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交分解定理(投影定理)
正交分解定理是线性代数中最基础的定理之一,描述了内积空间中向量到子空间的 “最佳逼近” 性质,是理解最小二乘和 QR 分解的核心工具。
1. 基础定义
- 子空间的正交补:设 S 是内积空间 V 的子空间,定义
,称为 S 的正交补,即与 S 中所有向量正交的向量集合。
- 正交投影:若
可分解为
,其中
且
,则
称为
在 S 上的正交投影,
称为残差。
2. 正交分解定理(投影定理)
定理:设 S 是内积空间 V 的有限维子空间,则对任意 ,存在唯一分解:
其中 ,
,且
是 S 中与
距离最近的向量(即
对所有
成立)。
3. 证明(存在性 + 唯一性)
- 存在性:
设 是 S 的一组正交基(有限维子空间必存在正交基),定义:
验证:① (基的线性组合);②
(对任意 j,,
),故分解存在。
- 唯一性:
假设存在另一分解 ,则
。
左边 ,右边
,而
(只有零向量既在 S 中又在其正交补中),故
且
,分解唯一。
- 距离最小性:
对任意 ,由勾股定理:
等号仅当 时成立,故
是最近点。
二、列满秩矩阵的 QR 分解
QR 分解是将矩阵分解为 “正交矩阵” 与 “上三角矩阵” 乘积的方法,列满秩矩阵的 QR 分解具有唯一性,是求解线性方程组和最小二乘问题的核心工具。
1. 基础定义
- 列满秩矩阵:设
,若其列向量线性无关(秩为 n),则称 A 为列满秩矩阵。
- 列正交矩阵:设
,若
,则称 Q 为列正交矩阵(列向量两两正交且模长为 1)。
- QR 分解:对列满秩矩阵
,若存在列正交矩阵
和主对角元为正的上三角矩阵
,使得 A = QR,则称该分解为 A 的 QR 分解。
2. QR 分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定理:列满秩矩阵 的 QR 分解存在且唯一(要求 R 的主对角元为正)。
3. 证明
- 存在性(基于 Gram-Schmidt 正交化):
设 ,列向量线性无关。
① 正交化:构造正交向量组 ,
(减去 在之前正交向量上的投影,保证正交性)。
② 单位化:令 ,则
是列正交矩阵。
③ 构造 R:上三角矩阵 R 满足 (主对角元为正交向量模长),
(i < k,上三角元为内积)。
验证:A = QR(展开后与正交化过程一致),故存在性得证。
- 唯一性:
设 列正交,即
主对角元为正的上三角矩阵。
① 由 ,记
则
。
② C 是正交矩阵()且上三角矩阵(上三角矩阵的逆和乘积仍为上三角)。
③ 正交且上三角的矩阵必为对角矩阵(非对角元为 0),且对角元为 (正交矩阵列模长为 1)。
④ 又 主对角元为正,故 C 主对角元为正(正 × 正的倒数为正),即
。
⑤ 因此 且
,唯一性得证。
三、最小二乘解
最小二乘解用于求解超定方程组(方程数 > 未知数)的 “最佳近似解”,其本质是向量到子空间的正交投影,可通过 QR 分解或法方程求解。
1. 基础定义
- 超定方程组:设 n)”>
,列满秩),
,方程组
一般无解,需找
使残差范数最小:
称 为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
- 法方程:满足
的方程称为最小二乘问题的法方程。
2. 最小二乘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与求解
定理:列满秩矩阵 对应的超定方程组
的最小二乘解存在且唯一,且等价于:
① 法方程 ;
② QR 分解的解: 的解(其中 A = QR);
③ 几何意义:。
3. 证明
- 存在性与唯一性:
① 因 A 列满秩,故 可逆,法方程有唯一解
。
- 与 QR 分解的等价性:
① 由 A = QR,残差 。
② 利用正交分解定理,(
,残差正交部分与
无关),
。
③ 故最小化残差等价于,因 R 可逆,解唯一。
- 几何意义(正交投影):
① 由 。
② 故 上的正交投影,符合正交分解定理的 “最近点” 性质。
四、知识关联与总结
- 逻辑链:正交分解定理 → QR 分解(构造正交基) → 最小二乘解(正交投影的系数)。
- 核心思想:通过正交性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上三角矩阵运算,同时保证数值稳定性(避免直接计算
导致的误差放大)。
- 应用场景:数据拟合、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线性回归)等需 “最优逼近” 的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可系统掌握从基础定理到实际应用的完整逻辑,理解正交性在数值计算中的核心价值。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