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知识点+每日一测 | 2024.10.20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知识点+每日一测 | 2024.10.20

管理-考点汇编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知识点+每日一测 | 2024.10.20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知识点+每日一测 | 2024.10.20

每日一测

建筑施工安全

案例一:某地铁双层岛式结构明挖车站工程,基坑长度150 m,标准段宽度20.90m,深度19.60m,基坑开挖范围内岩土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和砂卵石。

支护体系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内支撑的方式,竖向设三道钢支撑,钢支撑的防坠钢丝绳(Ф14)每个固定端均设两个受力绳卡,绳卡交替布置,间距4倍钢丝绳直径,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为130mm。基坑自北向南分八段施工,采取四周降水和内部疏干降水措施,场地内市政管线已改移至临近基坑南侧。

2021年10月20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目前基坑南侧侧壁临近地下管线处有渗透水,且第三方监测发现支护结构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专业监理工程师立刻带头要求项目负责人查明缘由并尽快处理,项目负责人认为问题不大,未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2021年10月28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再次发现南侧侧壁漏水量增大伴有流沙,基坑底部出现管涌,桩间土多处出现孔洞,孔洞深度800~1000mm,监理单位要求工程项目立即停工处置,工程项目部安排对问题部位加强监控,并局部进行封堵,但未停止施工作业。

2021年10月30日,基坑第七段进行底板防水层施工,第八段大部分已开挖到基底,挖掘机正在进行最后一部分土体开挖,横向架设两道钢支撑,地下水位降至基底垫层以下0.20m。当日15:10分左右,基坑南侧侧壁中上部出现较大涌水,基坑顶部出现较大裂缝,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发现后向项目负责人报告。15:25分左右,基坑南侧中间部分突然坍塌,并迅速向两侧发展,造成部分钢支撑脱落,两侧围护桩侧移成倾倒,大量土体垮塌,并使改移至此的多根通信电缆裸露悬空,Ф600自来水管断裂,Ф800污水管断裂,燃气管线外露,基坑被淹。

事故导致3名工人遇难,8名工人受伤,基坑西南角一栋7层宾馆结构受损。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下:现场抢救及医疗费用143万元,伤亡人员丧葬及抚恤费用458万元,停工停产费用285万元,清理现场费用800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5万元,事故罚款及赔款费用4800万元。

1. 简答题 计算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并说明该起事故的等级。

【答案】该起事故导致了3名工人遇难,8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143+458+800+4800=6201万元,属于重大事故。

2. 简答题 说明地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

【答案】地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高处坠落、车辆伤害、其他伤害。

3. 简答题 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隐患有哪些?

【答案】基坑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1)对因基坑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重大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2)基坑土方超挖且未采取有效措施。(3)深基坑施工未进行第三方监测。(4)有下列基坑坍塌风险预兆之一,且未及时处理: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基坑侧壁出现大量漏水、流土;基坑底部出现管涌;桩间土流失孔洞深度超过桩径。

4. 简答题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指出监理单位的现场安全管理职责。

【答案】监理单位的现场安全管理职责有:(1)监理单位应当结合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并对危大工程施工实施专项巡视检查。(2)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其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 简答题 事故发生后,施工总承包项目负责人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事故报告,指出事故报告的内容。

【答案】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化工安全

1. 下列哪个制作工艺不是过氧化工艺?

A. 双氧水的生产

B. 酸酐与双氧水作用直接制备过氧二酸

C. 以双氧水或有机过氧化物为氧化剂生产环氧丙烷

D. 异丙苯经空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苯

【答案】 C
【答案解析】A选项正确:工艺简介: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过氧基(-O-O-)的反应称为过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过氧化物的工艺过程为过氧化工艺。二、典型工艺(1)双氧水的生产。(2)乙酸在硫酸存在下与双氧水作用,制备过氧乙酸水溶液。(3)酸酐与双氧水作用直接制备过氧二酸。(4)苯甲酰氯与双氧水的碱性溶液作用制备过氧化苯甲酰。(5)异丙苯经空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苯。(6)叔丁醇与双氧水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等。
B选项正确:详见A项解析。C选项错误:以双氧水或有机过氧化物为氧化剂生产环氧丙烷属于氧化工艺。
D选项正确:详见A项解析。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

2. 下列对聚合工艺的相关内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 反应过程为高温吸热反应

B. 将聚合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液位形成联锁

C. 部分聚合助剂危险性较小

D. 当反应超温,加入聚合反应终止剂

【答案】 D
【答案解析】A选项错误:聚合工艺反应类型:放热反应。
B选项错误:聚合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聚合单体流量、引发剂加入量、聚合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
C选项错误:部分聚合助剂危险性较大。
D选项正确:当反应超温、搅拌失效或冷却失效时,能及时加入聚合反应终止剂。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D。

案例一:某能源化工公司建设煤化一体化项日,一期工程主要有300*t/a煤矿、120*t/a煤制甲醇、25 *t/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t/a聚丙烯等。

煤气化装置是该项目的关键装置,采用“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属于新型煤化工工艺,以煤为原料,以氧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高温、高压、非催化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反应,生成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有效成分的粗合成气,实现原料煤的有效转化,为甲醇合成等工序提供原料,最终产出聚丙烯、聚乙烯等产品,副产品包括石脑油及液化天然气(LNG)等产品。

煤气化装置由磨煤及干燥单元、粉煤加压及输送单元、气化及洗涤单元、除渣单元、灰水处理单元和气化公用工程等组成,其中,环保处理设施使用液氨。

煤气化装置内发生煤的热解、气化和燃烧三种反应。其中煤的热解是指煤从固相变为气、固、液三相产物的过程。煤的气化和燃烧反应则包括非均相气固反应和均相气相反应这两种反应类型。

该项目设有储罐区,包括柴油储罐、甲醇储罐、石脑油储罐、液氨储罐、LNG储罐等,每种物料储罐构成独立的储存区,储罐区物料信息见下表。

1. 单选题 根据案例描述,煤化工装置的反应类型及主要危险性应为()。

A. 吸热反应;爆炸、腐蚀、中毒等危险性

B. 放热反应;火灾、中毒、腐蚀等危险性

C. 吸热反应;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性

D. 放热反应;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性

E. 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火灾、爆炸等危险性

【答案】 D
【答案解析】D选项正确:煤化工工艺为放热反应,反应介质涉及一氧化碳,氢气等易燃气体,具有爆燃危险性;反应过程多为高温,高压过程,易发生工艺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2. 多选题 案例所述的煤化工工艺的安全控制措施,正确的有()。

A.比例控制与联锁

B.液位控制回路

C.紧急冷却系统

D.搅拌的稳定控制系统

E.事故状态下CO吸收系统

【答案】 A,B,C
【答案解析】A选项正确:反应器温度、压力报警与联锁;进料介质流量控制与联锁;反应系统紧急切断进料联锁;料位控制回路;液位控制回路;比例控制与联锁;比例控制与联锁;外取热器蒸汽热水泵联锁;主风流量联锁;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B选项正确:详见A项解析。C选项正确:详见A项解析。D选项错误:详见A项解析。E选项错误:详见A项解析。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B,C。

案例二:背景材料:2017年8月,F工厂启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创建工作,按照相关要求,F工厂总经理甲指定安环部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安环部其他员工为组员,10月初完成了应急预案编制并由组长签发。2018年12月,该厂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验收。

2019年4月底,该厂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水泥成品筒型库内壁有附着物,存在脱落风险,必须进行清理,5月8日,F工厂维修班当班班长丙在办理《高处作业安全许可证》后,安排架子工搭设了16m高脚手架,维修班员工丁、戊登高对成品筒型库内壁进行清理维修,于当天15时完成该项作业。

1. 简答题 指出F工厂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答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安环部部长任组长。(2)安环部其他员工为组员。(3)应急预案编制并由组长签发。编制程序:(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源调查。(5)应急预案编制。(6)桌面推演。(7)应急预案评审。(8)批准实施。

煤矿安全

1. 下列关于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机器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矿井通风系统的任何存在高差的闭合回路中,只要存在空气柱密度的差别,就会存在自然风压

B. 自然风压作用方向与风机的作用方向一样时,称自然风压为负

C. 自然风压作用方向与风机的作用方向相反时,称自然风压为正

D. 矿井自然风压的大小仅取决于开采方式

【答案】 A
【答案解析】在矿井通风系统的任何存在有高差的闭合回路中,只要存在空气柱密度的差别,就会存在自然风压,其中的自然风压对回路中的空气流动都会产生影响。当其作用方向与风机的作用方向一样时,称自然风压为正,二者联合作用克服风流流动阻力;相反时,称自然风压为负,自然风压成为机械通风的阻力。矿井自然风压的大小取决于矿井进回风两侧(严格讲并不必定是进回风侧,而是以最低水平巷道为准的进回风侧)空气的密度差和矿井深度,而空气密度又受温度、大气压力、气体常数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

2. 整体厚层硬岩层顶板(如砂岩、砂砾岩、砾岩等其分层厚度大于5~6m)大面积悬露后,其弯曲应力(或剪应力)超过其强度,导致顶板在极短时间内断裂并大面积冒落,不仅由于重量的作用会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力,而且更严重的是会把已采空间的空气瞬时挤出,形成巨大的暴风,破坏力极强。该诱因描述引起回采工作面的冒顶属于()。

A. 压垮型冒顶

B. 漏冒型冒顶

C. 推垮型冒顶

D. 其他类型冒顶

【答案】 A
【答案解析】1)压垮型冒顶诱因
(1)基本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直接顶比较薄,
其厚度是煤层采高的1/2~1/3,冒落后不能充填满采空区;直接顶上面的基本顶分层厚度小于5~6m,初次来压步距为20~30m或更大一些。工作面中,当支柱的初撑力较低时,基本顶断裂在煤壁之内。当工作面推进到基本顶断裂线附近时,顶板出现台阶下沉,这时基本顶岩块的重量全部由采场支架承担。
(2)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整体厚层硬岩层顶板(如砂岩、砂砾岩、砾岩等其分层厚度大于5~6m)大面积悬露后,其弯曲应力(或剪应力)超过其强度,导致顶板在极短时间内断裂并大面积冒落,不仅由于重量的作用会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力,而且更严重的是会把已采空间的空气瞬时挤出,形成巨大的暴风,破坏力极强。

3. 粉尘爆炸就是悬浮物于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在特定条件下瞬时完成氧化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热量,进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现象。下列不属于煤尘爆炸条件的是()。

A. 煤尘具有可燃性

B. 煤尘颗粒足够小

C. 有足够的点火源

D. 有可供爆炸的助燃剂

【答案】 B
【答案解析】粉尘爆炸就是悬浮物于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在特定条件下瞬时完成氧化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热量,进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现象。任何粉尘爆炸都必须具备4个条件: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可燃细粉尘)、粉尘悬浮于空气中且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有足够的点火源、有可供爆炸的助燃剂。

4. 涌水量的预测方法有两种,一类为确定性数学模型法,一类为统计分析法,下列属于数学模型法的是()。

A. 水均衡法

B. 水文地质比拟法

C. 相关分析法

D. 时间序列分析法

【答案】 A
【答案解析】涌水量预测方法有两类:一类为确定性数学模型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为水均衡法、解析法、数值法;另一类为统计分析法,如水文地质比拟法、涌水量降深曲线方程法、相关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确定性数学模型法和不确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将是矿井涌水量预测计算的主要发展方向。

5. 下列对于骨折人员的现场急救不正确的是()。

A. 第一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就地取用木棍、木板、竹笆片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将受伤的肢体固定

B. 固定受伤肢体后,应立即抬送医院

C. 对受挤压的肢体,不得按摩、热敷,以免加重伤情

D. 对受挤压的肢体,可以通过冷敷、绑止血带,来减轻病情

【答案】 D
【答案解析】对骨折人员的急救
对骨折者,第一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就地取用木棍、木板、竹笆片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将受伤的肢体固定后,抬送医院。对受挤压的肢体,不得按摩、热敷或绑止血带,以免加重伤情。

其他安全

1. 下列关于皮带的防护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皮带的传动装置防护只能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

B. 皮带的防护装置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 皮带的接头必须牢固可靠,安装的越紧越好

D. 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 m以下,应设防护罩

【答案】 D
【答案解析】皮带的传动装置防护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①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 以上;②皮带宽度在 15cm 以上; ③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 以上。这样万一皮带断裂,不至于伤人。
皮带的接头必须牢固可靠,安装皮带应松紧适宜。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

案例一:2021年5月14日,D公司开始进行安全装置停车检修。检修期间安排对甲醇储罐罐顶水平泡沫发生器下部混合管段进行改造(以下简称“泡沫线改造”)。5月20日,在未制定技改方案的前提下,D公司“泡沫线改造”项目负责人甲电话通知承包商F公司承担项目施工。甲醇罐内液位为0.8m。D公司甲认为,施工中不在储罐本体上进行动火作业,故甲醇罐不需要清罐吹扫。

F公司派人现场勘察确认并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经F公司主管技术人员审核批准后发放到作业班组。

6月10日,F公司按规定办理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临时用电作业证、吊装作业证、高处作业证。6月11日8时,在没有进行现场动火化验分析的情况下,D公司就签字批准了甲醇储罐动火作业票。6月11日9时10分,F公司4名作业人员开始进场作业。

6月11日9时38分,F公司焊工乙在焊接泡沫线短节时甲醇罐发生爆炸,罐顶崩开。在罐顶作业的3名人员中,1人摔落地面,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48万元。事故调查发现,乙持有的焊工作业证已过有效期。

1. 简答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判定该起事故等级,并列出该起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

【答案】事故等级:一般事故。事故调查组由县级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1)人民政府。(2)应急管理部门。(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4)监察机关。(5)公安机关。(6)工会。(7)人民检察院。(8)有关专家。

2. 简答题 列出该起事故的直接缘由和间接缘由。

【答案】该起事故的直接缘由:甲醇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焊工乙在焊接时产生的明火导致爆炸。间接缘由:(1)作业前未进行惰性气体置换;(2)现场情况未核实就签发动火作业票;(3)动火作业前未进行气体分析;(4)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5)未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监护;(6)乙持有的焊工作业证过期;(7)未制定技改方案即实施作业。

3. 简答题 列出D公司承包商管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D公司承包商管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审查承包商施工方案。(2)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对承包商员工没有进行安全教育。(4)未对作业现场进行监护。(5)没有对承包商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进行审查。

4. 简答题 列出甲醇储罐日常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甲醇储罐日常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1)甲醇储罐的安全附件。(2)罐壁防腐情况。(3)罐区防火堤和消防设施。(4)监测报警装置。(5)防雷、防静电设施。(6)安全警示标志标识。(7)应急处置措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