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2025年,像是被命运拎着领子晃了一大圈。销量一度腰斩、团队大换血、老板李想亲自下场“灭火”,这一幕幕,不仅让车圈炸锅,也让无数理想车主和潜在用户心里七上八下。到底是“抄作业”翻车,还是理想终于要找回自己?

2022年,理想ONE被问界M7打到没脾气,李想一咬牙,决定彻底学华为。什么IPD、矩阵式管理、狼性打法,通通往自家搬。高管也直接挖华为的,连人带流程全套复制,KPI压得人喘不过气。2023年一看,交付37万辆,账上终于赚钱,李想风光无限,朋友圈都能飞起来。
但表面风光背后,乱象早就开始了。一线销售为了KPI拼命内卷,返佣、假试驾、明争暗斗,客户还没坐热屁股,20分钟交车,体验成了笑话。品牌调性没了,员工只想着“把作业交了”,流程反而成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学来的东西没变成理想的血液,只沦为表面文章。

2024年,理想终于翻车。纯电旗舰MEGA上市,销量直接扑街,问界M9一个月卖1。5万辆,理想L9只剩下人家一半。就连一直吃香的增程赛道,也被零跑这些新玩家“平替”,价格一压,理想第一次尝到了官降的苦果。销量增长停滞,年度目标根本摸不着,内部士气跌到谷底。
李想终于急了。2025年,理想开启“大换血”,一夜之间“去华为化”:PBC绩效不搞了,回归OKR,销服体系三次重组,连“华为系”高管邹良军都被请下台。理想开始扔掉包袱,重新找自己。新推的i6车型,价格下探,明星代言,首周订单2。3万,终于有点起色。理想不再纠结毛利,转而拼规模、拼品牌曝光。
但新问题也跟着冒出来。低价策略拉订单,利润却被压得死死的。i6卖得再多,账上能不能赚钱还不好说。纯电赛道压力更大,理想还没站稳脚跟,问界、小鹏、零跑都在加速,随时可能被甩开。李想把希望押在AI上,想用智能化突破,但这玩意儿烧钱快,短期内看不到回报,投资人和市场都在看他能撑多久。
不少网友吐槽:“理想就是个大号作业本,谁的答案都想抄,结果一团糟。”也有人力挺李想,说他能知错就改,敢于自我革命,已经比大多数车企强太多。但理想真正的问题,实则不是“抄作业”,而是学了个皮毛,却没找到自己的魂。流程、KPI、管理方式都能学,品牌的底色、团队的信念、用户的口碑,是抄不来的。
目前的理想,像极了青春期的孩子,曾经仰慕“别人家的孩子”,模仿过头,结果走了弯路。好在李想还有自省的勇气,敢于推倒重来。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未来理想是继续靠强人决策,还是能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这决定了它能不能走出“作业本”怪圈,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理想的阵痛,实则是每个中国新势力车企都可能经历的必修课。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内部成长的阵痛谁都躲不开。理想这次大换血,是自救还是自乱阵脚?关键还得看李想下一步怎么走。
每个走到十字路口的企业,都要面对“抄作业”还是“写作业”的选择。理想已经摔过一次,目前的转身会不会成功,谁也说不准。但起码,李想这次是真的急了,也真的想清楚了:只有写出自己的答案,才能活得更久、更好。
未来车市变化快到让人眩晕,理想的故事还远没结束。下一个节点,可能是新生,也可能是新一轮的翻车。但每个在成长路上摔过跤的企业和人,都会清楚一个道理——别人家的答案,终究不是自己的出路。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