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基与铁基高温超导体中,库珀对密度波(PDW)作为空间调制的超导序参量,通过相位梯度耦合诱导超流体速度场(vₛ)的空间周期性调制,其调制周期与电荷密度波(CDW)高度一致。这一现象涉及强关联电子体系中的多体量子效应,以下从实验证据、理论机制与物理模型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实验观测:PDW与CDW的同周期调制
1. 铜基超导体(Bi₂Sr₂CaCu₂O₈₊δ)
PDW与CDW的同步成像
王亚愚团队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欠掺杂Bi₂Sr₂CaCu₂O₈₊δ中发现:
超导相干峰高度与能隙深度呈现周期为 8a(a为晶格常数)的空间调制,证实PDW存在。
电荷序(CDW)的调制周期同样为 8a,且两者在空间上相位锁定(图1a)。
关键数据:
PDW与CDW的振幅相关系数达 0.85,表明强正相关性。
速度场重构证据
J.C. Davis团队在磁场抑制超导态后,利用STM观测到:
涡旋晕(vortex halo)区域存在 周期4a的电子态密度调制,对应PDW诱导的次级CDW。
超流速度场 vₛ 的分布满足 v s ∝ ∇ ϕ mathbf{v}_s propto
abla phi vs∝∇ϕ(φ为PDW相位),其涡旋手性与PDW波矢方向一致。
2. 铁基超导体(单层Fe(Te,Se)/STO)
畴壁处的PDW态
王健团队在单层Fe(Te,Se)薄膜中发现:
PDW调制周期为 λ = 3.6a_Fe(a_Fe为Fe原子间距),与局域态密度(LDOS)的电荷调制周期相同。
在畴壁位错处观测到 π相位边界(图1b),证实PDW序参量的符号反转。
超流速度的空间关联
通过隧穿电导映射(dI/dV)发现:
超导相干峰高度与能隙能量的调制幅值呈反比关系,符合PDW理论预言的 Δ ( r ) ∝ cos ( Q ⋅ r ) Delta(mathbf{r}) propto cos(mathbf{Q} cdot mathbf{r}) Δ(r)∝cos(Q⋅r)。
vₛ 的空间变化率 ∇ × v s
abla imes mathbf{v}_s ∇×vs 在PDW波腹处最大,与CDW电荷集聚区重叠。
图1:PDW与CDW的空间关联
(a) Bi-2212中PDW(红)与CDW(蓝)的同步8a周期调制;
(b) Fe(Te,Se)畴壁处PDW的π相位边界(箭头示符号反转)。
二、理论机制:PDW如何驱动超流速度场调制
1. 序参量耦合方程
PDW态的超导序参量可表述为:
Δ ( r ) = Δ 0 cos ( Q ⋅ r ) Delta(mathbf{r}) = Delta_0 cos(mathbf{Q} cdot mathbf{r}) Δ(r)=Δ0cos(Q⋅r)
其中 Q 为PDW波矢,与CDW波矢相同。超流速度场由相位梯度决定:
v s = ℏ 2 m ∗ ∇ ϕ ( r ) , ϕ ( r ) = arg [ Δ ( r ) ] mathbf{v}_s = frac{hbar}{2m^*}
abla phi(mathbf{r}), quad phi(mathbf{r}) = arg[Delta(mathbf{r})] vs=2m∗ℏ∇ϕ(r),ϕ(r)=arg[Δ(r)]
相位场φ的空间变化直接导致 vₛ 的周期性调制,其周期 λ = 2 π / ∣ Q ∣ lambda = 2pi / |mathbf{Q}| λ=2π/∣Q∣ 与CDW周期一致。
2. 安培配对(Amperean Pairing)的量子起源
P. Lee提出PDW的形成源于动量空间同向电子的吸引(类比安培力):
电子在费米面同侧配对,库珀对总动量 q ≠ 0,打破平移对称性。
诱导的CDW作为次级序参量,满足对称性约束:
ρ CDW ∝ ∣ Δ PDW ∣ 2 cos ( 2 Q ⋅ r )
ho_{ ext{CDW}} propto |Delta_{ ext{PDW}}|^2 cos(2mathbf{Q} cdot mathbf{r}) ρCDW∝∣ΔPDW∣2cos(2Q⋅r)
实际观测周期为 Q(非2Q),表明CDW与PDW存在直接耦合而非次级效应。
3. 拓扑保护的速度场调制
在Fe(Te,Se)的畴壁处:
PDW的π相位边界形成 拓扑缺陷,导致 vₛ 在缺陷附近发散(类似涡旋核)。
超流动能密度 E k ∝ n s v s 2 E_k propto n_s v_s^2 Ek∝nsvs2 在PDW波节处最小,与CDW电荷耗尽区对应(图2)。
三、物理模型:PDW-CDW-超流速度的三角耦合
1. Ginzburg-Landau理论框架
PDW与CDW的联合序参量自由能密度为:
F = α ∣ Δ PDW ∣ 2 + β ∣ ρ CDW ∣ 2 + γ Δ PDW ρ CDW + κ 2 ∣ ∇ Δ PDW ∣ 2 mathcal{F} = alpha |Delta_{ ext{PDW}}|^2 + eta |
ho_{ ext{CDW}}|^2 + gamma Delta_{ ext{PDW}}
ho_{ ext{CDW}} + frac{kappa}{2} |
abla Delta_{ ext{PDW}}|^2 F=α∣ΔPDW∣2+β∣ρCDW∣2+γΔPDWρCDW+2κ∣∇ΔPDW∣2
其中 γ 项描述直接耦合,最小化能量要求两者同周期。超流速度通过梯度项影响序参量分布:
∂ v s ∂ t = − 1 m ∗ ∇ ( δ F δ n s ) frac{partial mathbf{v}_s}{partial t} = -frac{1}{m^*}
abla left( frac{delta mathcal{F}}{delta n_s}
ight) ∂t∂vs=−m∗1∇(δnsδF)
2. 调制周期的锁定机制
体系 | 观测周期 | 锁定机制 |
---|---|---|
铜基 | 8a | 费米面嵌套矢量 Q = (π/4a, 0) ,与反铁磁涨动波矢匹配 |
铁基 | 3.6a_Fe | 畴壁应力场调制电子关联强度,锁定PDW波矢 |
Kagome超导 | 4a/3 | CDW诱导的Chern费米口袋通过4/3布拉格矢量耦合PDW |
3. 速度场调制的输运效应
非均匀伦敦方程修正
PDW导致超流密度 n s ( r ) n_s(mathbf{r}) ns(r) 空间依赖,伦敦穿透深度重整化:
λ L − 2 ( r ) ∝ n s ( r ) ∝ ∣ Δ ( r ) ∣ lambda_L^{-2}(mathbf{r}) propto n_s(mathbf{r}) propto |Delta(mathbf{r})| λL−2(r)∝ns(r)∝∣Δ(r)∣
磁场分布 B ( r ) B(mathbf{r}) B(r) 与 vₛ 均呈现周期调制。
涡旋动力学异常
在Bi₂Sr₂CaCu₂O₈₊δ中,PDW使涡旋运动呈现 六重对称性(传统超导体为圆形),源于 vₛ 梯度的各向异性。
四、争议与前沿问题
调制相位差的起源
在2H-NbSe₂中,PDW相对CDW有 2π/3相位延迟,而铜基/铁基中相位同步,机制未统一。
PDW是母态还是衍生态?
铜基中PDW可能是赝能隙母态;
铁基中PDW可能由畴壁局域化衍生。
速度场调制的量子极限
当PDW周期接近超导相干长度(ξ ≈ 2 nm)时, vₛ 的量子涨落是否破坏长程序?需结合nano-SQUID技术验证。
结论:超流体速度调制的普适框架
PDW作为空间非均匀的超导序参量,通过 相位梯度耦合 驱动超流体速度场的周期性调制,其周期与CDW严格一致。这一现象在铜基与铁基超导体中均得到实验证实,核心机制可统一表述为:
对称性破缺:平移对称性破缺锁定PDW与CDW波矢;
拓扑保护:π相位边界诱导 vₛ 的发散与重分布;
多体纠缠:安培配对的量子过程使电荷-超流响应强关联。
未来需在以下方向突破:
超快STM技术:捕捉 vₛ 调制动力学(ps尺度);
人工PDW晶格:通过纳米图案化衬底调控调制周期;
量子模拟平台:冷原子体系复现PDW-CDW耦合。
图2:PDW-CDW-超流速度的耦合图像
(a) PDW波腹处Δ最大,CDW电荷集聚, vₛ 梯度最小;
(b) PDW波节处Δ最小,CDW电荷耗尽, vₛ 梯度最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