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浪树洞|NO.146 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态 有时当你兴冲冲点开 某位好友的朋友圈 却发现他的朋友圈空荡荡的 只有“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一行字冷漠地挂在上面 人们不禁发出疑问: 社交网络的存在 是为了让人们的沟通更顺畅 但与此同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 选择把自己的社交动态锁起来呢? 这周 1

欢 迎 倾 听

把家人朋友同学等分成一个一个标签,发朋友圈就设置哪个标签可见,这样应该是最方便的,避免了直接设置朋友圈他人不可见的尴尬。有时候感觉这样像带着一层一层面具,在家人亲戚可见的朋友圈里要表现得乖巧得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说教,在老师可见的朋友圈里要表现得稳重积极,只有在仅信任的朋友可见的朋友圈里才能表现出emo和吐槽。感觉人与人之间很容易有信任危机。
———@云雾敛

2

3

4

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呢,但是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成长最美好的回忆。把它们上锁,在某个时候翻开来看,也是有滋有味的呢~5

发你想发,至于别人怎么想,管他呢!6

三天可见是必须的,我不常常发朋友圈,(景色、美食)发的话会屏蔽一些无关的人。如果是想对某个人说的话但不好意思直接私信就(仅你所见),朋友圈如同一个窗口分享自己的世界给他人,有人“炫富、撒狗粮”,也有人分享自己的一天心情、趣事。可以抱怨,把一些事情说出来心情会好许多。树洞每个主题有属于它的意义,人们通过这个平台分享他们的故事,有人看了像“照镜子”感同身受,有人产生共鸣,通过别人的经验避开许多坑,意义非凡✨

7

你的感受完全可以理解。实则许多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平衡自我表达与家人的期待。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两代人成长环境差异下的碰撞。这种差异可能需要时间调和,但在此之前,你完全有权利守护自己这片小小的自留地。

无论是朋友圈三天可见,还是开放所有
无论是谨慎稳重,还是随性自由
都无需太过在意
这样发朋友圈的初衷
或许是为了不让他人
过度了解自己的生活
或许是为了更加随心所欲
但毫无疑问
我们都在好好生活
不必让世界看见全部的你
只愿你自己
看见那个不断成长的灵魂
最后,发不发朋友圈都别忘了
那些对自己重大的人哦~
不要让他们对你的关心落空

你内耗吗?是怎么走出内耗的?
又幸福了!



本文由青年湖南综合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源|青年湖南“听浪树洞”
组稿|阿澜 校对|贰水、豌豆
初审|景茜 复审|星姐 终审|君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