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2023-01-07
(1)《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题中,...
2023-03-28
1)本题最根本的做题前提是判断《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的法律性质,其为国务院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专有...
假如交警对交通事故不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否提起行政诉讼?
一、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需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
《行政法》—–二审判决&宣判和执行
二审判决【关联法条】《行政诉讼法》第89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实际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行政机关出具证明的行为可诉性——转自新律启航
《法信》公众号在 2021年11月30日发布过一期“行政机关出具证明的行为是否具有可诉性?”学习后,重新编辑了一下,按照先学法条、再读法理、最后看实例的顺序来整理一下。一、行政机关出具证明...
《行政法》—–行政诉讼证据制度
一、举证责任(一)举证责任 被告:1.被告承担证明行政行为合法的举证责任。2.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
《行政法》—–证据补充&证据质证与认证
证据补充(一)一审补充1. 被告;原则上禁止补充,例外时可以 在行政程序完结,行政行为作出后,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他们在这个阶段所收集的证据原则上不...
如何处理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的案件
如何处理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的案件内容提要所谓行政、民事争议交叉案件,是指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因在法律实际上相互联系,在处理上互为因果或者互为前提并相互影响的案件。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作...
《行政法》—–行政诉讼程序(2)
第三节审理一、一审普通程序 1.【审理对象】《行政诉讼法》第6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2.【复议维持审理对象】《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 135 条第1款 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