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他们已经拿到驾照,能够上路行驶,却由于种种缘由,停车问题给他们带来诸多困扰。
希望少走几步路就近停车
1978年出生的江启富家住在开发区迎宾东路,是一名双下肢残缺的残疾人。没考取驾照之前,江启富要外出办事,手摇车和电瓶三轮车成了他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
2011年,得知即使是双下肢残疾的残疾人也具有考取驾驶证的资格后,江启富的内心激动不已,他立马报了名,并于当年成功考取了代号为C5的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驾驶证。
拿到驾照后,江启富花钱买了辆小汽车,并给车加装了手驾装置,将车改造成符合残疾人驾驶规定的汽车。他告知记者,有车之后,刮风下雨天他也能出门办事,有空的时候还能带上家属到安庆周边旅游,比开电动车不知强多少倍。
虽然学会开车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江启富却说,他只敢在城郊人少的地方开车,一旦有需要到市区里来,他宁愿骑他的电瓶三轮车。
“开车容易,停车难。”江启富向记者诉苦,到市区里办事,找地方停车成了他最大的不便。“城区停车位紧缺,在银行、商场、政府等地方办事,离门口最近的停车位总是已经有车停靠。虽然可以在稍远的地方停车,健全人最多就是多走几步路,可对于我这个身体不完整的残疾人来说,即使只有一小段路也让我吃尽了苦头。”
江启富还说,一次他开车去理发店理发,找不到地方停车就将车临时停靠在了离理发店最近的慢车道上。理完发后回来却发现车上被贴上了违停罚单,这让他觉得十分委屈。“我要是身体健全绝对不会把车停在那,实在是由于行动不便,只好就近停车。”
残疾人停车免费何时落实?
9月7日下午,在宜秀区龙眠山路客运中心站门口,记者见到了左下肢残疾的驾驶员王庆安,47岁的他是2010年安庆市第一批考取驾照的残疾人一员,领取的是准驾车型为小型自动挡汽车的C2驾驶证。
考取驾照之后,王庆安不仅出行方便了,还结识了十余名同样身体残疾但也考到驾照的朋友。“我们当中大多人都经历了从骑三轮到四轮电动车,再到目前的小汽车,生活的确 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中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后王庆安拿出一份文件向记者介绍起来,他说,为了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减负,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5月出台了这份名为《关于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加快实现小康步伐的实施方案》,其中“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款项中提到,“公共停车场应设残疾人泊车位并免收泊车费。”
王庆安说,文件出台是对他们残疾人驾驶员的一大福利,他们也很感激政府出台这项措施来保障他们的权益。可实际上,自文件出台后,他们却屡屡遭遇尴尬,总被停车收费员“一视同仁”,要求缴纳泊车费。
“如今政策出台已经4个月,不论在路面停车位停车,还是在公共停车场内停车,收费员都不理睬我们的残疾人身份。”王庆安说。
针对此事,记者随后联系了安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后获悉,9月7日下午,办公室已要求各停车单位,只要是残疾人驾驶员本人开车的,在公共停车场停车可以向收费员出示残疾证,即可免缴纳停车泊位费。
听到这一消息,王庆安十分高兴,称此举给他们的生活减轻了负担。
我市难寻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我国上亿人的驾驶员中,残疾人占的比重可谓九牛一毛。9月8日上午,记者从安庆公安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得知,全市包括县(市)区范围内,考取残疾人专用C5驾照的仅有111人,而开车出行的残疾人更是少之又少。
江启富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不是他不愿意开车出来,而是因客观缘由被迫开不了车。“安庆一些公共场所要是能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会给我们减少许多麻烦。”
记者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根据2010年出台的《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规定,停车场应该思考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其数量应当不少于总泊位的2%,且其他车辆不得占用。不过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大多停车场,却没能找到一处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
9月7日和8日两天,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二十余名市民,询问他们有没有在安庆见过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结果却遭到不少市民反问,“残疾人还能开车?”
“设置残疾人停车位是创建无障碍社会环境设施建设的一部分。”9月7日上午,安庆市残疾人联合会社会保障科科长朱文平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走出小家庭、走向了社会。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是该群体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不应当以车位紧张或短缺为由,牺牲他们的权益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残疾人驾驶员虽然是社会中极少的一份子,他们依法享有的许多权益落实起来也的确存在困难,但我们依旧倡导社会大众去关注残疾人群体,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重点关注,合力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朱文平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