答案解析
D
答案:D
OSI将网络从低至高分为7层:
第1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传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传输层。它包括互连网络、路由选择、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和中继数据。
第4层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
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第7层应用层。
在UML中,( )描述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
A.状态图
B.对象图
C.活动图
D.顺序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A项状态图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对象的动态特征,描述了对象的各种状态及各种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B项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对象图显示类的多个对象实例,而不是实际的类。C项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行活动。D项顺序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故本题答案应选D。
其中交互图用来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它也只是语义上的分类,包括两种UML模型中的图
四、状态图 状态图用来描述类的特定对象所有可能存在的状态以及由于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状态改变时的转移条件,它是一种由状态、变迁、事件和活动组成的状态机。
状态图对于接口、类、协作的行为建模很重要,可用它描述用例实例的生命周期。
状态图侧重描述对象的行为结果。
在利用FPGA/CPLD进行逻辑电路设计时,综合后的结果是(32)。
A.
Verilog或VHDL等源文件
B.
电路级的网表文件
C.
仿真结果
D.
可烧写的编程文件
答案解析
B
答案: B
本题考查FPGA/CPLD的基础知识。
FPGA/CPLD在进行逻辑电路设计时,一般使用HDL语言进行输入设计,综合就是把HDL语言转换为综合网表的过程。综合网表中除了包含从HDL语言中推断出的与门、非门等组合逻辑和寄存器等时序逻辑之外,还包含FPGA特有的各种原语,诸如LUT、BRAM等硬件模块,以及这些模块的属性和约束信息。
Xilinx的ISE中包含综合工具,综合完成后,可以用文本工具查看综合输出文件,综合输出一个重要结果是网表文件,用于描述布局布线。在进行最终比特流生成过程中,需要使用对应的比特流生成工具。
在FPGA中包含各种仿真,比如前仿真、后仿真、功能仿真、时序仿真、行为级仿真、RTL电路级仿真、综合后仿真、门级仿真、布局布线后仿真等等。
组合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某存储器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50ns,则其带宽是 。
1280Mbps
存储器的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 = 数据总线宽度 × 每个存取周期传输次数 ÷ 存取周期时间。
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转换为字节需除以8,即4字节;
存取周期为250ns(即250×10⁻⁹秒),每秒可完成1/250×10⁻⁹ = 4×10⁶次传输;
带宽 = 4字节 × 4×10⁶次/秒 = 16MB/s(换算为比特需乘以8,即1280Mbps)。
因此最终带宽为1280Mbps。
某存储器数据总线宽度为32bit,存取周期为250ns,则该存储器带宽为(24)
ROS – Robot Operating System
The Robot Operating System (ROS) is a set of software libraries and tools that help you build robot applications. From drivers to state-of-the-art algorithms, and with powerful developer tools, ROS has what you need for your next robotics project. And it’s all open source.
关于它的英文填空
时间复杂符描述的是什么?
扩展空间复杂度
敏捷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极限编程(XP)、Scrum、精益开发(Lean)、动态系统开发方法(DSDM)、特性驱动开发(FDD)和自适应软件开发(ASD)。
简述RISC的特点。
指令数量少且简单;2. 指令格式和长度固定;3. 采用加载/存储结构;4. 大量使用寄存器;5. 硬连线控制为主;6. 支持流水线高效执行;7. 编译器优化作用突出
判断命题完整性:原题仅包含问题”简述RISC的特点”,未提供任何答案选项或干扰元素,属于完整的开放式问题。
分析过程:
从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核心设计思想入手,其核心是”精简”,导出”指令数量少且简单”这一根本特征;
通过比较CISC的特征,归纳出”固定长度指令格式”可简化指令译码;
分析存储结构特点得出”加载/存储分离”,只有专用指令可访问内存;
寄存器机制方面,RISC通过”大量通用寄存器”降低访存频率;
控制方式区别于微程序控制,说明”硬连线控制”优势;
执行效率方面,强调”流水线架构”对并行处理的支撑;
系统分工层面,明确”依赖编译器优化”来弥补精简指令的灵活性。通过逐步分解设计理念核心,逐层推导出完整的RISC特征体系。
Internet中____________协议指定端口号为80。
HTTP
在Internet中,不同的协议使用特定的端口号进行通信。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传输网页数据,其标准指定的端口号为80。其他常见协议如HTTPS使用443,FTP使用21等。根据题目描述,明确要求端口号80对应的协议,因此正确答案为HTTP。题目结构完整,无需舍弃。
下面对于FPGA和CPLD器件的描述正确的有
A.
从结构组成讲,FPGA和CPLD器件类似,都具有可编程的IO外围电路和可编程的核心逻辑单元及彼此之间的可编程连线结构三大组件。
B.
FPGA的核心结构是基于查找表的可编程逻辑单元
C.
PLD器件的核心结构是基于与或阵列的可编程逻辑单元
D.
FPGA和CPLD器件是两种主流的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E.
FPGA和CPLD器件是两种主流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