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Erlang学习

目录

一、Erlang简介

二、学习前的准备

2.1 开发环境搭建

2.2 基础概念认知

三、深入学习 Erlang

3.1 语法基础

3.2 流程控制

3.3 函数与模块

3.4 并发编程

四、学习资源推荐

4.1 书籍推荐

4.2 在线文档

五、总结与展望


一、Erlang简介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特别是在高并发和分布式场景下,对编程语言的要求也愈发严苛。Erlang,这门诞生于电信领域的编程语言,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特性,在众多编程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构建高并发、分布式系统的理想之选。

二、学习前的准备

        在开启 Erlang 的学习之旅前,我们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包括搭建合适的开发环境,以及对 Erlang 的基础概念有初步的认知。

2.1 开发环境搭建

Windows 系统

安装 Erlang:首先,前往Erlang 官网下载适合 Windows 系统的安装包,根据系统版本选择 32 位或 64 位的安装文件。下载完成后,双击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通常只需一路点击 “下一步” 即可完成安装。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定义安装路径,建议将其安装在磁盘空间充足且路径简洁的位置,例如 “C:Program FileserlXXXX”(XXXX 代表具体版本号)。安装完成后,需要配置环境变量。在 “此电脑” 上右键点击,选择 “属性”,进入 “高级系统设置”,点击 “环境变量”。在 “系统变量” 中找到 “Path” 变量,点击 “编辑”,在变量值的末尾添加 Erlang 的安装目录下的 “bin” 文件夹路径,例如 “C:Program FileserlXXXXin”。配置完成后,打开命令提示符(CMD),输入 “erl” 命令,如果能进入 Erlang 的交互式 Shell 界面,说明 Erlang 安装成功。

安装 VS Code:VS Code 是一款功能强大且轻量级的代码编辑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编程语言的开发。前往VS Code 官网下载 Windows 版本的安装包,下载完成后运行安装程序,按照默认设置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打开 VS Code,在扩展商店中搜索并安装 “Erlang” 插件,安装完成后重启 VS Code,即可开始使用 VS Code 进行 Erlang 开发。

Mac 系统

安装 Erlang:在 Mac 系统上安装 Erlang 可以使用 Homebrew 包管理器。首先确保已经安装了 Homebrew,如果没有安装,可以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安装好 Homebrew 后,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安装 Erlang:

brew install erlang

        安装完成后,可以在终端中输入 “erl” 命令来验证是否安装成功,如果能进入 Erlang 的交互式 Shell 界面,则说明安装成功。

安装 VS Code:前往VS Code 官网下载 Mac 版本的安装包,下载完成后将安装包拖动到 “应用程序” 文件夹中即可完成安装。打开 VS Code,在扩展商店中搜索并安装 “Erlang” 插件,安装完成后重启 VS Code,即可使用 VS Code 进行 Erlang 开发。

Linux 系统(以 Ubuntu 为例)

安装 Erlang:打开终端,执行以下命令更新软件源: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完成后,执行以下命令安装 Erlang:

sudo apt-get install erlang

        安装过程中会提示确认安装,输入 “Y” 并回车即可开始安装。安装完成后,在终端中输入 “erl” 命令,若能进入 Erlang 的交互式 Shell 界面,则说明安装成功。

安装 VS Code:前往VS Code 官网下载适用于 Linux 系统的.deb 安装包(如果是 Ubuntu 系统)。下载完成后,在终端中切换到安装包所在目录,执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sudo dpkg -i code_*.deb

        其中 “code_*.deb” 为下载的 VS Code 安装包文件名。安装过程中可能会提示缺少依赖,根据提示安装相应的依赖包即可。安装完成后,打开 VS Code,在扩展商店中搜索并安装 “Erlang” 插件,安装完成后重启 VS Code,即可开始使用 VS Code 进行 Erlang 开发。

2.2 基础概念认知

函数式编程范式:Erlang 是一种函数式编程语言,与传统的命令式编程语言不同,函数式编程强调函数的使用,将计算视为数学函数的求值过程。在 Erlang 中,函数是一等公民,这意味着函数可以像其他数据类型一样被传递、赋值给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或返回值。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简单的函数来计算两个数的和:

add(X, Y) -> X + Y.

        然后可以将这个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或者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在需要的时候调用。

        2. 进程模型:Erlang 采用轻量级的进程模型,每个进程都是独立运行的,拥有自己的内存空间和执行上下文。这些进程非常轻量级,创建和销毁的开销极小,使得 Erlang 能够轻松管理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并发进程。进程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避免了共享内存带来的复杂问题,如数据竞争和死锁等。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进程来接收和处理消息:

echo() ->

receive

{Sender, Message} ->

Sender! {self(), Message},

echo()

end.

        在这个例子中,echo函数定义了一个进程,它不断接收消息,然后将消息原样返回给发送者,并继续等待下一条消息。

        3. 消息传递机制:消息传递是 Erlang 进程间通信的核心机制。进程通过!操作符发送消息,通过receive语句接收消息。消息是异步发送的,发送者不会等待接收者处理消息就可以继续执行其他操作。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两个进程,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发送消息:

start_echo() ->

Pid = spawn(fun echo/0),

Pid! {self(), "Hello, Erlang!"}.

        在这个例子中,start_echo函数创建了一个新的进程来执行echo函数,然后向这个新进程发送了一条消息。接收者进程会在适当的时候接收并处理这条消息 。

三、深入学习 Erlang

3.1 语法基础

变量命名:在 Erlang 中,变量必须以大写字母开头,这是与其他许多编程语言不同的显著特点。如果变量由多个单词组成,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例如UserName、OrderNumber等。变量一旦被赋值,就不能再被修改,这种特性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避免因变量值的意外改变而导致的错误。比如在一个简单的计算模块中:

-module(calculator).

-export([add/2]).

add(X, Y) ->

Result = X + Y,

io:format("The result of addition is: ~p~n", [Result]).

        这里的X、Y和Result都是变量,它们遵循变量命名规则。

        2. 常用数据类型

数值:Erlang 支持整数和浮点数。整数可以是任意精度,这在处理大数据计算时非常有用,例如在金融领域进行高精度的货币计算。浮点数则用于表示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值,适用于科学计算和需要小数精度的场景。算术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与常见编程语言类似。例如:

1> A = 10.

10

2> B = 3.

3

3> Result = A / B.

3.3333333333333335

原子:原子是一种常量,以小写字母开头,用于标识特定的状态、动作或名称等。原子的值就是其本身,例如ok、error、start、stop等。原子在消息传递和函数返回值中经常用于表示状态,比如在文件操作中:

-module(file_operations).

-export([read_file/1]).

read_file(FileName) ->

case file:read_file(FileName) of

{ok, Data} ->

io:format("File read successfully. Data: ~p~n", [Data]),

ok;

{error, Reason} ->

io:format("Error reading file: ~p~n", [Reason]),

error

end.

        这里的ok和error就是原子,用于表示文件读取操作的不同状态。

元组:元组是一种固定长度的有序数据集合,用大括号{}括起来,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元组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数据,常用于将相关数据组合在一起,例如表示一个人的信息:

Person = {john, 30, male, "New York"}.

        这里的Person元组包含了姓名、年龄、性别和地址信息。可以通过element函数访问元组中的元素,例如element(2, Person)将返回年龄30。

列表:列表是一种动态长度的数据结构,用方括号[]括起来,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列表的元素可以是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支持嵌套。例如:

Numbers = [1, 2, 3, 4, 5].

MixedList = [1, "hello", {ok, "message"}, true].

        Erlang 提供了丰富的内置函数来操作列表,如lists:sum用于计算列表元素的总和,lists:map用于对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函数,lists:filter用于过滤列表中的元素等。例如,计算列表[1, 2, 3, 4, 5]的总和:

1> Sum = lists:sum([1, 2, 3, 4, 5]).

15

基本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除了常见的加(+)、减(-)、乘(*)、除(/)运算符外,还有取模(rem)和整除(div)运算符。rem用于计算两个整数相除的余数,div用于计算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向下取整)。例如:

1> Remainder = 7 rem 3.

1

2> Quotient = 7 div 3.

2

比较运算符: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这些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或是否相等,返回true或false。例如:

1> 5 > 3.

true

2> 5 == 3.

false

逻辑运算符: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逻辑运算符用于组合和操作布尔值,例如:

1> true and false.

false

2> true or false.

true

3> not true.

false

3.2 流程控制

        if 语句:if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其语法结构如下:

if

Condition1 ->

Action1;

Condition2 ->

Action2;

...

true ->

DefaultAction

end.

        if语句会依次计算每个条件Condition的值,当某个条件的值为true时,执行对应的动作Action,然后跳出if语句。如果所有条件都为false,则执行true分支的DefaultAction。例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

-module(number_check).

-export([check_number/1]).

check_number(Number) ->

if

Number > 0 ->

io:format("The number ~p is positive.~n", [Number]);

Number < 0 ->

io:format("The number ~p is negative.~n", [Number]);

true ->

io:format("The number is zero.~n")

end.

        case 语句:case语句用于对一个表达式的值进行模式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其语法结构为:

case Expression of

Pattern1 ->

Action1;

Pattern2 ->

Action2;

...

_ ->

DefaultAction

end.

        Expression是要匹配的表达式,Pattern是匹配模式,当Expression的值与某个Pattern匹配时,执行对应的Action。_表示默认模式,当所有其他模式都不匹配时执行DefaultAction。例如,根据不同的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module(command_executor).

-export([execute_command/1]).

execute_command(start) ->

io:format("Starting the system...~n");

execute_command(stop) ->

io:format("Stopping the system...~n");

execute_command(_) ->

io:format("Unknown command.~n").

        这里使用了模式匹配在函数定义层面实现了类似case语句的功能。

        receive 语句:receive语句主要用于进程间的消息接收和处理。其语法结构为:

receive

Pattern1 ->

Action1;

Pattern2 ->

Action2;

...

after Timeout ->

TimeoutAction

end.

        进程会等待接收消息,当接收到的消息与某个Pattern匹配时,执行对应的Action。after子句是可选的,如果在指定的Timeout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匹配的消息,则执行TimeoutAction。例如,一个简单的消息处理进程:

-module(message_handler).

-export([start/0]).

start() ->

receive

{hello, Name} ->

io:format("Hello, ~p!~n", [Name]);

{goodbye, Name} ->

io:format("Goodbye, ~p!~n", [Name]);

after 5000 ->

io:format("No message received within 5 seconds.~n")

end.

3.3 函数与模块

        1. 函数定义:在 Erlang 中,函数的定义格式为:

FunctionName(Arguments) ->

Body.

        FunctionName是函数名,Arguments是参数列表,参数之间用逗号分隔,Body是函数体,包含函数的执行逻辑。函数可以有多个子句,每个子句对应不同的参数模式和执行逻辑。例如,一个计算阶乘的函数:

-module(factorial).

-export([fact/1]).

fact(0) ->

1;

fact(N) when N > 0 ->

N * fact(N - 1).

这里fact函数有两个子句,第一个子句处理参数为 0 的情况,返回 1;第二个子句处理参数大于 0 的情况,通过递归调用计算阶乘。

        2. 参数传递:参数传递是按值传递的,即函数接收到的是参数值的副本,而不是参数的引用。在函数内部对参数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函数外部的变量。例如:

-module(parameter_demo).

-export([modify_number/1]).

modify_number(X) ->

X = X + 1,

io:format("Inside function, X is: ~p~n", [X]).

调用这个函数时:

1> Number = 5.

5

2> parameter_demo:modify_number(Number).

Inside function, X is: 6

        可以看到,函数内部修改了X的值,但外部的Number值并没有改变。

        3. 返回值:函数的返回值是函数体中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例如:

-module(return_value_demo).

-export([add/2]).

add(X, Y) ->

X + Y.

        调用add函数时,返回的就是X + Y的计算结果。

        4. 模块的创建、编译和调用:模块是 Erlang 代码的基本组织单元,一个模块通常包含多个相关的函数。模块文件的扩展名为.erl。创建模块时,需要使用-module指令指定模块名,使用-export指令指定哪些函数可以被外部调用。例如,创建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模块:

-module(math_operations).

-export([add/2, subtract/2]).

add(X, Y) ->

X + Y.

subtract(X, Y) ->

X - Y.

        编译模块可以使用c命令,例如在 Erlang shell 中执行c(math_operations).,如果编译成功,会返回{ok, math_operations}。调用模块中的函数时,使用模块名:函数名(参数)的格式,例如:

1> c(math_operations).

{ok,math_operations}

2> Result = math_operations:add(5, 3).

8

3.4 并发编程

进程创建:使用spawn函数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spawn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新进程会执行这个函数。例如:

-module(process_demo).

-export([start_process/0]).

start_process() ->

spawn(fun () ->

io:format("This is a new process.~n")

end).

调用start_process函数时,会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并输出消息。

        2. 消息传递:进程间通过!操作符发送消息。消息是异步发送的,发送者不会等待接收者处理消息就可以继续执行。例如,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发送消息:

-module(message_sender).

-export([send_message/0]).

send_message() ->

ReceiverPid = spawn(fun () ->

receive

{sender, Message} ->

io:format("Received message: ~p~n", [Message])

end

end),

ReceiverPid! {self(), "Hello, Erlang process!"}.

        这里send_message函数创建了一个接收消息的进程,并向其发送了一条消息。

        3. 进程间通信和同步机制:除了基本的消息传递,Erlang 还提供了一些机制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协作。例如,可以使用monitor函数来监视一个进程的状态,当被监视的进程终止时,监视者会收到一个{'DOWN', Ref, process, Pid, Reason}格式的消息,其中Ref是监视的引用,Pid是被监视进程的标识符,Reason是进程终止的原因。例如:

-module(process_monitor).

-export([monitor_process/0]).

monitor_process() ->

Pid = spawn(fun () ->

% 模拟进程执行一些任务

timer:sleep(2000),

io:format("Process is terminating.~n")

end),

Ref = monitor(process, Pid),

receive

{'DOWN', Ref, process, Pid, normal} ->

io:format("The monitored process has terminated normally.~n");

{'DOWN', Ref, process, Pid, Reason} ->

io:format("The monitored process has terminated with reason: ~p~n", [Reason])

end.

        这个例子中,monitor_process函数创建了一个进程并对其进行监视,当被监视的进程终止时,会根据终止原因收到相应的消息并进行处理 。

四、学习资源推荐

        学习 Erlang 的道路上,丰富的学习资源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为大家精心推荐一些优质学习资源,涵盖书籍、在线文档、博客以及论坛等多个方面。

4.1 书籍推荐

《Erlang 程序设计 (第 2 版)》:由 Erlang 之父 Joe Armstrong 亲自操刀,堪称 Erlang 领域的 “圣经”。这本书内容全面且深入,不仅细致讲解了顺序编程、并发编程和分布式编程这些核心编程范式,还对文件和网络编程、OTP(开放电信平台)、ETS(内存表)和 DETS(磁盘驻留表)等关键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第 2 版更是贴心地增加了大量针对初学者的内容,并且在每章末尾附上了丰富的练习题,无论是编程小白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中级 Erlang 程序员,都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知识养分 。

《Erlang 趣学指南》:以独特的通俗易懂的风格在众多 Erlang 书籍中脱颖而出。它将 Erlang 的知识体系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内容涵盖从基础知识如模块、函数、类型,到高级特性如递归、错误和异常处理、并行编程、多处理、OTP、事件处理等各个方面。书中结构安排合理,示例短小精悍且清晰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初学者踏入 Erlang 编程世界的第一本入门书籍 。

《高伸缩性系统:Erlang、OTP 大型分布式容错设计》:聚焦于高伸缩性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深入剖析了围绕 Erlang 和 OTP 的分布式容错设计原理和实践。对于那些渴望深入了解 Erlang 在大型系统中应用场景和优势的开发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把开启深入学习大门的钥匙,能帮助读者掌握如何利用 Erlang 构建可靠、高效、可扩展的大型分布式系统 。

4.2 在线文档

Erlang 官网文档是最权威的第一手资料来源,涵盖了从基础语法到高级特性、标准库函数等全面而详细的文档。无论是查询某个函数的具体用法,还是深入研究某个特性的实现原理,官网文档都能提供准确且详尽的信息,是学习和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

Erldocs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在线文档查询网站,它对 Erlang/OTP 的各种模块和函数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提供了简洁明了的文档浏览和搜索功能。与官网文档相比,它的界面设计更加友好,搜索功能更便捷,能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文档内容,提高学习和开发效率 。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篇教程,我们深入探索了 Erlang 的世界。从它独特的优势,如高并发处理、分布式系统支持和强大的容错机制,到搭建开发环境、学习基础语法、流程控制、函数与模块以及并发编程,我们逐步揭开了 Erlang 的神秘面纱。同时,还为大家推荐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助力大家在学习 Erlang 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学习 Erlang 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其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它不仅能提升我们在分布式系统和高并发领域的编程能力,还能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新的编程思维世界的大门。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学习,不断实践,将 Erlang 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创造出更加高效、可靠的软件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系统和高并发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Erlang 凭借其卓越的特性,必将在未来的技术舞台上继续闪耀,为更多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